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面对事物时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要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意识,它是创新的起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如何改善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表现;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31-04
“问题意识”是指面对事物时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要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意识。它是创新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不敢质疑,就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但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表现却不容乐观。
一、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和原因
(一)无疑可问
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而且讲得面面俱到,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二)不敢问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民主意识,教师的专制、高高在上的态度使学生不敢接近,更不愿提问。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还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三)不知怎样问
传统的教学课堂机械、专制、呆板,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学习能有兴趣吗?无兴趣,导致没有学习的动力,以至于成绩太差,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或者问题太多,无从问起,干脆不问。
(四)没有机会问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常以自己的“问”代替学生的问,用教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使学生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思考并提问,导致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学行为均由教师和极少数的优生包揽,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暇独立深入思考并提问,久而久之,大多学生认为“我不问,老师也得讲”,养成思维惰性。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去积极地学习知识,唯此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质疑氛围,增强勇气,使学生敢问
教师要营造质疑氛围。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于文本的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用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谐的笑容,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设良好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种改变和参与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会问的目的。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讲到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时候,教师详细讲解了“两端同时向中部凿进的方法”,并画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教师讲解的方法,自学“中部凿开法”,让学生自己按课文的内容画图。有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做铺垫,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
(二)健全评价机制,提高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好问
学生好问的前提是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的,好奇心则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分依赖接受记忆、机械模仿等进行语文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处理应具有探索性、发展性,具有一定新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进步点和优秀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会对提出问题变得有兴趣,才会逐步养成乐问的习惯。比如,学生课堂上如果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就会把他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给他加一分作为平时成绩,这样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激励。
(三)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乐问
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因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应采用和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决不批评,并启发学生用另一种方法去思考,树立自信心;对于提出问题富有思考价值的,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同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尤其要注意关注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表自己见解和提问的机会,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1.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2.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认可和赞许。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断的反馈和评价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微笑提问,微笑教学,这样给学生以亲切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发言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体验到愉快和满足。
(四)开放学生提出问题的时空,使其善问
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敢问、好问、乐问仅是提问的初级阶段。如果学生面对一篇文章却不知从哪些角度去提出问题,那么质疑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关键还是善问。就是说,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1.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寻找矛盾之处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发现了几处看似矛盾之处:“翠色欲流”是将流而没有流出,那么后文为什么还说“轻轻流入云际”?作者到底是想“久立”还是“坐下”?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而这些地方正体现了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3.抓关键词句
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4.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5.对表达方法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对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质疑,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学生问:“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末尾和第二部分末尾完全相同,这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首尾呼应,能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语)。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是在行动中解读“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做有心人,多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路子来。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将学习向课外延伸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一)结课的艺术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设计拓展性练习
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学习,才能学会生存,进而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说过:人的头脑不是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想,当学生的头脑是火把的时候,应该是他的头脑充满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头脑充满问题,充满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渴望,他的生命力也就充满了希望。语文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定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上,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你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培根语)
[责任编辑 纪敏]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表现;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31-04
“问题意识”是指面对事物时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要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意识。它是创新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不敢质疑,就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但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表现却不容乐观。
一、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和原因
(一)无疑可问
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而且讲得面面俱到,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二)不敢问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民主意识,教师的专制、高高在上的态度使学生不敢接近,更不愿提问。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还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三)不知怎样问
传统的教学课堂机械、专制、呆板,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学习能有兴趣吗?无兴趣,导致没有学习的动力,以至于成绩太差,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或者问题太多,无从问起,干脆不问。
(四)没有机会问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常以自己的“问”代替学生的问,用教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使学生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思考并提问,导致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学行为均由教师和极少数的优生包揽,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暇独立深入思考并提问,久而久之,大多学生认为“我不问,老师也得讲”,养成思维惰性。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去积极地学习知识,唯此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质疑氛围,增强勇气,使学生敢问
教师要营造质疑氛围。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于文本的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用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谐的笑容,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设良好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种改变和参与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会问的目的。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讲到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时候,教师详细讲解了“两端同时向中部凿进的方法”,并画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教师讲解的方法,自学“中部凿开法”,让学生自己按课文的内容画图。有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做铺垫,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
(二)健全评价机制,提高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好问
学生好问的前提是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的,好奇心则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分依赖接受记忆、机械模仿等进行语文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处理应具有探索性、发展性,具有一定新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进步点和优秀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会对提出问题变得有兴趣,才会逐步养成乐问的习惯。比如,学生课堂上如果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就会把他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给他加一分作为平时成绩,这样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激励。
(三)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乐问
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因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应采用和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决不批评,并启发学生用另一种方法去思考,树立自信心;对于提出问题富有思考价值的,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同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尤其要注意关注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表自己见解和提问的机会,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1.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2.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认可和赞许。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断的反馈和评价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微笑提问,微笑教学,这样给学生以亲切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发言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体验到愉快和满足。
(四)开放学生提出问题的时空,使其善问
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敢问、好问、乐问仅是提问的初级阶段。如果学生面对一篇文章却不知从哪些角度去提出问题,那么质疑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关键还是善问。就是说,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1.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寻找矛盾之处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发现了几处看似矛盾之处:“翠色欲流”是将流而没有流出,那么后文为什么还说“轻轻流入云际”?作者到底是想“久立”还是“坐下”?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而这些地方正体现了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3.抓关键词句
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4.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5.对表达方法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对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质疑,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学生问:“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末尾和第二部分末尾完全相同,这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首尾呼应,能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语)。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是在行动中解读“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做有心人,多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路子来。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将学习向课外延伸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一)结课的艺术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设计拓展性练习
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学习,才能学会生存,进而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说过:人的头脑不是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想,当学生的头脑是火把的时候,应该是他的头脑充满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头脑充满问题,充满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渴望,他的生命力也就充满了希望。语文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定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上,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你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培根语)
[责任编辑 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