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改形势下历史高考的应对措施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疏理整合教材,编写备考教辅
  有新课改就必然有新高考,传统高考命题虽说不拘泥教材,其实与教材联系比较密切,抓住教材基本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然而新高考诞生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涉及的教材内容多,版本不一加之采用模块体例编写,因此给备战高考带来很多难题。
  首先,分析“一标多本”现象,以求准确把握课标内涵。我们手中的教科书不再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以课本为本”已是过去,现在要说“以课本为辅”或“以课标为准”了。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比较各种版本,让不同的观点碰撞,这有助于激起智慧之光,形成发散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课标全方位理解,充实我们手中的教科书,实现以课标为核心,展拓知识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突破模块限制,整合主干知识。新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模块形式,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世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在备考时我们将会发现模块的优点又成了其弱点。最明显的是,模块无法让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貌形成系统认识。因而备战高考的教学不能简单依教材顺序,而要有全局观、整体观。坚持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导,对新高考涉及的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形成系统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动态的历史观,也有助于其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系统掌握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最后,集体攻关,编写教辅资料。教师要重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尤其是课改实验区新高考试题之研究。分析新高考的命题思路、题型及题目与教科书、题目与课标结合程度等,有助于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和新教材。唯有如此,教师才可在新理念指导下,编出符合新课标新高考要求的备考教辅资料。当然也可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做,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把高三复习教学过程转变为指导学生收集知识信息的过程,践行了新课改倡导的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之新理念。同时,有助于学生消化并巩固已有知识,进而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合理安排复习进度,通过梯度训练提升能力
  高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复习迎考,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合理安排复习计划非常重要。当然新课标下的高考复习方案肯定不同于往年,我们初步计划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大约在结束新课教学后的2010年9月初到2011年1月,基本依教材单元顺序,立足必修兼顾选修,旨在夯实基础知识。这是耗时最长,也是最关键的复习阶段,我们称之为单元复习阶段。第二阶段,约在2011年3月或4月,通过打破教材结构,突破古今中外时空限制,重新整合教材,帮助学生把握在某一时段社会发展概貌,旨在提升其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是为阶段特征复习。第三阶段大约在5月份,目标是查缺补漏、强化训练、心理调节。本阶段将大量进行综合训练和适应性训练,以帮助学生实现时间、空间和意识的完美结合。
  在高三复习中,要重视试卷的选用,一般不要原卷照搬,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采用拼卷、重组、筛选、原创等多种办法制卷,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在新高考中仍能派上用场。我们就试卷的编制总结了两点经验:一是要体现整体复习计划,全套试卷应覆盖课标及考纲的基本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二是要体现阶段复习目标,每份试卷要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在梯度训练中逐步提升能力。
  三、“以生为本”,重视反馈、规范训练
  进入高三阶段,特别是临考前两三个月,不少学生存在畏惧考试、逃避考试的消极情绪。所以,教师从那时起就应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自卑现象、树立信心、坚定意志,鼓励他们以饱满热情来迎战高考。同时,也要设法督促学生完成每次训练,认真分析试卷,做好有针对性的讲评。在平时训练中,要重视解题技巧的指导,也要重视规范答题的养成。只有做到寓高考于平时,把平时当作高考,才能化高考压力于无形。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的职责是通过指导学生来培养他们的思考探究能力。因此,在备考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动态,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些论从史出,少些结论灌输。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取成就感。对存在的问题,要搞清产生的原因,是知识欠缺,还是思维狭窄,或是心理偏差,这样教师在备考教学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平时多加鼓励,相信学生的每一点成就,都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为下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们越来越重视朗读了。但在实际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朗读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位置,大大降低了朗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尝试:1.明确朗读预期的目的;2.赋予学生朗读的权利;3.创设朗读鲜活的情境,传授朗读必要的技巧。  一、明确朗读预期的目的   有的教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
一滴水珠能折射一抹太阳的光辉,一篇作文可考查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最能折射学生言语文化素养水平与发展态势的,非作文这滴晶莹璀璨的水珠莫属。而如何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科学性?我们不能不作深刻的反思与积极的探索。  一、追求理性且道德的写作教学观  对考试的奴性顺从,对考分的过度倚重,催生了现时以应试为主的作文教学风,它让原本有高雅志趣、有庄严使命的写作课堂变成了纯粹的作文技巧训练场。有些教师为了
总结了1例基于Mayday救援模式的农机伤农机叶片存留体内患者的术前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根据患者实际受伤情况而进行的不同专业组人力资源调配;急诊科与手术室之间及时
作文教学中除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还要写出创意.这创意就是新意,只有在学生的求异思维渐渐得到培养的基础上才可能萌发出来.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或扩散思维,它是对同一问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创新已成为扭转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让企业充
我省党委办公部门的督查工作经历了由催办、查办发展到现在的督促检查的过程,并形成系统、效能的内部运行机制。及时报批,限时报结,按时反馈,适时检查,定时上报,加之计算机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来说明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掌握技能,
生态旅游承载力是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和社会所能承受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接待的合理强度和容量,它是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广泛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正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数字
在阅读教学中,文章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单凭学生的阅读理解较肤浅,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巧妙的导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亲近大自然,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