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是吃出来的。”可见吃是何等的重要。进餐为幼儿身体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物质前提。而现实生活中,家长事事包办的教养方式使幼儿的进餐技能、进餐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当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后,面对进餐环境、进餐要求的变化,幼儿既没有饭来张口的支持,又缺乏独立进餐的技能,因此,进餐时就出现了诸多问题。作为教师与家长,我们又应该怎样帮助、指导孩子们,提高其进餐技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呢?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午饭时间到了,香喷喷的排骨、绿油油的青菜和美味的紫菜汤香气扑鼻。一向挑食的轩轩看到自己喜欢的青菜和排骨很快就把它们吃完了,然后就拿着勺子在紫菜汤里搅来搅去,嘴里还一边嘟嚷着:“这个我不爱吃……” 于是,我轻轻走过去,蹲在轩轩身边,悄悄的对他说:“轩轩乖,咱们只吃一小口,可以吗?” 听我说完,轩轩不太情愿地点点头。我帮轩轩舀起一小勺,可当我将紫菜汤喂到他的嘴巴里他好像呕吐了一样,一脸泪眼弯弯的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吃紫菜汤。”最后,小家伙在我再三的劝导下才勉强的吃了半碗的紫菜汤。
案例二:
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到了,今天的点心是洋葱鸡蛋面,孩子们洗完手后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吃面,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到碗勺相碰的声音。看到孩子们都吃的津津有味,我心里很满意。这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C小朋友在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了悄悄话,发现老师在注意她,她赶紧吃了一口面条,含在嘴里,坐着发呆,约两分钟后,才慢吞吞的喝一口汤,吃一口面。于是,我走到小C的身边说:“宝貝,来,老师喂你吧!”可当我把洋葱放到她嘴里时,小家伙马上把洋葱吐了出来,理由是“这个味道好难闻,我不喜欢吃。”这顿点心他足足吃了二十多分钟才将面吃完,但洋葱全剩在碗里。
案例三:
早上做完早操,孩子们洗完手,陆续的做到自己的位置上等着阿姨分点心,今天的点心是孩子们爱吃的鹌鹑蛋。孩子们拿到鹌鹑蛋之后,都开心的剥着蛋壳,津津有味的品尝起来。只有堂堂小朋友看着桌上的鹌鹑蛋发呆。起初,我还以为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的旁边询问到:“堂堂,你为什么不吃呀?”小家伙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不会剥,我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剥好地。”
案例反思:
现在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境也都比较富裕。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捧着,祖辈家长特别明显。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有意无意的对他们的生活起居包办代替,对幼儿的行为方式采取过多,过甚、过度的干涉和保护性措施,导致现在有些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有依赖现象,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孩子们挑食、厌食,进餐慢的不良习惯是在家中逐步形成的,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成人教育方式不当,认为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会,或因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和耐性帮助幼儿学习进餐技能,进餐活动完全由成人包办,因而造成幼儿强烈的依赖性和进餐技能的严重缺失。
2.由于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幼儿幼儿的饮食,特别是对于带有特殊味道的食物总是有一种排斥心理,导致进餐速度慢、稍有不喜欢吃或强制她吃就以大哭来反抗发泄,并会引起呕吐反应。
3.由于家长自身饮食习惯的影响,对饮食结构、营养搭配知识不太了解,所以安排家里的膳食也不科学,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膳食平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逐渐喜欢吃什么就天天吃,不爱吃荤菜和绿色蔬菜的不良饮食习惯。
案例对策:
面对孩子们进餐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产生愿意在幼儿园进餐,不断习得进餐的技能,解决挑食偏食的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环境暗示,指导帮助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具有暗示作用。教师可在餐厅里布置幼儿家人照片、放置幼儿熟悉的物品,给幼儿亲切感。通过喊幼儿乳名,帮助幼儿进餐,让幼儿感受妈妈一样的温暖。
二、说做一体,游戏激趣
2——4岁的幼儿,有了初步的手眼协调能力,因此具有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运用短小有趣、朗朗上口的儿歌,趣味十足的游戏,配合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在真实场景中不断习得进餐技能。
三、故事导入、巩固练习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健康的饮食习惯更需要从幼儿时间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形象的图片以及进餐时不断提醒,使幼儿知道饭前喝汤、吃饭菜有先后等常识,逐渐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家园共育,与家长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
首先我们向家长宣传健康的饮食观念,并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食谱,告知家长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性。其次,着手与家长一起制订饮食纠正计划,并将注意事项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积极支持与配合,在家中也对孩子进行相应的矫治:不给孩子乱买零食,回家多为幼儿讲解吃蔬菜和不挑食的好处,同时可借助播放科普VCD等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来了解不好好吃饭的后果,同时家中的饮食也要注意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激发幼儿对进餐的兴趣,促进食欲。另外,在刚开始矫治时,当孩子的进餐行为若表现得更不好,有哭闹呕吐等现象时,家长此时决不能一味心疼、迁就孩子。
五、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纠正孩子挑食、偏食习惯时,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鼓励和表扬形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进餐兴趣。在幼儿园里,我们根据孩子们的爱好,通过贴星星、发奖品来对孩子们每一次进餐进步都给予表扬肯定。另外,请家长在家里也为孩子们制订了一个饮食奖励表,对进餐时良好行为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根据进餐的多少给予讲故事、玩新玩具等强化刺激。通过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是吃出来的。”可见吃是何等的重要。进餐为幼儿身体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物质前提。而现实生活中,家长事事包办的教养方式使幼儿的进餐技能、进餐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当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后,面对进餐环境、进餐要求的变化,幼儿既没有饭来张口的支持,又缺乏独立进餐的技能,因此,进餐时就出现了诸多问题。作为教师与家长,我们又应该怎样帮助、指导孩子们,提高其进餐技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呢?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午饭时间到了,香喷喷的排骨、绿油油的青菜和美味的紫菜汤香气扑鼻。一向挑食的轩轩看到自己喜欢的青菜和排骨很快就把它们吃完了,然后就拿着勺子在紫菜汤里搅来搅去,嘴里还一边嘟嚷着:“这个我不爱吃……” 于是,我轻轻走过去,蹲在轩轩身边,悄悄的对他说:“轩轩乖,咱们只吃一小口,可以吗?” 听我说完,轩轩不太情愿地点点头。我帮轩轩舀起一小勺,可当我将紫菜汤喂到他的嘴巴里他好像呕吐了一样,一脸泪眼弯弯的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吃紫菜汤。”最后,小家伙在我再三的劝导下才勉强的吃了半碗的紫菜汤。
案例二:
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到了,今天的点心是洋葱鸡蛋面,孩子们洗完手后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吃面,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到碗勺相碰的声音。看到孩子们都吃的津津有味,我心里很满意。这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C小朋友在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了悄悄话,发现老师在注意她,她赶紧吃了一口面条,含在嘴里,坐着发呆,约两分钟后,才慢吞吞的喝一口汤,吃一口面。于是,我走到小C的身边说:“宝貝,来,老师喂你吧!”可当我把洋葱放到她嘴里时,小家伙马上把洋葱吐了出来,理由是“这个味道好难闻,我不喜欢吃。”这顿点心他足足吃了二十多分钟才将面吃完,但洋葱全剩在碗里。
案例三:
早上做完早操,孩子们洗完手,陆续的做到自己的位置上等着阿姨分点心,今天的点心是孩子们爱吃的鹌鹑蛋。孩子们拿到鹌鹑蛋之后,都开心的剥着蛋壳,津津有味的品尝起来。只有堂堂小朋友看着桌上的鹌鹑蛋发呆。起初,我还以为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的旁边询问到:“堂堂,你为什么不吃呀?”小家伙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不会剥,我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剥好地。”
案例反思:
现在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境也都比较富裕。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捧着,祖辈家长特别明显。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有意无意的对他们的生活起居包办代替,对幼儿的行为方式采取过多,过甚、过度的干涉和保护性措施,导致现在有些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有依赖现象,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孩子们挑食、厌食,进餐慢的不良习惯是在家中逐步形成的,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成人教育方式不当,认为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会,或因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和耐性帮助幼儿学习进餐技能,进餐活动完全由成人包办,因而造成幼儿强烈的依赖性和进餐技能的严重缺失。
2.由于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幼儿幼儿的饮食,特别是对于带有特殊味道的食物总是有一种排斥心理,导致进餐速度慢、稍有不喜欢吃或强制她吃就以大哭来反抗发泄,并会引起呕吐反应。
3.由于家长自身饮食习惯的影响,对饮食结构、营养搭配知识不太了解,所以安排家里的膳食也不科学,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膳食平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逐渐喜欢吃什么就天天吃,不爱吃荤菜和绿色蔬菜的不良饮食习惯。
案例对策:
面对孩子们进餐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产生愿意在幼儿园进餐,不断习得进餐的技能,解决挑食偏食的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环境暗示,指导帮助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具有暗示作用。教师可在餐厅里布置幼儿家人照片、放置幼儿熟悉的物品,给幼儿亲切感。通过喊幼儿乳名,帮助幼儿进餐,让幼儿感受妈妈一样的温暖。
二、说做一体,游戏激趣
2——4岁的幼儿,有了初步的手眼协调能力,因此具有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运用短小有趣、朗朗上口的儿歌,趣味十足的游戏,配合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在真实场景中不断习得进餐技能。
三、故事导入、巩固练习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健康的饮食习惯更需要从幼儿时间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形象的图片以及进餐时不断提醒,使幼儿知道饭前喝汤、吃饭菜有先后等常识,逐渐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家园共育,与家长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
首先我们向家长宣传健康的饮食观念,并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食谱,告知家长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性。其次,着手与家长一起制订饮食纠正计划,并将注意事项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积极支持与配合,在家中也对孩子进行相应的矫治:不给孩子乱买零食,回家多为幼儿讲解吃蔬菜和不挑食的好处,同时可借助播放科普VCD等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来了解不好好吃饭的后果,同时家中的饮食也要注意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激发幼儿对进餐的兴趣,促进食欲。另外,在刚开始矫治时,当孩子的进餐行为若表现得更不好,有哭闹呕吐等现象时,家长此时决不能一味心疼、迁就孩子。
五、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纠正孩子挑食、偏食习惯时,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鼓励和表扬形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进餐兴趣。在幼儿园里,我们根据孩子们的爱好,通过贴星星、发奖品来对孩子们每一次进餐进步都给予表扬肯定。另外,请家长在家里也为孩子们制订了一个饮食奖励表,对进餐时良好行为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根据进餐的多少给予讲故事、玩新玩具等强化刺激。通过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