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近旨异 意蕴绵长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藤萝瀑布》《绿萝的相守》(选自2012年12月20日《新华日报》“新潮”副刊,作者:施立松)两文都属于状物抒怀之作,用来“抒怀”之“物”相近——一是门外盛开的紫藤萝,一是立在客厅与书房的过道间的绿萝,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境遇也迥异,物象所处的环境与命运也不同;睹物抒怀,它们所引发的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各不相同。现将两文作如下简单比较:
  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就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所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甚至连“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就因为那时认为“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便是“花的不幸”;而“人的不幸”,从“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可看出一些端倪,再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则可以理解:宗璞一家在文革中遭受迫害,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又身患绝症并于10月病逝,“屋漏偏逢连夜雨”,作者非常悲痛。肃杀的政治气氛禁锢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亲人的重病让作者的心灵再受重创。
  《绿萝的相守》中“花的不幸”则是插叙了两次短命的守望。一是一株秋海棠,我“一丝不苟”地“真心待她好”, 可是她恰恰是因为我“爱得太用力”而“香消玉殒”;二是一盆大丽菊,“不知道引来多少目光的追逐”,但她潜藏的梦总在“冷不防”中出现,让你“永远猜不透”,一夜之间“毅然绝然枯干萎落”。令作者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和周边人自以为是的守望竟成了她们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通过秋海棠与大丽菊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可贵与爱的真谛的感悟,更衬托出作者对绿萝的怜爱与珍惜。
  二、生命的长河风景亮丽
  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受冷遇、遭摧残,但是今天的紫藤萝花繁叶茂。宏观看“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流动”、“欢笑”、“不停地生长”,甚至和阳光“互相挑逗”, “挨”、“接”、“推”、“挤”四个字,让人眼前不禁浮现出花朵多得连缝隙都找不到的画面,似乎还听到一群孩子互相打闹的声音,就连淡淡的芳香也传递着浅紫色的“梦幻”。微观看每一朵盛开的花都是一个张帆航行的船舱,充满生命的张力。寄情于景,作者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受到生命永无止境,精神的永恒。
  绿萝注定要和“我”结一段尘缘。 “我”给她浇水浇了半杯则怕不够,再浇一点又担心浇多了,就连叶子上的灰尘也是细心打理,就在这样的“胆颤心惊”中叙写着“我”和绿萝的尘缘。绿萝也如遇知己,不仅秋天不凋零,还顺着“我”的意愿把枝条“钻进箫孔,又从另一个箫孔里钻出来”;更让我意想不到又感动不已的是,被我不小心踩得整根都“扁了”的枝条,在我出差几天后,她受伤的枝条“除了一道暗痕,竟若无其事地伸展进了书房”, 她的绿让我“惊诧”了。正是绿萝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成就了此后她白天阳光下的默默陪伴和夜半灯光下的善解人意,这两幅“幸福守望图”真是羡煞人也。
  三、生命的感悟隽永通脱
  原先“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一直压在宗璞的心上,当她伫立在紫藤萝瀑布前,繁花盛开的紫藤萝淡紫色的光辉和淡淡的浅紫色的香气,引起了她对生命的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幸和悲哀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创造灿烂的人生。花开花谢连系着人类命运的浮沉,连系着时代社会的兴衰。至此,紫藤萝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界植物,而成为一种象征。它象征生命的再生, 象征美的不灭,象征时代的更替,象征精神的涅槃,象征心灵之花的重放,由此宗璞得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绿萝的相守》在作者与绿萝相伴一年后,心中释然,“谁不是谁生命里的过客,在能够相守的时候,彼此珍惜,一起守望一段尘世里的幸福,足矣”,在作者眼中绿萝俨然成了生活中的“客”,而不再是一株植物,能够彼此相守是“注定”的“尘缘”。作者由花及人,引导人们站在生命的长河中思考:幸福来自彼此平等、彼此相知、彼此珍惜的守望,而这种守望虽然是平淡的,却又是最让人幸福的。
  两文都是内涵极为丰富的散文,都通过“借物抒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11月在嘉兴进行的“课博会”上,有位老师执教《慈母情深》,她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作者用反复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作”上。这样的教学,“一课一得”,过程简约,的确是对“目标不明,过程不清,方法不新”的阅读教学现状的一种改变。但是,作为教学的“一课一得”的“得”的落脚点,必须有足够的分量来承载这节课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点重心,如《一面》中的外貌描写,《乡下人家》中的拟人手法,《盘古开天地
青禾老师的长篇小说《戏台》有个副标题——“1952年漳州歌仔戏故事”,这个副标题里有两个关键词:“1952年”和“歌仔戏”。“1952年”,暗示了这部小说的基本“叙述动力”——非常年代的非常故事;“歌仔戏”,暗示了这部小说的大致内容——讲述歌仔戏剧团里的是是非非。  在谈论这部小说之前,有必要说说这两个关键词,因为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那已经是遥远的事了。“1952年”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年份,这一年发生
摘要: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补写句子题型备受命题者青睐,但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时常感到无从下手,高考时此题的平均得分率也偏低。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中心、明晰层次,把握选段大意;再结合前后语句分析,关注细节提示,补写出贴近语境的句子,旨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的考查要求。  关键词:句子补写;观前顾后;语境;逻辑  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补写恰当的语句题,在201
摘要: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结合《春》这篇散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元素,从“文本本身”着手,提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分别为:在品字品句中感受语言美;在谋篇布局中鉴赏结构美;在文章风格中体验人情美。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提倡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和人物。教学过程采用板块的形式,引领学生认识老王的形象,深入理解老王及杨绛的苦与善,认识杨绛悲天悯人的情怀、反思自我的境界及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性的光华照亮自己的内心。  关键词:杨降;高贵;老王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定性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
文言文是高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学好文言文不仅能使人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更能使人在与古人的对话与交流中,获得生活上的哲理和精神上的愉悦。当然博大精深的文言文的学习却有巨大的困难存在,因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注释。作为教材中的注释,笔者认为,至少它应具备两个特点:有效性和必要性。有效性是指注释应力求准确到位,它可用“好不好”或“对不对”来判定。至于必
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是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向全党发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动员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不平凡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编制而成的,主要通过按摩眼部、头部及身体局部穴位缓解视疲劳以疏通气血经络来防治近视。  第一步:预备  轻闭双眼,身体坐直,肩部和腿部放松,放松心情,深呼气两次。  第二步: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耳垂正中有一个眼穴,是临床上用来治疗假性近视常用的针刺穴位,用大拇指和食指揉按耳垂正中的眼穴,以感觉轻度的酸胀为度,能够达到缓解疲劳、防治假性近视的作用。  在揉按耳垂正中眼穴的
摘要:“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中的作品由学生自主选择,所选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比较鉴赏为主,分为四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语言,感悟差异,领悟魅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另一部分以填词训练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锤炼语言的重要性,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学生自主;重构教材;选修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书读得不少,可写作水平却不见起色。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有效的读写结合技巧,没有真正做到“从阅读中来,到作文中去”,阅读与写作成了独立分开的两条平行线。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技法、优美语言等三方面的积累与运用,简要谈一谈如何实施读写结合的体会。  一、思想内容:分类整理,迁移训练  阅读是学生了解生活面貌,产生对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