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指导中建构文化价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怎么上?上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有一次,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美味我最爱》,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原来习作指导是可以这样上的,可以有丰富的内涵,可以有合理的延拓,可以彰显文化因子,可以与人文有效的链接。
  一、猜谜语近美味,未成曲调先有情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上课的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课伊始,老师和学生一起就课前搜集的许多关于美味的谜语,开始了谜语大竞猜,你问我猜,我问你答,同时还加上形象的体态语,小小的谜语让习作课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同时也就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对美味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时,他的情感就会被唤醒。而兴趣的激发,首要条件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它能使学生轻松愉悦,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进而能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头脑中平时积累的素材才能够大量释放出来。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情景:当教师神秘地引出“小身子大肚子,没心没肺没肠子,只有鸡汤蟹黄子”这么顺口的一个谜语时,立刻激起了学生猜谜的兴趣,接着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蟹黄汤包的外形,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动作,掌握吃汤包的十二字诀: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喝汤。学生完全沉浸在趣味的猜谜游戏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近美味,为下面指导学生谈美味、评美味、写美味作了铺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激发其想说想写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
  二、诵儿歌品美味,世事练达皆文章
  “民以食为天”,一方美味一方特色,美味其实也是当地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因此这一资源也不能轻易忽视。
  教者让学生介绍了各地的特色美味后,重点交流了家乡的美味。教师首先通过讲述1949年国庆宴会上的著名厨师——淮扬菜系大师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然后又介绍了黄桥烧饼的由来,并诵起了著名的《黄桥烧饼歌》:“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的烧饼慰劳忙……” 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尝试补充儿歌,“用料 (讲究)制作(精),(香醇)可口色泽(亮),江苏名点(它最棒)!”还让学生当场品味外酥里松的黄桥烧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学生在聆听中、在诵读中、在品尝中一步步亲近传统文化。尽管教师只字未提写作的事,但却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同时教会了学生去搜集资料,去仔细观察去用心去品味生活。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习作教学中不是没有素材,而是学生寻找不到素材,因此,帮学生寻找素材成了习作教学中的关键。
  三、读范文评美味,万紫千红总是春
  习作例文的作用既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掌握文字规律和特点,还能提高运用文字的技巧,是学生写好作文最好的借鉴。如何充分挖掘例文的指导作用呢?
  课堂上教者首先让学生听录音作圈划,然后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从评析文中的妙词佳句,到细节的描绘,以及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妙用等,学生评价得深刻具体,入木三分,这与平时缜密的课堂语言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合理运用了文本资源,遵循了阅读——模仿——借鉴——创作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难怪学生后面的佳作连连。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学习新事物,大凡从模仿开始,学生习作也不例外,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但模仿不能抄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仿写,盲目、机械地照抄会束缚思想,限制个性发展,助长依赖心理,结果反而不会独立作文。应该多给学生相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学会选择材料,学会谋篇布局,学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编广告扬美味,余音袅袅终不绝
  习作教学中好的收尾,一定是课堂有效的延伸,一定能与人文有效连接。这节课中教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插播”广告,轻松中富有情趣,形散而神不散。在让学生推销自己最喜爱的美味时,要求围绕美味的 “色、香、味、形” 四大特点设计广告词。为“铁板臭干”做一段广告、为“番茄炒蛋”说一句广告,这个环节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匠心独运,牢牢地把握住本次的习作要求,通过“色、香、味、形”来介绍最爱的美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的思想在放飞,尽心创编,气氛热烈,这样富有创新的课堂结尾,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写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创造性地描写世界,表现世界,创造性地抒写自我,表现自我。”
  这一节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习作指导课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作为教者,我们不能因习作而习作,在面向儿童生活的同时,应当将根基扎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让习作与生活链接,与阅读链接,与创新链接,积极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广泛阅读,汲取适合自身生命成长和言语发展的文化元素,以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建构。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画面、强大的交互功能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师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的前提下,在读中感受真情,在读中感悟细节的“平淡”,提高体验与感悟能力,渗透“抓住关键细节”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爱的熏陶,培养关注细节,用心体验爱的意识。  难点:体会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的“平淡”,读中提高体验与感悟能力。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考察小学生语文素养和书面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材料作文”是小学语文作文能力考察中一个新的命题方向和考察形式。这种形式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概括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且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反思近几年来的材料作文教学,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习作轻修改、重课堂轻规划、重作文轻观察的错误现象。材料作文教学流于课堂形式、囿于思想僵化,使材料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当老师出示这句话时,“飘落”一词缓缓地从上而下,轻轻落到句子中。  “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亲切的话语在耳畔响起。  孩子们眼疾手快,“‘飘落’两个字是从上面飘落下来的。”来不及等老师叫,孩子们已脱口而出。  “看得真仔细,你知道哪些东西是从上面飘落下来的?”老师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到了广阔的大自然。  “雨点儿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树叶从空中飘落下来。
小学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两项基础:一是要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学会做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激励他们,使他们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  一、感悟真情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叩击着学生的心弦,能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沉进去,披文入情,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天,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就像是两个熟悉许久的“老友”,薄俊生老师用他独特的男中音无声无息地拉开了课堂教学的序幕。不知不觉间,80分钟过去了;不知不觉间,目标达成了。就像是一杯淡淡的茶水,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聊”),这个字认识吗?  师:谁来给这个字找个“朋友”。  生:聊天。  师:聊天就是几个人之间的闲谈,聊
《孔繁森》这篇课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为标题,描写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抚养孤儿、为孤儿交学费献血这两件动人事迹,赞扬了孔繁森关心爱护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然而要一个8岁的二年级孩子来感受孔繁森的无私与伟大,光靠空洞的说教难以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紧扣文本中情感的一个聚焦点、一个动情点、一处空白点、一条情感线,拨动起学生的情弦,让他们在课堂上入情、动情、抒情。  一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衷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当下,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理论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概念,教师主观上想找回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但如何为之,亟待在实践中探讨。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
所谓深度阅读,就是教师既关注内容本身,又关注形式表达;学生既有情感的体验,更有文字运用的规范。下面就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二)》的片段来谈谈我对深度阅读的认识和思考。  一、依据学生认知特点,确定语言训练切入点  低年级的学生缺少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局限在对局部字词的关注,这是由孩子本身现有的知识水平决定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味串讲的现象,不论年级、不论内容本身,只要在故事与
目前提倡整本阅读古典名著,—线教师想出许多操作方法,收效似乎不彰,主要原因是,满足于追随作品情节,学生主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体性一般是自发的,在经典作品面前处于被动状态,或者说是处于沉睡状态,教师的任务是将其唤醒,提升起来。化被动为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推进阅读深度。前辈权威对《三国演义》种种否定性的评价是尖锐的,如“歪曲历史”,又如“丑化曹操”,再如“照搬史料”“艺术想象力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