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幼小德育衔接存在着德育环境断层、德育途径停滞、德育目标差异较大等问题,这导致儿童在幼儿园后期至小学阶段,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无法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将通过对有效德育衔接的问题进行策略探讨,从德育环境一体化,德育任务系统化和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互动等方面尝试解决幼小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衔接;环境;德育;互动
  由于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不同,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与幼儿园阶段存在较大差别。这导致大部分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出现焦虑、厌学等不良情绪,若未及时处理,将导致德育问题的出现。本文将视角放在幼小德育上,对已经出现的德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幼小德育衔接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一、重视幼小德育衔接的环境因素
  目前,国内幼儿教育的大多观点是从儿童自身出发,以统一身心发展和学习发展的连续性来阐述幼小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但是这些理论往往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事实上,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对儿童来说,幼儿园升入小学,并不是简单的年龄增长,更是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动,一旦在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儿童无法顺利过渡,他们的智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出现阻滞。为使儿童的德育更好地衔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产生合力,共同推动儿童德育的良好发展。
  二、幼小德育的面临的问题
  (一)德育環境的断层
  从家庭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在童年时期面临的两大衔接。适应上述两个衔接的过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经过程。由于不同环境存在差异,会产生多种断层的出现。幼小衔接阶段由于生活、学习环境不同以及关系人的不同,容易产生德育环境的断层。
  一是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产生了德育环境的断层。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是以生动、活泼、温馨风格为主,这符合幼儿的现阶段心理特征。在学习方面,老师主要是以故事、简单舞蹈、游戏等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简单的道理。而在小学阶段,首先年龄的跨度较大,学生人数较多。相应的,校园建筑面积更大,不同学科的课程更多,学习区域的转移也更频繁。小学阶段的德育除了以品德课、班会课、队会课呈现外,更多的是在文化课上渗透德育。很多儿童在幼升小的过程中,因为面对差异较大的环境,难免会产生不适应,甚至抵触的情绪。虽然幼儿园升上小学是儿童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是如果忽视过渡的连续性,将产生巨大的断层,阻碍儿童的良好品质的养成,也将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是关系人的不同造成的德育环境的断层。在幼儿园,每个班级至少有三位老师对学生负责,老师的责任是守护、陪伴、支持,而小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递者,其他角色的责任开始退化。两个角色的突然转换,如果缺少必要的对接和过渡,对儿童来说,这方面的环境断层也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德育目标的差异
  幼儿园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主要放释放儿童的天性,目的是让儿童的自信、自爱,学会互助关爱、相互合作等。这是从儿童自身出发,根据儿童的个性特征来进行品德教育。而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主要是以《小学德育纲要》标准,纲要规定:“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也是小学品德教育的重点。小学的德育除了品德课、班会课外,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课程进行德育渗透。可以看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品德教育目标和任务,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三)德育途径的阻滞
  在整个幼儿园阶段,德育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是以故事、游戏和活动为主,教师对其行为规范和规则意识进行渗透教育,避免了单一的说教,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来达到德育的目的。
  到了小学阶段,品德教育的方式是授课、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其中主要以授课方式为主。小学教师强调在课堂上对儿童进行品德知识的讲授和行为规范的强调。这意味着学生由主动接受到被动接受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若儿童无法快速适应的话,信息传递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目前,幼小的两个阶段环境的转换,品德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衔接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儿童容易出现焦虑、厌学、行为偏差以及言语冲突等。因此,我们应尽快提出解决的方案,减轻断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幼小德育衔接的解决策略
  (一)教育环境一体化
  环境指的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心理以及社会条件的综合,这也是儿童发展的资源。而在整个大环境中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重大。为了减少幼小衔接的环境断层,幼儿园可以和小学进行联合,实现学校教育环境一体化。
  一是幼儿园向小学的对接,让儿童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这种对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幼儿园教师在大班开始,循序渐进地渗透小学教育要求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儿童在玩耍中也会接触到小学德育的部分内容,在心理认知上有所准备,缩小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大断层。另一方面指的是,如果可能的话,幼儿园建在小学旁边,或者共用部分基础设施和设备。这样的话,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环境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二是小学向幼儿园对接。断层的缩小不单单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小学也要向幼儿园靠拢。对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教师不能单纯通过说教来试图规范其行为习惯,较为恰当的做法应该在活动中引导,课堂中也可多设计故事和游戏环节渗透德育,这样才能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德育环境的一体化,缩小环境断层。
  (二)德育任务系统化
  儿童在学龄前后最明显的德育问题是德育任务缺乏系统化。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往往只关注阶段性的品德教育。这也反映出我国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教学理论的局限性。幼儿园教师一般是在游戏中渗透德育,过分强调游戏的玩乐,反而没有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没有为学生进入小学后的自理能力和纪律要求做充分准备。小学教师在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强调向儿童“灌输”知识,忽视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身心方面的不适应,也忽视了让儿童主动、探索性去学习。   想要系统性地开展德育任务,必须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生活习惯以及逻辑思维这三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一般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应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活动、设立小目标等,引导学生勤奋、积极去参与活动和主动关注他人的感受。通过采取多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品德教育的灵活方式,才能让儿童更好地接受,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幼小衔接过渡。
  (三)幼小互动交流
  幼小衔接问题出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之间没有进行幼小的貫通连接,儿童的行为因此存在偏差,使部分儿童难以适应小学生活。想要打破这样的隔阂,形成桥梁,是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双方进行靠近,共同配合,具体途径是双方可以建立双向互动的德育课程。课程应包含双方儿童可以通过互相参观学校、一起参加德育课程、共同组织活动等来打破长久以来的隔阂,使即将升入小学的儿童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更从容,也使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儿童意识到自己已成长了,减少认知上的错觉,纠正行为上的偏差。
  四、结束语
  幼小衔接这一阶段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转折点,这需要双方学校重视。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要加强沟通交流,减轻学习和生活环境转换给孩子带来的不适应;另一方面,幼儿园大班老师可以适当关注小学一年级的要求,才能让儿童进入小学后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小学老师不要一味进行说教,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等课堂互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才能使让儿童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减轻幼小衔接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萍,伍叶琴,战德.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7(70):19-24.
  [2]许敏谊,徐慧慧,崔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5(5):86-90.
  [3]赵书杰.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与研究[J].教育研究,2018(12):57-60.
  [4]杨敏,印义天.从哈克教授的幼小断层理论看中国的幼小衔接措施[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9(4):55-56.
  [5]杜时忠,孙银光,王念.幼小校园文化建设不同带来的影响[J].中国教育,2015(2):12-14.
  [6]吴爱.“幼小衔接”关键问题的探讨[J].学前教育,1994(2):18-2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简要阐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进而重点论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吸收环节:课前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科学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的讨论学习;有效的课堂结尾。最后,指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探讨的两个问题,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进行实践探索,在时间的安排中讲授和讨论两个环节要组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反映说计算教学如同嚼蜡般无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普遍不高。本文从创设情境,增强动力;重视估算,培养数感;注重口述,明晰算理;巧设练习,提升能力四个方面阐述在计算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  【关键词】创设情境;重视估算;注重口述;巧设练习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具备必要的计算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数学
一、现代教育中的班主任角色  2009年 8 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一定要审时度势,掌握方法。自古以来,兵法都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只有三者俱备,才能百战
【摘要】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教学也越来越信息化,特别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技术辅助学习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网络信息技术一直充当着教育教学的补位者和辅助者的职责。然而,在疫情影响下,当所有教学工作都要依赖线上开展时,所有师生都毫无准备地卷入到了线上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秩序被迫作出改变,无论是网络信息技术硬软件,还是师生对于线上学习的适应性都迎来了极大冲击,保障线上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原有教
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在人世间,没有什么比人的真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了。而语文正是一门以文学为主,以情动人的教育,当我们语文教师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讲授一篇篇美文,营造出情深深意切切的课堂时,不同的情感体验就会随着小小的方块字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 未雨稠缪,备好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在的数学教学更应呼唤:生活化的数学,以及学会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分析和解决与数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简言之,数学教学应以生活为本。因此,怎样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提出改进英语语法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通过有效语法教学,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核心素养;教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只注重知识传授逐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本着为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班主任要更好地成长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满自信,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当前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也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让学生们能够从心理上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能够
【摘要】笔者结合同行的指导和自身在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心得,对培养一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整理,通过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他们“想说”;规范指导“说”的方法让学生更“会说”;多种形式开展“说一说”创造更多“说”的机会这三种培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懈努力耐心地坚持和引导,尝试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努力让不会说的学生愿意说,让想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章节时要采用各种方法促使他们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品主题,感受角色特点,拓展思考空间,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进入作品情境,提高诵读能力。  【关键词】情境;朗读能力;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诵读对象一般都是文章中的某些章节段落,学生在诵读时常常只是注意生字的读音,诵读是否流畅,但是却没有注意是否读出感情。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就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