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改革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和教改方向。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历史课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广大教师研究、思考的一大课题。我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用科学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狭义地说,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养成研究式学习习惯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区别在于:传统学习强调书本的结论,学生记住书本结论为学习目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和发挥,头脑变成灌输的容器。而研究性学习是一束等待燃烧的火把,强调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通过分折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也变成了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性学习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研究性学习突破学科教学的封闭性,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不仅丰富学习内容,而且还给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2、研究性学习突出教师的主导性、民主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核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控制、了解教学目的、内容。并有承担实施课程目标的义务,这样,积极探究就有不竭的内在动力。3、研究性学习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其间渗透分析、判断、综合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4、研究性学习真正让全体学生获得学习探究的体验并提高学习效率。
   由上可知,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拓展性、主体性等特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呢?我在实践摸索,构想并尝试使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角色变换,师生共同研究,教师指导总结等程序来组织教学。
   1、学生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注重参与发现和探究。学生主动介入学习过程后,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给他们,通过间接指导来主持,促进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相关内容时,也应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思路,引导他们独立地学习与此内容有关的教学要求,教材、资料或尝试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能够更妤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角色变换
   传统课堂教学仅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即教什么就记什么,然后在考试中得到一个高分,缺乏一定的学习责任感,学习上陷入一种被动局面。因此,研究性教学的首要任务给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即明确要求,教学中将由学生自己对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确立重点、难点等,并根据自己理解和学习研究与老师同学交流,甚至走上讲台分析、讲解,模拟教师教学。而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聆听者,课堂教学的观察者,也给了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可以根据同学的反映及时进行提问,设问或热点问题的讨论,以确保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3、师生共同研究
   在学生基本了解课程内容后,教师必须纽织学生进行集体性研究,把独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交流,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师生共同研讨可分为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和对重点、难点的研究,但研讨要注意两点:一是允许自由表达出来,以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创造一种信任,鼓励和赞赏的轻松气氛,因为赞赏学生,鼓励成功是师生情感的催化剂,并将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消除学生的种种顾虑,使他们敢于和乐于发表看法,回答问题。
   4、教师指导总结
   上述一系列的活动中使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有初步掌握,但由于学生受学习经验,理解能力等限制,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可能出现疏忽或理解偏差等,教师必须进行总结性的纠正、补充、阐发、归纳等工作。使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把个别具体的结论变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教师还可通过布置适量的实践训练,把这些研究拓展到课外,并延长研究时间。总之,要把课内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步实践证明: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研究性学习能够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应努力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其实就是在创造未来的希望。
其他文献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
摘 要:所谓自主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实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为了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
摩擦力是高中学习阶段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力,但是学生在处理有关摩擦力的问题时屡屡出错。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块知识,以下特别对摩擦力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便帮助广大师生突破这个难点。   首先,学习摩擦力要明确它的产生条件:(1)物体间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有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或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   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会有哪方面的考题呢?   例如:在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归纳为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分析与运用能力等等。其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记住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增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养成历史素养,形成历史智慧,从而为学生的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高考加强对能力的
摘 要:构建和谐课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政治课和谐课堂进行了论述,即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学与生活的和谐、学科与学科的和谐,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构建和谐课堂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 和谐课堂 班级管理     “和谐社会”是当下的热门议题之一。实现社会和谐,彰显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活力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源泉。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还学于生”,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充分体现新课程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采取哪些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焕发课堂的活力呢?     一、巧设悬念,诱发学生求知欲      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具有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它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一、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