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既是科学亦是艺术,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動力的保证,众多的教学法流派一般都比较细致地分析教师在课堂中言语行为,却往往忽略了非言语交际的作用和功能。
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VC)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言语交际可以传达言语本身难以传递的意图或情感,也能够用来调整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念
简单地说,非言语交际就是“不说话的交流”(马兰德罗,巴克,1991),即一个人不张口说话、不动笔书写的一切交际行为。有学者认为非言语交际可以占整个交际行为的70%以上。一般而言,非言语交际可以分为四类: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language)、实体语言(object language)和空间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
体态语指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或单独起交际作用的面部表情、头部和眼睛的活动、身体的姿势以及身体间的物理距离等无声现象。一般意义上的非交际言语主要就是指体态语。副语言也叫做“类语言”或者“辅助语言”,包括各种用来修饰言语意义的行为,是特征很明显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如音质、音调、音量、语速、语调等。巧妙地运用副语言,以其多变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实体语言,指具有交际作用的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客观物体因素,如各种妆扮物、装饰物、服装、家具、颜色搭配等,这些非言语的符号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可以用来传达言语之外的意图。环境语言主要是通过领域性、体距及空间取向等方面表达出来的信息,在教室这一特定空间内,教师活动空间变化、桌椅布置等同样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
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交际方式,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和表达能力,与言语行为一起形成比较高效的交际活动。从非言语交际的视角审视课堂交际行为,可以让教师有意识地调整课堂行为。如前所述,体态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头部及眼部的活动、手势语等,下面重点探讨体态语对教师行为调整的作用和意义。
二、非言语交际对教师行为调整的作用和意义
1、面部表情
在社会生活中,面部表情是极其复杂的身体活动,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达能力。微笑、皱眉、喜上眉梢这些词都是用来修饰面部表情的,但人类的面部肌肉可以变化成数以万计的面部形态,是重要的获得内心情感信息的来源。而不同人的生活习惯、意图又赋予不同表情不同的意义。微笑可以表达愉悦,又可以用来伪装相反的情绪。所以,人类的面部表情,不管是平静沉默还是积极活动,可以有效传达交际信息,有时却可以使信息变得复杂甚至迷惑。
在课堂中,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可以探知学生的内心感受。语言教学需要一个良好、舒适的课堂氛围,以便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功的教学不仅仅取决于材料、技巧、话语,人的情感体验、人际互动同样重要。通过适当的微笑,教师可以传递乐观的情感态度,激起学生的兴趣。讲解过程中的微笑、友好的点头示意、亲切的眼神,这些都可以形成无声的激励,在学生内心形成被喜爱、被尊重、被赏识的积极情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机。
交际过程中的目光接触(eye contact)同样具有及其根本的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获得的关于外在世界的信息80%-90%通过视觉来实现。视觉对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睛可以表达无声的语言,眼神里有丰富的词汇,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教师的目光与学生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越长,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其兴致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2、手势语
手是人类最为灵巧的身体部位,手势语(gesture)就是指通过手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这里的“手”是指整个上肢,包括手指、手掌、手腕、胳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诸多无法用言语传递的信息可以通过手势语来传达。
在表演较多的英语课堂中,手势语尤为重要。在初级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在讲单复数、人称代词、方位名词时都可以用手势语表示,还可以和学生有约定俗成的伸出拇指表示“Excellent”或“Very good”的含义;学生回答对问题,教师树起大拇指表示“Great!”,双手下压表示“Be quiet”;右拇指向上,指着左掌心,表示“Stop!”;一只手的食指向上伸出,放在唇前,口中随着发出“嘘”声,表示“Stop talking!”;向内招手表示“Come here!”;向外摆手表示“Go back to your seat!”;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时,教师就可以把手掌半握在耳后,头微微前伸,表示“Louder,Please!”;当学生一时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可将手轻轻下压,表示“Sit down!”,以示尊敬和爱护。手势语动作变化最快,且极富表达力,能增加课堂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师的教学魅力。
3、其他肢体语言
其他肢体语言包括甚多,但最重要的是身体的接触(Touching behavior)。在英语国家,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是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体触却较为少见。如果一方无意接触到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也会说“sorry”或“oh, I’m sorry”之类的道歉话。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轻微的肢体接触。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学生犯了错误,或者表现突出时,教师的适当的肢体接触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小结
教师在课堂中恰当的行为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石,掌握非言语交际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行为进行调整、优化。非言语交际不但能传递语言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情感,还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及提高其整体素质。诚如Vargas(1988)所言:“越是善于解析自己的行为,越是能够掌控那些能够改变学生行为的环境因素”。通过非言语交际改善教师自身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洛雷•马兰德罗, 拉里•巴克. 孟小平(译). 非言语交际[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
[2]Vargas, J. S. Behavior logy for Teacher [M]. Lawrence. E. Fraley, P. 55. 1988.
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VC)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言语交际可以传达言语本身难以传递的意图或情感,也能够用来调整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念
简单地说,非言语交际就是“不说话的交流”(马兰德罗,巴克,1991),即一个人不张口说话、不动笔书写的一切交际行为。有学者认为非言语交际可以占整个交际行为的70%以上。一般而言,非言语交际可以分为四类: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language)、实体语言(object language)和空间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
体态语指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或单独起交际作用的面部表情、头部和眼睛的活动、身体的姿势以及身体间的物理距离等无声现象。一般意义上的非交际言语主要就是指体态语。副语言也叫做“类语言”或者“辅助语言”,包括各种用来修饰言语意义的行为,是特征很明显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如音质、音调、音量、语速、语调等。巧妙地运用副语言,以其多变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实体语言,指具有交际作用的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客观物体因素,如各种妆扮物、装饰物、服装、家具、颜色搭配等,这些非言语的符号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可以用来传达言语之外的意图。环境语言主要是通过领域性、体距及空间取向等方面表达出来的信息,在教室这一特定空间内,教师活动空间变化、桌椅布置等同样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
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交际方式,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和表达能力,与言语行为一起形成比较高效的交际活动。从非言语交际的视角审视课堂交际行为,可以让教师有意识地调整课堂行为。如前所述,体态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头部及眼部的活动、手势语等,下面重点探讨体态语对教师行为调整的作用和意义。
二、非言语交际对教师行为调整的作用和意义
1、面部表情
在社会生活中,面部表情是极其复杂的身体活动,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达能力。微笑、皱眉、喜上眉梢这些词都是用来修饰面部表情的,但人类的面部肌肉可以变化成数以万计的面部形态,是重要的获得内心情感信息的来源。而不同人的生活习惯、意图又赋予不同表情不同的意义。微笑可以表达愉悦,又可以用来伪装相反的情绪。所以,人类的面部表情,不管是平静沉默还是积极活动,可以有效传达交际信息,有时却可以使信息变得复杂甚至迷惑。
在课堂中,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可以探知学生的内心感受。语言教学需要一个良好、舒适的课堂氛围,以便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功的教学不仅仅取决于材料、技巧、话语,人的情感体验、人际互动同样重要。通过适当的微笑,教师可以传递乐观的情感态度,激起学生的兴趣。讲解过程中的微笑、友好的点头示意、亲切的眼神,这些都可以形成无声的激励,在学生内心形成被喜爱、被尊重、被赏识的积极情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机。
交际过程中的目光接触(eye contact)同样具有及其根本的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获得的关于外在世界的信息80%-90%通过视觉来实现。视觉对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睛可以表达无声的语言,眼神里有丰富的词汇,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教师的目光与学生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越长,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其兴致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2、手势语
手是人类最为灵巧的身体部位,手势语(gesture)就是指通过手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这里的“手”是指整个上肢,包括手指、手掌、手腕、胳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诸多无法用言语传递的信息可以通过手势语来传达。
在表演较多的英语课堂中,手势语尤为重要。在初级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在讲单复数、人称代词、方位名词时都可以用手势语表示,还可以和学生有约定俗成的伸出拇指表示“Excellent”或“Very good”的含义;学生回答对问题,教师树起大拇指表示“Great!”,双手下压表示“Be quiet”;右拇指向上,指着左掌心,表示“Stop!”;一只手的食指向上伸出,放在唇前,口中随着发出“嘘”声,表示“Stop talking!”;向内招手表示“Come here!”;向外摆手表示“Go back to your seat!”;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时,教师就可以把手掌半握在耳后,头微微前伸,表示“Louder,Please!”;当学生一时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可将手轻轻下压,表示“Sit down!”,以示尊敬和爱护。手势语动作变化最快,且极富表达力,能增加课堂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师的教学魅力。
3、其他肢体语言
其他肢体语言包括甚多,但最重要的是身体的接触(Touching behavior)。在英语国家,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是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体触却较为少见。如果一方无意接触到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也会说“sorry”或“oh, I’m sorry”之类的道歉话。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轻微的肢体接触。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学生犯了错误,或者表现突出时,教师的适当的肢体接触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小结
教师在课堂中恰当的行为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石,掌握非言语交际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行为进行调整、优化。非言语交际不但能传递语言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情感,还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及提高其整体素质。诚如Vargas(1988)所言:“越是善于解析自己的行为,越是能够掌控那些能够改变学生行为的环境因素”。通过非言语交际改善教师自身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洛雷•马兰德罗, 拉里•巴克. 孟小平(译). 非言语交际[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
[2]Vargas, J. S. Behavior logy for Teacher [M]. Lawrence. E. Fraley, P. 55.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