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境生趣, 激活美术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孩子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做适时、适当的指导。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教学时常用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美术教学 应用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美术为手段来培养情感丰富、乐于探究、敢于创造、个性健康的人,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处在略图期,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生活化情境的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而只有当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时,才能激起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性、想象力及绘画能力的发展呢?
  一、关于“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生活化”是指来源于生活世界,回归于生活世界。情境,是指情景、境地,是在具体场合的情形、境界和情意。“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幼儿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吸引幼儿全身心参与,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幼儿自觉地积极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
  在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实施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幼儿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美术回到生活中,体现生活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创设一个理想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这一认知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资源的整合中来,让幼儿的生活世界融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构建与创生中来。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2.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园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比如“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基于对这种现状的考虑,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幼儿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体现出美术的情感性这一最重要的特性。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动力,它不仅使幼儿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幼儿的心理平衡,而且有益于幼儿情感的不断升华。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的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因为美术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更多地从教育人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不是从美术专业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要努力把美术学习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教学组织思路和组织原则
  以《同时打开的窗》的教学为例,具体说明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教学组织思路和组织原则。
  《同时打开的窗》绘画中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营造了一个极具情意性的氛围。故事内容是幼儿熟悉的小区风景。这样来源于生活的故事,对幼儿是极有吸引力的,既让幼儿了解住房外形特征的多样性,加深对住房周围环境及配套设施的了解,又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引发创作表现的欲望,使本课的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得到顺利实施。为此,我把教学组织思路安排为四个环节:
  1.切入——激趣入境。创设类似于课题研究或艺术探秘、参观访问、游戏体验、解决问题等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上课伊始,我用动作引导幼儿猜测我在干什么,通过我的肢体动作幼儿感知到:早上起床后,伸伸懒腰推开窗,看见了窗外的风景,接着幼儿跟我一起动作,从而指导大家同时打开窗,导入主题,快速进入情境,激发情感和创造欲望。
  2.感受——尝试体验。给幼儿提供各种实践体验的方法和条件,引导幼儿探究结果。
  接着我们观看动画,进入到故事的特定情境中,再拿出课前收集的小区图片进行欣赏,接下来视频出示教师收集的不同形状窗户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窗户的基本形态。而后,通过课件演示立体窗户的制作方法。
  3.表现——即兴发表。让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
  让幼儿学习折剪窗户的技能,重点讲解窗户的剪贴方法,即对称粘贴。通过这个环节幼儿知道怎样完成一扇能打开的窗和画出窗内重叠的人物,并带上自己设计的小区展示作品。
  4.回顾——交流评析。让幼儿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创作结果,肯定成绩,认识不足,逐渐成长。
  作品采用互评的方式,谈谈谁的作品最好,你喜欢的小区有什么特点,然后启发幼儿再次续编小区里发生的故事。
  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幼儿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气氛非常热烈,制作出来的作品也令人满意。由此,我总结出在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要把握五个方面的原则。   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小动物盖房子》绘画活动中,我巧妙地将“建房子”这一幼儿喜爱玩的造型游戏与童话故事有机结合起来,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把幼儿深深地吸引进来。
  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幼儿特别喜欢带有一定虚幻色彩的童话故事,把童话故事融入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迎合了幼儿的心理需求。
  要有情趣性,能吸引幼儿。帮小兔建好房子来住,这既激起了幼儿同情、帮助有困难的朋友的情感共鸣,引发了幼儿的创造动力,又让幼儿明白美术在帮助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方面的独特作用。
  与学习过程形成有机的整体。该案例中,从故事的引出到幼儿扮演小动物“建房子”到最后续编故事结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幼儿也成为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地位要明确。教师的任务是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把幼儿引领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使幼儿的认知依托于一定的氛围,幼儿则愉快地成为这一情境的参与者。
  三、美术教学常用的几种情境方式
  1.能引发人的想象的情境,如故事情境、声音情境等。教学中将学习内容巧妙地结合到一定的故事情节中,使幼儿的思维空间依托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如《小动物盖房子》。我们也可以将配合教学内容的有关语言及声音,如风雨雷电声、飞机车船声及动物叫声等,通过录音播放出来,把幼儿带入一种特定的声音情境中,促使幼儿打开思维的闸门,积极地回忆想象,达到闻其声、现其形的效果。
  2.能激发人的创造空间和创造动力的情境,如主题性设计、制作情境等。生活中有许多的主题性事情可以引发幼儿的创造动力,如在贺卡设计活动中可为幼儿创造不同的主题:为好朋友设计生日贺卡、为妈妈设计母亲节贺卡等。心理学表明,让人为着一定的目标去完成某件事情,他(她)的创造动力是巨大的。
  3.能引起幼儿全身心愉悦的情境,如游戏性情境等。好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学习大都是一种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活动。美术活动选择了很多幼儿熟悉的游戏进入课目,如把幼儿喜欢玩的折纸综合设计。儿童平时生活中有许多自发的和传统的游戏,如吹泡泡、放风筝、照镜子等。如《我们来下棋》这课,把学龄儿童爱玩的下棋游戏,转变成美术课程,做棋子、画棋盘,把幼儿对益智活动的兴趣和美术学习紧密地结合,情趣盎然,充分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
  总之,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让教学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认识美术了解美术的学习方式。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实施新课程离不开幼儿的生活世界,学习新课程构建新知识离不开幼儿的生活世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幼儿能力更离不开幼儿的生活世界,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幼儿的生活世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英诗的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凡赏诗者无不为英诗的音乐而叫绝。诗歌的音乐性在于它的音韵和节奏。音韵可以加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增添艺术趣味;诗歌的节奏匀称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只有全面了解英诗的音韵和节奏,方能真正领会英诗美之所在。  关键词: 英诗 音乐性 格律美    诗歌在追求意境美的同时也在刻意追求音韵美和节奏美。艾略特也曾指出:“诗人创作时真正关注更多的是诗歌
摘 要: 在日语里,多义复合动词为数不少,对于以日语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和运用都较难把握,即便是日语中高级二语习得者,在写作中复合动词的使用频率也相当低,多义复合动词自然更为棘手。本文以复合动词“打ち~”为例,分析多义复合动词中前项动词的意义分类,希望能对日语为外语的习得者们提供一些意见:从单纯动词意义分类的角度能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复合动词。  关键词: 复合动词 前项动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使低年级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要让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但好多时候要求他们写句话,却无从下手,部分学生还出现了怕写、厌写的情绪。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愿写、乐写,并从每次写话中获得趣味呢?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应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使写话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乐园,成为他们展现自我、憧憬未来的舞台,并为高年级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它是充分利用形象,创
摘 要: 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内在动力潜能激活,阐述运用尊重信任式的人文化教学思维模式对增强其学习自信心的推动作用。关注学困生的英语认知学习需要和情感心理需要,分析学困原因,尝试运用情境诱导、互助合作、激励表扬等方式来消除他们的自卑畏难学习心理,激活学习内在动力。尊重学习的差异发展,宽容对待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是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前提。  关键词: 初中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要遵循新课标内涵要求,借助高中生已有学习优势,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特性,重视学生内在情感激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要领传授,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平台,使高中生在有效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素养和学习技能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主体特性 教学实效 自主式教学模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实施运用的对象
摘 要: 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使高职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本研究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探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为安管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安全技术管理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在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
当前的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压力大,任务重,工作量没有底线。只要你有精力,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接待家长,应对各种考核、检查……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许多敬业的班主任老师回了家仍然继续着学校的工作,甚至不惜利用节假日,满脑子工作,超负荷运转。这当然值得我们敬佩,但这样经年累月,几年的工作新鲜激情期过后就会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支,各种身体的不适与病症接踵而至,工作没有激情与干劲,
摘 要: 在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Visual Basic这一门基础课至关重要,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学习其他软件有很大的影响。在近几年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对于如何上好Visual Basic这门课程,我认为要联系实际,灵活教学,即教学方法灵活安排、教材内容灵活组合、教材取舍灵活掌握和练习设计灵活求新。  关键词: Visual Basic教学 灵活安排 灵活组合
“新课标”的施行,网络教育的发展,仿佛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产生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
摘 要: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是目前实践层面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预设”与“生成”有着共同的本质,“生成”是一种“即时性反思”的过程。辩证地看,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成功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更其实意味着“充分的预设”,而不是想当然地“去预设”,充分的预设既有量的限定,又有质的规约。  关键词: 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即时性反思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程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