各科联结拓宽音乐视野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世界只有音乐吗?音乐看似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其实音乐与其它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音乐也有另外一种定义就是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与美术,文学,历史,数学甚至现在的信息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教育改革要求结合新课标,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方面的掌握知识,作为一位现代教师应该用自己敏锐时代触觉捕捉其横向联系点,在教学时注意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一、流动的音乐——美术
  “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是著名作家舒曼的话。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音乐和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线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我觉得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应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能让学生更容易听懂音乐。在唱歌课上美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如在《粉刷匠》的教学中如果光唱歌让孩子们感受双手创造美,对他们来说很难但如果把本来没有颜色的小房子涂上鲜艳的颜色那么他们很容易就明白了双手可以创造美。因此,美术在音乐课上是帮助学生感受美的催化剂。
  二、音乐审美的基础——语文基础能力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理解内在消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意境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要体会音乐的真谛对聆听者本身的语文素养理解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因此较好的语文素养对聆听理解音乐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基础对音乐理解的深刻影响。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到位需要较高的音乐素养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对歌曲的理解需要多方面的结合。如在聆听《飞来的花瓣》,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师生情谊,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的心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对老师的无比热爱,我的学生们边听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感想画了出来,边听边用自己的动作把旋律表现了出来,有几个同学还为自己的作品作了首小诗,歌颂自己的老师平淡而伟大,无私的奉献.一时间,我的音乐课成了欣赏课,成了文学课,美术课,诗歌朗诵课等。我非常感谢我的学生们和我一起陶醉在美妙的情景中。我们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刻,最后全班轻轻的哼唱起这首旋律,他们说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音乐离不开听,更离不开思考和投入,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这就注重了音乐与更多艺术的联系,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带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
  三、音乐发展的见证——历史
  音乐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把历史知识及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入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掌握了音乐知识又可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这样能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如讲到《音乐家—黄自》的时候,教师先介绍黄自这个人物,还有黄自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促使黄自创作的作品的风格和时代性。又如讲到《红梅赞》如果没有历史背景的讲解学生就不能理解歌曲的含义,就达不到音乐审美的要求。因此,音乐具有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改变发展。历史背景是音乐理解音乐审美的镇定剂。
  四、提高音乐审美不可缺的——地理
  地理条件影响音乐风格。“音乐来源于生活”因此音乐也存在地域性的特点,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如三年级《草原》中,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内蒙古的位置,由于蒙古地理位置、气候及人们生活习惯不同等各方面原因,使蒙古民歌形成不同的色彩区和不同的风格。了解内蒙古地理位置蒙古的族人是天之骄子,享受着大自然的无私恩惠。草原就是他们的家,再说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各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
  五、提高音乐审美的重要辅助元素——多媒体教学
  回想起在我们小学的时代没有多媒体教学,因此音乐课上只有老师讲学生唱单调的教学模式以至于不能引起学生音乐的兴趣,导致了音乐课没有真正达到审美的效果。到了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更直观、具体地理解音乐,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引起学习兴趣。课堂上,制作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精美动画等,不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让学生很快的进入乐曲所创设的情景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讲到新疆的歌曲风格时在网上可找到许多关于新疆的图片,包括有新疆的风景,还有人文。让学生感受新疆的美景,通过一些视频让学生感受新疆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还有能歌善舞的人文气息。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因此信息多媒体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重要辅助元素。
  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结有助于各科的学习。在音乐课堂中应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放在首位,只有与其它学科有效联结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欣赏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活泼。但这也要求我们要转变旧观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为音乐教学服务,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的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它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中体现的。  一、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学科所包含的门类众多,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艺术欣赏在开拓视野方面又显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
期刊
一、让美术走进语文课堂  一次,我有幸听了一节公开课《我要的是葫芦》,从中受到了语文课上跨学科教学的启发。  《我要的是葫芦》文本中,主人公不把蚜虫破坏葫芦的生长放在眼里,结果,小葫芦都落了。学生固然知道蚜虫是害虫,会影响小葫芦的生长,可是,蚜虫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到底是怎样的呢?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一段“农民述说蚜虫给农作物带来巨大损失”的视频。视频中既有蚜虫破坏农作物痕迹的真实照片,也有农民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现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对小学高段学生英语作文训练的尝试。本文主要介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可行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段 作文教学 以说促写  镜头一:  我校是乌市天山区一所普通小学。学生大多来自流动人口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制约和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普遍英语起点较低。虽然他们没有优厚的英语基础,但当这些孩子听到优等生流畅自然的对话,看到优等生形象生动的表演时,他
期刊
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养成正当的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以指导人生的行为,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浓厚求知的兴趣。语文文学作品欣赏,就是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给予一种评价,继而产生了好恶。这是一种心理的、情绪的反应,多属于感情方面,与知识思想之属于理智者不同。现今的教育,多著重于知识的灌注,和习惯技能的养成,而忽略了品格的陶冶。其实,高尚的品格,有指导人生和陶冶性情的最高教育价值。我们若能使学生树立一
期刊
在我们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是一个播放 PPT 课件的演员,不断辗转于电脑、黑板、屏幕之间,更多时候是机械地把课件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课堂教学似乎失去了活力的源头,学生总也不能像预想的那样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中。这种“演示+广播”的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气氛呆板,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教学工具,它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重要而且迫切。书法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可以说是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从小培养学生学习书法,不仅可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的学习过程能很好地增强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的教学。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综观目前的语文教学,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是与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规律相悖的。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
期刊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2012年初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对书写的要求,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字。2013年1月25日,教育部又下发
期刊
语文能力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众多的因素,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字、词、句、篇章的教学,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们既抓“双基”,又着重发展学生智力、思维、思想认识水平,也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老师们在这些方面已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并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在此,我仅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谈些自己的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