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寻如何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为形式,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整体成长的有效路径,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话题。实践教学研究中,如果教师都能注意教学的意义关联,学会审视课堂,反省并改进教学行为,就能通过一个个扎根日常的教学基点,习得一类课的教学推进方法,从而逐渐变革思想和行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意义关联;概念教学 ;专业发展;周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38-02
现行的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先安排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就是让学生先掌握这两种常见图形的基本特征;接着学习图形的周长的相关概念;最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三部分教学内容,看似各自独立,容易创设情境,便于组织学生活动,故有许多教师常选择其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先立足生活引入实例,通过动画演示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借助小蚂蚁围着游泳池的池口爬了一圈,然后揭示“周长”概念,接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周长的测量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练习上。细细品味,这样的教学忽略了概念形成的“聚类”过程,造成了学生只是进行单调的概念记忆与操练,没有带领学生经历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影响了学生对图形周长计算的逻辑梳理。因此,以此为基点,突破概念教学的难点,形成概念教学的新秩序,培养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很有实践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寻找思考根源,重塑价值追求
我们都知道,图形认识主要有一般图形的认识和特殊图形的认识,其中一般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认识,特殊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关于图形认识与周长计算的问题,教材只是编排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内容,没有编排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教学内容,直接让学生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这样的编排,不符合学生认识图形的规律。这种编排主要关注知识传递,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把握公式,然后运用公式和结论来解题,最后获得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考试成绩的提高,所以教师就只关注备一节课、上一节课。这样的编排,从表面上看,是基于学生认知年龄特点的考虑,但实际上是基于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哪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被选择编排作为教材必需的教学内容。當然,不是说这种“备一节课”的方式不好,它有好的一面,那就是通过这样一节节课的点状教学,会产生一种“知识累加”的效应。但学校教学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更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为目的,让学生有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选择什么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直接反映的是教学资源丰富程度,间接反映的是教材编写的立场与价值追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思想者,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审视自身不足,直面问题改进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当然是要尊重教材,教材讲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教学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由于教材没有关于这个知识的整体呈现,学生对三角形与四边形就缺乏整体认识,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缺乏整体认识的背景下进入到局部知识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很容易变成被动学习和盲目学习,影响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投入和主动参与。造成被动学习和盲目学习的原因就是知识编排的“割裂”,割裂了知识整体之间内在的联系,割裂了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要有过程经历与体验。教师的教学中不乏活动设计,也不乏情境创设,但是学生到底有没有过程经历与体验呢?以刚才列举的认识周长教学为例,教师习惯从一个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概念,然后辨析比较概念,最后运用概念解题。具体而言,就是依据小蚂蚁绕着游泳池或树叶爬一圈,而指出这就是它的周长。那长方形的周长呢?就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以此类推……这里值得思考的有两个问题:其一,长方形的周长确实是脱离了“游泳池”这一具体的实物情境,被抽象出来了,但是请问是谁抽象的呢?要么个别学生抽象的,群体学生实际上没有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要么教师抽象的,学生实际上没有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其二,在单一情境里,学生对周长的内涵有没有丰富的认识呢?显然,情境的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周长内涵认识单一。
因此,虽然教学中有很多令学生“主动”的活动设计,如实验活动、操作活动、合作活动等,看似热闹,但是教师关注形式和肢体上的“动”比较多,关注学生思维参与、思维积极的“动”比较少,这样的“主动”与“思维”是被动的。
三、搭建整体设计,落实长程教学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概念教学的内容,周长的认识只是概念教学中的概念课型。怎样开展概念教学才能让学生经历过程呢?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大量的现实材料中经历辨析、比较的过程,从而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进行发现了以后的思维外显的表达。
因此,教师应大胆创新,对教材进行科学重组。让我们站在高位看教材,“认识周长”一课的教学其实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以后学习其他图形周长、面积的基础。“周长”顾名思义就是一周长度的简称,是沿一个图形的边线绕一周的总长度。其概念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周长与图形的外围的边线有关系,与图形中间的线没有关系;二是必须是正好绕一个图形一周的总长度,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基于这样的教材解读,可以把本单元内容分成三大块来教学。首先,呈现大量的素材,引导学生寻找其共同特征并具体分析,从而理解什么是周长;接着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直接计算周长,从而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分类,进一步明确本学段的平面图形的研究范围,初步感受直边图形与曲边图形的差异,明白有些图形周长可以精确计算,有些只能估计;最后掌握直边图形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明确周长的概念和内涵,即围成一个图形一周边长的总和,与图形内的线段无关,再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图形周长的寻找、描画,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本质。至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它们是直边图形中的特例。
教学中,我们可遵循由上位到下位的原则,运用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从而理解概念的丰富内涵,熟练掌握图形周长计算的思维策略。具体而言,第一课时为周长的概念认识,第二课时为三角形与四边形周长计算的思维策略的把握,第三课时为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把握与变式练习。像这样重组后,周长认识的教学设计基于知识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结合概念形成过程,形成贯穿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课与课之间意义关联、有效打通,促进了知识的真实转化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
实践证明,只要持之以恒,从学生素养养成的长远意义上备好一类课,上好具有关联意义的每一节课,就能达成学生的素养养成目标,培养更具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意义关联;概念教学 ;专业发展;周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38-02
现行的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先安排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就是让学生先掌握这两种常见图形的基本特征;接着学习图形的周长的相关概念;最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三部分教学内容,看似各自独立,容易创设情境,便于组织学生活动,故有许多教师常选择其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先立足生活引入实例,通过动画演示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借助小蚂蚁围着游泳池的池口爬了一圈,然后揭示“周长”概念,接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周长的测量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练习上。细细品味,这样的教学忽略了概念形成的“聚类”过程,造成了学生只是进行单调的概念记忆与操练,没有带领学生经历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影响了学生对图形周长计算的逻辑梳理。因此,以此为基点,突破概念教学的难点,形成概念教学的新秩序,培养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很有实践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寻找思考根源,重塑价值追求
我们都知道,图形认识主要有一般图形的认识和特殊图形的认识,其中一般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认识,特殊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关于图形认识与周长计算的问题,教材只是编排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内容,没有编排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教学内容,直接让学生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这样的编排,不符合学生认识图形的规律。这种编排主要关注知识传递,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把握公式,然后运用公式和结论来解题,最后获得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考试成绩的提高,所以教师就只关注备一节课、上一节课。这样的编排,从表面上看,是基于学生认知年龄特点的考虑,但实际上是基于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哪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被选择编排作为教材必需的教学内容。當然,不是说这种“备一节课”的方式不好,它有好的一面,那就是通过这样一节节课的点状教学,会产生一种“知识累加”的效应。但学校教学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更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为目的,让学生有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选择什么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直接反映的是教学资源丰富程度,间接反映的是教材编写的立场与价值追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思想者,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审视自身不足,直面问题改进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当然是要尊重教材,教材讲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教学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由于教材没有关于这个知识的整体呈现,学生对三角形与四边形就缺乏整体认识,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缺乏整体认识的背景下进入到局部知识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很容易变成被动学习和盲目学习,影响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投入和主动参与。造成被动学习和盲目学习的原因就是知识编排的“割裂”,割裂了知识整体之间内在的联系,割裂了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要有过程经历与体验。教师的教学中不乏活动设计,也不乏情境创设,但是学生到底有没有过程经历与体验呢?以刚才列举的认识周长教学为例,教师习惯从一个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概念,然后辨析比较概念,最后运用概念解题。具体而言,就是依据小蚂蚁绕着游泳池或树叶爬一圈,而指出这就是它的周长。那长方形的周长呢?就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以此类推……这里值得思考的有两个问题:其一,长方形的周长确实是脱离了“游泳池”这一具体的实物情境,被抽象出来了,但是请问是谁抽象的呢?要么个别学生抽象的,群体学生实际上没有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要么教师抽象的,学生实际上没有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其二,在单一情境里,学生对周长的内涵有没有丰富的认识呢?显然,情境的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周长内涵认识单一。
因此,虽然教学中有很多令学生“主动”的活动设计,如实验活动、操作活动、合作活动等,看似热闹,但是教师关注形式和肢体上的“动”比较多,关注学生思维参与、思维积极的“动”比较少,这样的“主动”与“思维”是被动的。
三、搭建整体设计,落实长程教学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概念教学的内容,周长的认识只是概念教学中的概念课型。怎样开展概念教学才能让学生经历过程呢?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大量的现实材料中经历辨析、比较的过程,从而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进行发现了以后的思维外显的表达。
因此,教师应大胆创新,对教材进行科学重组。让我们站在高位看教材,“认识周长”一课的教学其实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以后学习其他图形周长、面积的基础。“周长”顾名思义就是一周长度的简称,是沿一个图形的边线绕一周的总长度。其概念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周长与图形的外围的边线有关系,与图形中间的线没有关系;二是必须是正好绕一个图形一周的总长度,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基于这样的教材解读,可以把本单元内容分成三大块来教学。首先,呈现大量的素材,引导学生寻找其共同特征并具体分析,从而理解什么是周长;接着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直接计算周长,从而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分类,进一步明确本学段的平面图形的研究范围,初步感受直边图形与曲边图形的差异,明白有些图形周长可以精确计算,有些只能估计;最后掌握直边图形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明确周长的概念和内涵,即围成一个图形一周边长的总和,与图形内的线段无关,再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图形周长的寻找、描画,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本质。至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它们是直边图形中的特例。
教学中,我们可遵循由上位到下位的原则,运用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从而理解概念的丰富内涵,熟练掌握图形周长计算的思维策略。具体而言,第一课时为周长的概念认识,第二课时为三角形与四边形周长计算的思维策略的把握,第三课时为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把握与变式练习。像这样重组后,周长认识的教学设计基于知识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结合概念形成过程,形成贯穿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课与课之间意义关联、有效打通,促进了知识的真实转化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
实践证明,只要持之以恒,从学生素养养成的长远意义上备好一类课,上好具有关联意义的每一节课,就能达成学生的素养养成目标,培养更具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