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是台湾“祖母级文学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20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曾被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喜爱。
一、备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
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就给大家展示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的设计主旨就是“撩开童稚的面纱”。这也是林海音在《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要读者深刻理解的。我们读这部小说让人笑不起来,有一种深沉的哀伤在里面,仿佛一支长笛,吹着忧伤的曲子,在人的心脑中回旋……仿佛林海音的眼睛就是一部照相机,客观冷静地拍下了她童年看到和听到的人和事,不议论、不评价,而是留给读者去揣摩。小说看似浅显实则深邃!这就是作者在写作上的高明之处——借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揭示深刻的社会矛盾。
《惠安馆》中“疯女人”秀贞因为照顾惠安馆租住的生病的北京大学的学生思康而产生了爱情。大学生向他承诺他回老家后,卖了白薯,一定会来接她。秀贞等啊等啊,一直杳无音讯。可是她发觉自己怀孕了。家人嫌她败坏门风,把她送到乡下生下了一个女婴。生下后就不管秀贞的伤心和死活,把婴儿扔在了南城下,被一个唱戏的抱走。这就是后来英子的玩伴儿妞儿。别人都歧视秀贞这个疯女人,只有英子不嫌弃她,跟她平等地对话与交往。后来在英子的努力下,秀贞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妞儿的脖子后面有一块胎记。秀贞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就偷偷地要坐火车去找妞儿的爸爸。结果,母女俩悲惨地命丧车轮之下……英子好心办了坏事,羞愧不已。这件事一直让她纠结不已。后来,他们搬了家,英子的愧疚之情才稍微减轻了一些。为什么秀贞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为什么秀贞的妈妈要让秀贞到乡下生孩子?为什么秀贞生的妞儿要被家人扔掉?为什么秀贞会疯掉?这些都是英子心中的疑问!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备课时备到的——撩开童稚的面纱。看似童真童趣,实则是让读者深思:为什么当时的社会那么的不公平!当时的社会制度那么的不合理!
二、授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
基于以上的备课,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林海音的童年的纯真上,仅仅停留在童真童趣!比如有的教师让孩子也在课堂上学骆驼咀嚼,学不像还不放过。所以我紧紧围绕课后的第一题,把第二课时教学的核心任务定位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堂教学的程序有三个:第一,复习回忆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旨在强化高段的篇章教学;第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骆驼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三,课外拓展。打开我们的电子白板,让孩子们读《城南旧事》的节选,把课文引向课外。
一上课,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板书出林海音童年往事的四个生活片段:学骆驼咀嚼、问驼铃的作用、想帮骆驼剪毛、追问骆驼的去向。首先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再体会出駱驼给童年的林海音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学生领悟不出来,就找出课文中的点拨点给学生点拨。如第一个生活片段“学骆驼咀嚼”的点拨点就是第一句话“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中的“沉得住气”这个词语。在第二个生活片段中“问驼铃的用处”中的点拨点就在“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途,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中的“长途寂寞”这个词中。第三个童年的生活片段“想帮骆驼剪毛”,点拨点则在这句话“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这说明骆驼给童年的林海音留下的印象是骆驼会自力更生。
这三个生活片段的点拨点很明显。第四个生活片段“问骆驼的去向”老师点拨就不容易了。理解这个生活片段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片段的言外之意。
原文如下: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了?”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老师接着问:
老师:“夏天,骆驼到哪里去了?”
靳雨杰:“到门头沟去了!”
老师:“到门头沟去干什么了?”
学生:“拉煤去了!”
老师:“拉过来煤干什么了?”
学生:“卖给我们家和别的家了!”
老师:“卸完煤,骆驼又干什么去了?”
学生:“又到门头沟去拉煤了!”
通过师生的这一段对话,老师让学生体会骆驼的“任重道远和任劳任怨”。这就是骆驼给童年的林海音留下的印象。
我领着学生学到这里,又追问了一句:“难道林海音仅仅在写骆驼吗?”有了前面学习《白杨》那一课借物喻人的基础,学生回答到:“不是,是写她自己!林海音自己就是一位具有骆驼品行的人!”
老师深情地说道:“是呀,林海音要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成《城南旧事》,需要她静静地坐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页稿纸一页稿纸地写。”这不是像骆驼一样耐得住寂寞么!
撩开童稚的面纱!“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让林海音的话为我的教学做个诠释。
参考文献:
王迎辉.如何正确解决续文本:《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后反思[J].新课程:小学,2014(01).
编辑 温雪莲
一、备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
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就给大家展示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的设计主旨就是“撩开童稚的面纱”。这也是林海音在《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要读者深刻理解的。我们读这部小说让人笑不起来,有一种深沉的哀伤在里面,仿佛一支长笛,吹着忧伤的曲子,在人的心脑中回旋……仿佛林海音的眼睛就是一部照相机,客观冷静地拍下了她童年看到和听到的人和事,不议论、不评价,而是留给读者去揣摩。小说看似浅显实则深邃!这就是作者在写作上的高明之处——借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揭示深刻的社会矛盾。
《惠安馆》中“疯女人”秀贞因为照顾惠安馆租住的生病的北京大学的学生思康而产生了爱情。大学生向他承诺他回老家后,卖了白薯,一定会来接她。秀贞等啊等啊,一直杳无音讯。可是她发觉自己怀孕了。家人嫌她败坏门风,把她送到乡下生下了一个女婴。生下后就不管秀贞的伤心和死活,把婴儿扔在了南城下,被一个唱戏的抱走。这就是后来英子的玩伴儿妞儿。别人都歧视秀贞这个疯女人,只有英子不嫌弃她,跟她平等地对话与交往。后来在英子的努力下,秀贞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妞儿的脖子后面有一块胎记。秀贞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就偷偷地要坐火车去找妞儿的爸爸。结果,母女俩悲惨地命丧车轮之下……英子好心办了坏事,羞愧不已。这件事一直让她纠结不已。后来,他们搬了家,英子的愧疚之情才稍微减轻了一些。为什么秀贞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为什么秀贞的妈妈要让秀贞到乡下生孩子?为什么秀贞生的妞儿要被家人扔掉?为什么秀贞会疯掉?这些都是英子心中的疑问!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备课时备到的——撩开童稚的面纱。看似童真童趣,实则是让读者深思:为什么当时的社会那么的不公平!当时的社会制度那么的不合理!
二、授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
基于以上的备课,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林海音的童年的纯真上,仅仅停留在童真童趣!比如有的教师让孩子也在课堂上学骆驼咀嚼,学不像还不放过。所以我紧紧围绕课后的第一题,把第二课时教学的核心任务定位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堂教学的程序有三个:第一,复习回忆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旨在强化高段的篇章教学;第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骆驼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三,课外拓展。打开我们的电子白板,让孩子们读《城南旧事》的节选,把课文引向课外。
一上课,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板书出林海音童年往事的四个生活片段:学骆驼咀嚼、问驼铃的作用、想帮骆驼剪毛、追问骆驼的去向。首先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再体会出駱驼给童年的林海音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学生领悟不出来,就找出课文中的点拨点给学生点拨。如第一个生活片段“学骆驼咀嚼”的点拨点就是第一句话“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中的“沉得住气”这个词语。在第二个生活片段中“问驼铃的用处”中的点拨点就在“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途,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中的“长途寂寞”这个词中。第三个童年的生活片段“想帮骆驼剪毛”,点拨点则在这句话“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这说明骆驼给童年的林海音留下的印象是骆驼会自力更生。
这三个生活片段的点拨点很明显。第四个生活片段“问骆驼的去向”老师点拨就不容易了。理解这个生活片段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片段的言外之意。
原文如下: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了?”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老师接着问:
老师:“夏天,骆驼到哪里去了?”
靳雨杰:“到门头沟去了!”
老师:“到门头沟去干什么了?”
学生:“拉煤去了!”
老师:“拉过来煤干什么了?”
学生:“卖给我们家和别的家了!”
老师:“卸完煤,骆驼又干什么去了?”
学生:“又到门头沟去拉煤了!”
通过师生的这一段对话,老师让学生体会骆驼的“任重道远和任劳任怨”。这就是骆驼给童年的林海音留下的印象。
我领着学生学到这里,又追问了一句:“难道林海音仅仅在写骆驼吗?”有了前面学习《白杨》那一课借物喻人的基础,学生回答到:“不是,是写她自己!林海音自己就是一位具有骆驼品行的人!”
老师深情地说道:“是呀,林海音要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成《城南旧事》,需要她静静地坐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页稿纸一页稿纸地写。”这不是像骆驼一样耐得住寂寞么!
撩开童稚的面纱!“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让林海音的话为我的教学做个诠释。
参考文献:
王迎辉.如何正确解决续文本:《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后反思[J].新课程:小学,2014(0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