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生活和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不少教师都积极地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也成为一种时髦的教学策略。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所联系的生活情境往往不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感受。为此,本文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真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讲过:“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存在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等量关系》一课,教材直观呈现了“一个跷跷板由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情境图。尽管图中跷跷板和天平具有相同的意义,跷跷板也是学生所熟知和喜欢的游戏,可是情境中的主角却是鸡、鸭、鹅,这就脱离了生活的实际,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小动物会玩跷跷板吗”的疑问与好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干扰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展開。
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抛开了教材原有的情境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做出一个变通的设计:首先,通过师生谈话了解学生都喜欢哪些游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跷跷板”,教师就势提出想和某个同学玩跷跷板游戏。由于学生都有玩过跷跷板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认为这个游戏没法玩(教师质量重,学生质量轻)。教师再次提出“就想和某同学玩跷跷板,你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吗”的要求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创造性地呈现出加石头、加木头、加沙袋、加书包、加同学等思考结果。这时教师趁机抓住“加同学”这个办法,通过“教师和三个同学就能玩跷跷板游戏”的结论,轻松引出了等量关系的意义。
笔者认为,教材中的情境图虽然来源于真实生活,但是往往受不同地域和对象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亲近感,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因为创设的情境是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很容易激发学生产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真实生活中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中的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话,只会导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激发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促进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就在身边,也就无法体验到数学的亲近感。
二、激活生活经验,创新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这就告诉我们:数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建构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联系,而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介入。作为教师,要始终把“经验”当作关注点,对“生活经验”加以整理与分析,弄清哪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哪些是阻碍学生学习的,而不是盲目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材中以“姚明身高”为标准,提供了一组具有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相等的关系。很显然,这种“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是无法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因为很多小学生并不熟悉和了解姚明,对他的身高226厘米这一数据在脑海中没有建立清晰的数学模型,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介绍姚明的一些情况,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为了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的问题,我在利用“加同学”的办法引出等量关系的意义基础上,追问:“老师现在可以和3个同学一起玩跷跷板了,那就是说老师的体重相当于1个同学体重的多少?”这样就顺势引出了具有“倍数关系”的相等关系。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数学经验,自主寻找这种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学生面对自己眼前的真实情境,很快就呈现出了语言、图形、符号、式子等多种表示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等量关系可以有多种表示方式”,感悟到这些方式之间可以相互“翻译”。
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经验,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回归真实生活,感受数学价值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优化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生活进行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掌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及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材中“练一练”的第5题是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练习时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回忆速度、时间、路程等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话,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启发学生回忆已学的常见数量关系之外,重点还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更多的等量关系。例如,常见的图形周长、面积公式,班级中的男女人数等,让学生进行常见的等量关系的积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真实生活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后,对于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都比较快,可是一旦遇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还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与真实生活之间,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不断增强学生运用自己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联系学生的真实经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是互通的,是共同存在的,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更好地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褚庄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真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讲过:“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存在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等量关系》一课,教材直观呈现了“一个跷跷板由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情境图。尽管图中跷跷板和天平具有相同的意义,跷跷板也是学生所熟知和喜欢的游戏,可是情境中的主角却是鸡、鸭、鹅,这就脱离了生活的实际,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小动物会玩跷跷板吗”的疑问与好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干扰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展開。
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抛开了教材原有的情境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做出一个变通的设计:首先,通过师生谈话了解学生都喜欢哪些游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跷跷板”,教师就势提出想和某个同学玩跷跷板游戏。由于学生都有玩过跷跷板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认为这个游戏没法玩(教师质量重,学生质量轻)。教师再次提出“就想和某同学玩跷跷板,你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吗”的要求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创造性地呈现出加石头、加木头、加沙袋、加书包、加同学等思考结果。这时教师趁机抓住“加同学”这个办法,通过“教师和三个同学就能玩跷跷板游戏”的结论,轻松引出了等量关系的意义。
笔者认为,教材中的情境图虽然来源于真实生活,但是往往受不同地域和对象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亲近感,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因为创设的情境是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很容易激发学生产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真实生活中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中的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话,只会导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激发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促进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就在身边,也就无法体验到数学的亲近感。
二、激活生活经验,创新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这就告诉我们:数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建构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联系,而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介入。作为教师,要始终把“经验”当作关注点,对“生活经验”加以整理与分析,弄清哪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哪些是阻碍学生学习的,而不是盲目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材中以“姚明身高”为标准,提供了一组具有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相等的关系。很显然,这种“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是无法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因为很多小学生并不熟悉和了解姚明,对他的身高226厘米这一数据在脑海中没有建立清晰的数学模型,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介绍姚明的一些情况,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为了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的问题,我在利用“加同学”的办法引出等量关系的意义基础上,追问:“老师现在可以和3个同学一起玩跷跷板了,那就是说老师的体重相当于1个同学体重的多少?”这样就顺势引出了具有“倍数关系”的相等关系。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数学经验,自主寻找这种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学生面对自己眼前的真实情境,很快就呈现出了语言、图形、符号、式子等多种表示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等量关系可以有多种表示方式”,感悟到这些方式之间可以相互“翻译”。
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经验,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回归真实生活,感受数学价值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优化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生活进行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掌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及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材中“练一练”的第5题是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练习时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回忆速度、时间、路程等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话,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启发学生回忆已学的常见数量关系之外,重点还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更多的等量关系。例如,常见的图形周长、面积公式,班级中的男女人数等,让学生进行常见的等量关系的积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真实生活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后,对于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都比较快,可是一旦遇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还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与真实生活之间,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不断增强学生运用自己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联系学生的真实经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是互通的,是共同存在的,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更好地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褚庄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