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对话式”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先确立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新的阅读理念,也只有在这一阅读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构建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互动、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
  关键词:对话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03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倡导让学生自己去“倾听”,维护学生读者在教学中的“言说”权。课标提倡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分享彼此的观念和人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在平等与合作的平台上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过程。大部分教师都重视在课堂上“对话”,以生生对话完全替代了教师的提问和精讲,以为教师“提问”就是违背课标对话精神而不敢提问,把对话的话语权完全交给了学生,造成了对话的泛滥。这是目前教学的一个新误区。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独白式而言的,是师生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手段与方式。正如克林伯格所说:“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师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课堂上的对话,是师生间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的相互转向,是对话主体心灵上的相互回应,也是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对话重在调动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重在让学生获得自我真实感受,而非他人体验与感受的移植。教学对话应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互动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向生活和生命开放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对话应做到:
  
  一、与文本对话——潜心会文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它是其他对话之根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若是忽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那么其他的对话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价值。即使表面看起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热热闹闹,实质上却是在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教学。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常被喋喋不休的教师讲解、被反反复复的师生问答、被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所阻隔,以至于他们无法自己获得文本的意义。
  我在教学中牢牢记着一条:充分相信学生有与文本独立对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潜心会文,在先与文本作一番深入的独立对话以后,再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对话。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殊不知,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就要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是不现实的。面对一个新的文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有滋有味地读,以对文本有一个基本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由支配时间,其实就是这种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对话的前提条件。创造这样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体验、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潜心会文的过程,这也正是阅读对话教学成功的基础。
  读解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最基本而又必须首先进行的对话。“对话性的阅读就是和文本展开平等真诚地交流,通过和文本的视野交融,共同建构新的意义,共同进入新的境界”。学生运用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和文本对话,往往是从其已有的经验和智力出发,深入思考,重新组织知识系统,从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和心智结构。离开了文本,阅读教学的对话就是无的之矢。学生与文本对话,沉浸其中,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从而去建构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只有当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感受作者情感世界、精神追求和生命关怀,从而使学生拥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取向,使文本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了解世界,与世界对话的一个入口。因此,与文本的真诚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状态的主旋律。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走进作者的视界,与其精神相遇。作者在文本中叙事抒情,学生读者会无声地肯定或否定、回答或质疑,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人生体验等建构和生成着带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新的文本意义。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时与作者的对话内容,有着与教师所“启发”的标准答案不同的色彩。这种无声的交流,似山涧溪流在学生的心底流淌,是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又高一级的对话。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里,如何设计对话的主题,把握对话的深度,就成为教师素养的重要表现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差异,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作者、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境界。
  
  二、与生活对话——迁移延伸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这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
  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与自己的生活感悟对话,使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被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根据具体事例的变异性加以改造和重组,让生活经验参与对话,并把生活阅历转化为知识,不断地走向丰富和完善。如果学生不能与自己的生活感悟对话,把早已获得的知识用到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来。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语文学习要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真正关注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让学生在与生活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学生与生活对话,就是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由课堂向生活延伸,让学生走进生活,与丰富多彩而又复杂纷繁的生活直接对话交流,从生活中捕捉,筛选,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与教师对话——平等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师生关系,这种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走向了对立的两极。“对话教学”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方建立在平等、真诚与科学的基础上的心灵沟通,教师是真正的平等中的首席(不是权威);教师的提问和发言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作为阅读教学对话过程的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构成了垂直性的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 要使阅读教学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关键就在于老师应该转变观念, 一改过去的“独白式”对话,主动走下神圣的讲坛,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其平等对话;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有自主的表达权、发言权;让学生有权发表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要尊重学生独到的感受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对话氛围,学生才能消除对话时的胆怯心理,才能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有效对话。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交流是平等的,老师不是权威,不强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理解和认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四、与同学对话——合作互动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正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彼此合作探讨的一种规定。教学对话最主要的是生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看问题的角度等各不相同。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认知方式和精神活动、方式的多元化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对话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
  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设法创设和谐自由宽松温馨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积极的对话,平等地参与到对话过程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和交流,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盲目低效对话;让学生间彼此思想碰撞交融,言语争辩善思,从而达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的美妙境界,让每一个学生在生动的语文课堂上锤炼言语,展示内心,张扬个性,体悟真情,从而实现个体的超越,走向成功。
  
  五、与心灵对话——体验反思
  
  学生与自我对话,是对话的最高形态。学生的自我对话既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参考了教师对文本的阐释,是一种自我肯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是培养学生阅读个性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大有裨益。学生在自我思考、反思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是阅读教学对话状态的必然结果。经过了师本、文本对话,师生、生生对话后,学生基本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和人格的塑造。
  教师要引导学生跟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唤起联想,融人自我,与作者产生共鸣,读“活”文本。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和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人文品格。
  总之,对话教学理念走进我们的课堂是新世纪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作为一种时代的精神,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和推崇,也成为新时期师生、生生互动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而每一位教师自觉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实践对话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必然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邵明娟,张玉柱.让对话理念扎根阅读课堂(阅读新视野). 2005
  [3]张雪华.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构建
  [4]王尚文.“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19-32
  [5]张增田,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8)
  [6]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7]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策略丛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轨道列车上的电磁干扰会对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通信产生随机性干扰,进而造成网络通信的丢包问题。通过搭建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电磁干扰模拟试验台,研究EMC干扰对列车通信网络(TC
掌握常规的有理数运算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若能根据原式特点,巧妙地运用有关运算律或者对算式适当变形,然后再进行计算,不仅可以使运算简捷,而且还有利于同学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关于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的批复,批复内容如下:一、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推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
看了07年第10期的文章后,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很自然地想到在线段AD上做点文章,结合班上正在学圆,下面用圆的知识给出一解法! 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in the 10th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同时使用橡胶衬垫(橡胶缓冲器)及高黏度流体(硅酮橡胶)的衰减振动元件,开发了货车用的双作用式缓冲器。该缓冲器可以取代现有缓冲器,安装在集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通过对文化属性、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和解读,对于宗教不入不离的态度,指出当今文学作品的本来应该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文化属性
“文学史”从西方的传入,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中国人关于“文学”的观念。这种改变,使得在二十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中,文学史的写作者们不约而同地在进入文学史写作之前,先要花上一番笔墨来讨论什么是“文学”。  戴燕曾经指出:“二十世纪初,‘文学’一科由学科初建到发展成熟,其间有过因学科性质不甚清楚,学术界限不甚稳定而兼容并包的一个时期……若以近代西方文化及教育制度的传入为界,则在先后代表了两种互相差异的学科观
摘 要:本文依据新《标准》的要求,通过本人在生物教学中所适用的几点事例及心得,阐述了从新课的导入到整个教学课堂,如何巧妙运用诗词、典故、顺口溜、俗语、谚语及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故事等,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增进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达出特殊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如何激活 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理解角的概念要抓住它的两个本质属性:(1)有公共端点,(2)由两条射线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如图1中满足属性(2)但不满足属性(1);如图2中满足属性(1),但不满足属性(2),因此它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