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都隐含在各个内容标准之中。本文以新课改人教版高中化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高中化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编写特点。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都隐含在各个内容标准之中。如"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本文以新课改人教版高中化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高中化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编写特点。
一、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一标多本,出现了多样化的教科书,本研究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分析的对象,系统梳理了各章节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
1.必修1
本册教科书安排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集中,即在"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中。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硫酸、硝酸和氨"一节采用图片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科书还通过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用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可随时拉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减少了SO2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2.必修2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化学能与热能"一节,教科书为了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化学课程标准,本章主题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科书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状况的监测、三废的治理等。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活动,认识含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及其化学控制的原理,分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成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在化学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本章各节均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
3.选修1
《选修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介绍了改善大气质量、污水处理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等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的同时,使他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科学素养。
"垃圾资源化"一节以"资料卡片"的形式介绍了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的利与弊。目的是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点
通过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相关环境教育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整套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确实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为环境教育的有效渗透提供内容载体上的保障。具体来说,该套化学教科书在环境教育内容的构成与呈现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环境教育内容
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采用融合渗透的方式体现在各个章节中。以核心知识为线索,通过化学知识了解相关环境基本知识、技能,又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化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以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形式呈现环境教育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的编写建议中指出:教科书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高中化学教科书要提供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如资源的开发、新材料的合成、新药物的研制等,都要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是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反映出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化学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也适当反映出由于人类不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3.插图中蕴涵着大量环境教育内容
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它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插图是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和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笔者大致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插图按其内容可分环境污染现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赤潮、水华);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垃圾的处理等。
4.从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上来看,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集中方式:必修教科书《化学2》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设计了相应的一章内容,如:化学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生存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例如能源、环境、材料、工农业生活、健康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问题。分散方式:在《必修1》和《选修2、5、6》中都有可以综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教科书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使"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可见,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所呈现的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为化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因素,使化学学科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环境教育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选修1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都隐含在各个内容标准之中。如"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本文以新课改人教版高中化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高中化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编写特点。
一、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一标多本,出现了多样化的教科书,本研究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分析的对象,系统梳理了各章节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
1.必修1
本册教科书安排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集中,即在"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中。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硫酸、硝酸和氨"一节采用图片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科书还通过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用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可随时拉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减少了SO2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2.必修2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化学能与热能"一节,教科书为了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化学课程标准,本章主题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科书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状况的监测、三废的治理等。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活动,认识含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及其化学控制的原理,分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成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在化学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本章各节均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
3.选修1
《选修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介绍了改善大气质量、污水处理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等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的同时,使他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科学素养。
"垃圾资源化"一节以"资料卡片"的形式介绍了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的利与弊。目的是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点
通过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相关环境教育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整套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确实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为环境教育的有效渗透提供内容载体上的保障。具体来说,该套化学教科书在环境教育内容的构成与呈现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环境教育内容
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采用融合渗透的方式体现在各个章节中。以核心知识为线索,通过化学知识了解相关环境基本知识、技能,又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化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以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形式呈现环境教育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的编写建议中指出:教科书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高中化学教科书要提供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如资源的开发、新材料的合成、新药物的研制等,都要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是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反映出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化学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也适当反映出由于人类不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3.插图中蕴涵着大量环境教育内容
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它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插图是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和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笔者大致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插图按其内容可分环境污染现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赤潮、水华);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垃圾的处理等。
4.从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上来看,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集中方式:必修教科书《化学2》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设计了相应的一章内容,如:化学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生存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例如能源、环境、材料、工农业生活、健康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问题。分散方式:在《必修1》和《选修2、5、6》中都有可以综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教科书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使"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可见,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所呈现的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为化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因素,使化学学科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环境教育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选修1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