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做一做,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十万”“百万”
“千万”“亿”四个计数单位,完善亿以内计数单位的系统结构及十进关联。在此基础上,形成“数位顺序表”,并能据此解读数的意义、描述数的组成。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计数单位的“发现”过程,在观察、实践、思辨、表达中锤炼逻辑思维、发展推理能力。同时,借助基于情境的数量推测,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感。
3.问题解决:鼓励学生运用大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意识。
4.情感态度:结合教学活动的展开,呵护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凸显“积少成多”的辩证思想,渗透节约资源的相关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
2.难点:建立对较大计数单位(如“亿”)的数感体验。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计数器(2个)、卡片、A4纸(2刀)。
2.学具:教材(复印纸)、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解读,引出“大数”原型
1.出示信息:轻纺城小学共有学生1933人。
(1)指读信息,追问数的意义。
(2)1933人大约是几千人?(约2000人)两所这样的学校,大约会有多少人?三所、四所、五所呢?(复习“万以内的数”)
2.出示信息:轻纺城有经营人员约50000人,上周客流量约715800人,某品牌店日营业额高达32790000元。
(1)认识这三个数吗?
(2)这节课,我们认识像这样的“比万大的数”。
(设计意图:对“大数”的认识,必定需要基于“小数”拓展生长。一开课,教师引入学生熟悉的信息,来复习“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这样的设计,在简洁明快中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实践体验,感受“大数”意义
(一)探究,完善“计数单位”
1.认识“十万”
(1)尝试拨数:轻纺城有经营人员约50000人,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50000?
(2)顺势跟进: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6万)再拨下去呢……
(3)拐点突围: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引出第二个计数器,突出“进一”)
(4)揭示名称: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5)过程回顾: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十万的?(跟着计数器再次经历从“一万”到“十万”的递进过程,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2.体验“十万”
(1)设问激思:“十万”到底有多大呢?
(2)模型体验:小立方体由“千”到“万”,再到“十万”的过程。
(3)原型感受:①人民币由“百”到“万”,再到“十万”的过程。
②关于十万粒芝麻的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要学四个计数单位,面面俱到、平均施力肯定不是最佳策略。那么,以哪个计数单位作为核心来重点展开呢?显然,“十万”最合适。因为它是本课第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对学生学习其他计数单位具有借鉴意义。所以,本环节教师做强了“十万”的生成与体验。在“十万”的生成中,引导学生基于“50000”之上的“一万一万地数”,引出了“万位满十怎么办”的数学思考。在“十万”的认识体验中,教师通过“小立方体”“人民币”等素材,引导学生基于“小数”持续叠加,有力凸显了“万”到“十万”的提升过程;而正当学生感觉“十万很庞大”时,教师又适时呈现“芝麻”,提醒学生“十万也可以很微观”。这样的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十万”多元的、全面的数学理解。)
3.认识“百万”“千万”及“亿”
(1)激活经验:据你所知,还有哪些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
(2)提示方向:接下去,我们先研究“百万”“千万”
和“亿”。
(3)确定位置:这三个计数单位,应属于计数器上的哪个位置?谁来放一放?
(4)尝试说理:十万是10个一万构成的。那么,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又是怎么构成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
(5)有序梳理:以多种形式,经历“十万”到“百万”、“百万”到“千万”、“千万”到“亿”的递进过程,从中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归纳“十进关系”
(1)重点朗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
(2)交流揭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与“十万”的教学相比,“百万”“千万”
“亿”的教学更显融合性、整体性与开放性。学生基于“十万”学习的活动体验,积极思考,充分交流,深入互动,最终实现了对三个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感知。)
5.品味“一亿”
(1)设问激思:“一亿”有多大呢?
(2)“画点”体验:先独立画点半分钟,再交流引出“每秒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画一亿个点需要3年2个月”。
(3)“叠纸”体验: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一亿张纸叠起来与它比,你觉得谁更高?随后,由2刀打印纸入手,引导学生切身经历“一千张”“一万张”……“一亿张”的叠加推算。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亿”更大,学生更难体验。于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与“十万”教学中不同的数感体验方式,着力引导学生在“画点”体验、“叠纸”体验中,更加自主地参与进来,积累真切的活动经验,感受强烈的认知冲突,由衷领会“一亿真大”。) (二)梳理,明晰“数位顺序”
1.引出“数位”
(1)盘点汇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点明数位:每个计数单位都对应着一个“数位”。
2.记忆“顺序”
(1)自由记忆:记一记这些数位,说说你怎么记的?
(2)自学课本:关于“数级”……
3.形成表格:学生先交流方法,集体合作完成一张完整的数位顺序表。
4.配套练习
(1)口头练习:隐掉数位顺序表有关信息,让学生说说“715800”的组成。
(2)书面练习:关于“32790000”的组成。
(设计意图:“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是本课的“收口”之处。在这里,教师依然关注全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并呼应课始的两条信息,实现知识的沟通巩固。)
三、小结点睛,梳理“大数”体会。
1.交流收获:通过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完善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四、应用拓展,丰富“大数”认识。
1.价格中的大数
(1)“游艇”价格。
①自由猜测。
②经历95万到103万的数数过程,揭示正确价格。
③将103万在计数器(图)上画一画。
(2)“动车”价格。
①自由猜测。
②经历2000万到1400万的数数过程,揭示正确价格。
2.线段中的大数
(1)由部分估整体:整根线段的一小半表示3000万,整根线段是多少?(1亿)
(2)由整体估部分:整根线段表示1亿,6000万大约会在哪里?你心中所想的几千万,会在哪里?
3.生活中的大数
(1)每人节约1粒米,1亿人就能节约……
(2)每人节约1分钱,1亿人就能节约……
(3)每人节约1滴水 ,1亿人就能节约……
引出“积少成多”,“小数”变“大数”!
(设计意图:在这里,“大数”知识被放置在了更为广阔的现实背景中。“价格中的大数”“线段中的大数”训练时,教师提供了极为生动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依托情境内容历练“数数”技能、促进“数感”养成。而在“生活中的大数”这一环节,教师则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图文信息,体会到“积少成多”的数感思想。)
【课后反思】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课标的四个领域中占据第一位的就是“数与代数”。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以旧引新,激活数感。教师充分珍视从每个低一级计数单位向高一级计数单位的递进过程,并在“新旧交接”的拐点处做足思辨文章。
本课要学四个计数单位,面面俱到、平均施力是不可能的。那么,以哪个计数单位作为核心来重点展开呢?笔者选择了“十万”,因为它是本课第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对后续其他单位的学习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十万”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的“万以内的数”最为接近,便于学生承上启下,沟通新旧知识,激活数感。
(二)丰富素材,积累数感。从“小立方体”到“人民币”再到“芝麻”,教师利用多种事物,引导学生由小及大,充分经历“万”到“十万”的叠加过程。而“十万粒芝麻”的出现,又将学生拉回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学生“十万也可以很微观”。这样的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十万”多元的、全面的数学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十万”的数感能够牢固扎根于原有知识。
(三)实践参与,丰富数感。在“亿”的体验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画点,积累真实的操作感受,并在思考“按我这样的速度画、画一亿个点需要多少时间呢”后,巧妙呈现课本“你知道吗”中的研究结论“3年2个月”,在强烈反差中有力凸显“一亿真大”的观念认识。
与“十万”相比,“亿”更大,学生更难体验。但是在最初的设计中,笔者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如品味“一亿”有多大的环节,其中的“画点”体验最初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先独立画点半分钟,教师同时播放一段节奏比较明显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画点速度极快,以至于半分钟所画的点有百个以上,学生一时半会儿也数不清,于是课堂时间便在学生数点的过程中哗哗流逝。导致 “一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海拔还要高”的环节草草收场。琢磨这一环节,该怎么调整呢?
在思考再三后,笔者设计了与“十万”教学中不同的数感体验方式,着力引导学生在“画点”体验时,强调“每秒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画一亿个点需要3年2个月”,并在此环节中删除了原先的音乐,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而在“叠纸”体验中,让学生先猜测:你觉得谁更高?随后,由2刀打印纸入手,引导学生切身经历“一千张”“一万张”……“一亿张”的叠加推算。让学生更加真切地积累了活动的经验。
(四)人文品悟,深化数感。课尾,价格中的大数,“游艇”价格、“动车”价格从自由猜测到数数过程再到在计数器(图)上画一画。线段中的大数,由部分估整体到整体估部分。生活中的大数,教师图文配乐呈现“每人节约1点水,1亿人就能节约……”“每人节约1分钱,1亿人就能节约……”“每人节约1粒米,1亿人就能节约……”的有关资料,积少成多,“小数”变“大数”!
在这里,“大数”知识被放置于现实的背景中。“价格中的大数”“线段中的大数”训练时,教师提供了极为生动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依托情境内容历练“数数”技能、促进“数感”养成。而在“生活中的大数”中,教师则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图文信息,体会到“积少成多”的数感思想,并进一步领略“积小善、做大事”的人文熏陶。
总之,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具备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过程。教师应不断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和领悟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 30230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做一做,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十万”“百万”
“千万”“亿”四个计数单位,完善亿以内计数单位的系统结构及十进关联。在此基础上,形成“数位顺序表”,并能据此解读数的意义、描述数的组成。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计数单位的“发现”过程,在观察、实践、思辨、表达中锤炼逻辑思维、发展推理能力。同时,借助基于情境的数量推测,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感。
3.问题解决:鼓励学生运用大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意识。
4.情感态度:结合教学活动的展开,呵护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凸显“积少成多”的辩证思想,渗透节约资源的相关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
2.难点:建立对较大计数单位(如“亿”)的数感体验。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计数器(2个)、卡片、A4纸(2刀)。
2.学具:教材(复印纸)、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解读,引出“大数”原型
1.出示信息:轻纺城小学共有学生1933人。
(1)指读信息,追问数的意义。
(2)1933人大约是几千人?(约2000人)两所这样的学校,大约会有多少人?三所、四所、五所呢?(复习“万以内的数”)
2.出示信息:轻纺城有经营人员约50000人,上周客流量约715800人,某品牌店日营业额高达32790000元。
(1)认识这三个数吗?
(2)这节课,我们认识像这样的“比万大的数”。
(设计意图:对“大数”的认识,必定需要基于“小数”拓展生长。一开课,教师引入学生熟悉的信息,来复习“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这样的设计,在简洁明快中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实践体验,感受“大数”意义
(一)探究,完善“计数单位”
1.认识“十万”
(1)尝试拨数:轻纺城有经营人员约50000人,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50000?
(2)顺势跟进: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6万)再拨下去呢……
(3)拐点突围: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引出第二个计数器,突出“进一”)
(4)揭示名称: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5)过程回顾: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十万的?(跟着计数器再次经历从“一万”到“十万”的递进过程,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2.体验“十万”
(1)设问激思:“十万”到底有多大呢?
(2)模型体验:小立方体由“千”到“万”,再到“十万”的过程。
(3)原型感受:①人民币由“百”到“万”,再到“十万”的过程。
②关于十万粒芝麻的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要学四个计数单位,面面俱到、平均施力肯定不是最佳策略。那么,以哪个计数单位作为核心来重点展开呢?显然,“十万”最合适。因为它是本课第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对学生学习其他计数单位具有借鉴意义。所以,本环节教师做强了“十万”的生成与体验。在“十万”的生成中,引导学生基于“50000”之上的“一万一万地数”,引出了“万位满十怎么办”的数学思考。在“十万”的认识体验中,教师通过“小立方体”“人民币”等素材,引导学生基于“小数”持续叠加,有力凸显了“万”到“十万”的提升过程;而正当学生感觉“十万很庞大”时,教师又适时呈现“芝麻”,提醒学生“十万也可以很微观”。这样的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十万”多元的、全面的数学理解。)
3.认识“百万”“千万”及“亿”
(1)激活经验:据你所知,还有哪些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
(2)提示方向:接下去,我们先研究“百万”“千万”
和“亿”。
(3)确定位置:这三个计数单位,应属于计数器上的哪个位置?谁来放一放?
(4)尝试说理:十万是10个一万构成的。那么,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又是怎么构成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
(5)有序梳理:以多种形式,经历“十万”到“百万”、“百万”到“千万”、“千万”到“亿”的递进过程,从中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归纳“十进关系”
(1)重点朗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
(2)交流揭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与“十万”的教学相比,“百万”“千万”
“亿”的教学更显融合性、整体性与开放性。学生基于“十万”学习的活动体验,积极思考,充分交流,深入互动,最终实现了对三个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感知。)
5.品味“一亿”
(1)设问激思:“一亿”有多大呢?
(2)“画点”体验:先独立画点半分钟,再交流引出“每秒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画一亿个点需要3年2个月”。
(3)“叠纸”体验: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一亿张纸叠起来与它比,你觉得谁更高?随后,由2刀打印纸入手,引导学生切身经历“一千张”“一万张”……“一亿张”的叠加推算。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亿”更大,学生更难体验。于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与“十万”教学中不同的数感体验方式,着力引导学生在“画点”体验、“叠纸”体验中,更加自主地参与进来,积累真切的活动经验,感受强烈的认知冲突,由衷领会“一亿真大”。) (二)梳理,明晰“数位顺序”
1.引出“数位”
(1)盘点汇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点明数位:每个计数单位都对应着一个“数位”。
2.记忆“顺序”
(1)自由记忆:记一记这些数位,说说你怎么记的?
(2)自学课本:关于“数级”……
3.形成表格:学生先交流方法,集体合作完成一张完整的数位顺序表。
4.配套练习
(1)口头练习:隐掉数位顺序表有关信息,让学生说说“715800”的组成。
(2)书面练习:关于“32790000”的组成。
(设计意图:“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是本课的“收口”之处。在这里,教师依然关注全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并呼应课始的两条信息,实现知识的沟通巩固。)
三、小结点睛,梳理“大数”体会。
1.交流收获:通过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完善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四、应用拓展,丰富“大数”认识。
1.价格中的大数
(1)“游艇”价格。
①自由猜测。
②经历95万到103万的数数过程,揭示正确价格。
③将103万在计数器(图)上画一画。
(2)“动车”价格。
①自由猜测。
②经历2000万到1400万的数数过程,揭示正确价格。
2.线段中的大数
(1)由部分估整体:整根线段的一小半表示3000万,整根线段是多少?(1亿)
(2)由整体估部分:整根线段表示1亿,6000万大约会在哪里?你心中所想的几千万,会在哪里?
3.生活中的大数
(1)每人节约1粒米,1亿人就能节约……
(2)每人节约1分钱,1亿人就能节约……
(3)每人节约1滴水 ,1亿人就能节约……
引出“积少成多”,“小数”变“大数”!
(设计意图:在这里,“大数”知识被放置在了更为广阔的现实背景中。“价格中的大数”“线段中的大数”训练时,教师提供了极为生动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依托情境内容历练“数数”技能、促进“数感”养成。而在“生活中的大数”这一环节,教师则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图文信息,体会到“积少成多”的数感思想。)
【课后反思】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课标的四个领域中占据第一位的就是“数与代数”。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以旧引新,激活数感。教师充分珍视从每个低一级计数单位向高一级计数单位的递进过程,并在“新旧交接”的拐点处做足思辨文章。
本课要学四个计数单位,面面俱到、平均施力是不可能的。那么,以哪个计数单位作为核心来重点展开呢?笔者选择了“十万”,因为它是本课第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对后续其他单位的学习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十万”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的“万以内的数”最为接近,便于学生承上启下,沟通新旧知识,激活数感。
(二)丰富素材,积累数感。从“小立方体”到“人民币”再到“芝麻”,教师利用多种事物,引导学生由小及大,充分经历“万”到“十万”的叠加过程。而“十万粒芝麻”的出现,又将学生拉回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学生“十万也可以很微观”。这样的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十万”多元的、全面的数学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十万”的数感能够牢固扎根于原有知识。
(三)实践参与,丰富数感。在“亿”的体验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画点,积累真实的操作感受,并在思考“按我这样的速度画、画一亿个点需要多少时间呢”后,巧妙呈现课本“你知道吗”中的研究结论“3年2个月”,在强烈反差中有力凸显“一亿真大”的观念认识。
与“十万”相比,“亿”更大,学生更难体验。但是在最初的设计中,笔者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如品味“一亿”有多大的环节,其中的“画点”体验最初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先独立画点半分钟,教师同时播放一段节奏比较明显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画点速度极快,以至于半分钟所画的点有百个以上,学生一时半会儿也数不清,于是课堂时间便在学生数点的过程中哗哗流逝。导致 “一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海拔还要高”的环节草草收场。琢磨这一环节,该怎么调整呢?
在思考再三后,笔者设计了与“十万”教学中不同的数感体验方式,着力引导学生在“画点”体验时,强调“每秒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画一亿个点需要3年2个月”,并在此环节中删除了原先的音乐,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而在“叠纸”体验中,让学生先猜测:你觉得谁更高?随后,由2刀打印纸入手,引导学生切身经历“一千张”“一万张”……“一亿张”的叠加推算。让学生更加真切地积累了活动的经验。
(四)人文品悟,深化数感。课尾,价格中的大数,“游艇”价格、“动车”价格从自由猜测到数数过程再到在计数器(图)上画一画。线段中的大数,由部分估整体到整体估部分。生活中的大数,教师图文配乐呈现“每人节约1点水,1亿人就能节约……”“每人节约1分钱,1亿人就能节约……”“每人节约1粒米,1亿人就能节约……”的有关资料,积少成多,“小数”变“大数”!
在这里,“大数”知识被放置于现实的背景中。“价格中的大数”“线段中的大数”训练时,教师提供了极为生动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依托情境内容历练“数数”技能、促进“数感”养成。而在“生活中的大数”中,教师则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图文信息,体会到“积少成多”的数感思想,并进一步领略“积小善、做大事”的人文熏陶。
总之,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具备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过程。教师应不断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和领悟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 3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