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锚桩 迁移建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在操作中复习,提供锚桩
  教师出示若干长8厘米,宽6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
  师:用一些这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要尽可能小,怎么拼?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拼成
  板:小长方形→大正方形
  师: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拼一拼。
  师:说说边长是几厘米?
  生:24厘米。
  师:为什么是24厘米?
  生:边长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就是8和6的公倍数。
  师: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一定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就是6和8的公倍数。拼出的正方形面积要尽量小,那边长的厘米数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这是我们前两节课学习的知识。
  片段二:在探究中学习,迁移建构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教师出示要求:把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
  分成
  板:大长方形→小正方形
  师:先看看长方形纸,想一想怎样分,再用水彩笔画一画,可以不全部画出来。
  (学生自己操作)
  学生汇报,电脑相机演示:
  生1:正方形边长可以是2厘米。
  师:为什么?
  生1:18÷2=9,12÷2=6,正好分完。
  生2: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
  生3: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生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师:能否裁成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
  师:这些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
  生:1、2、3、6都是18、12的公因数。
  师:对,1、2、3、6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1、2、3、6是18、12的公因数,其中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最大公因数(板)
  师:结合两次操作,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一个是用了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一个是用了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师:把小长方形拼成大正方形,面积最小的话,边长就是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小正方形,边长最长就是大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师: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练习)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找8和12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
  生:我用了列举法。8的因数有1、2、4、8,12的因数有1、2、3、4、6、12,再找共有的因数,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公因数是4。
  师:这是最基本,最保险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只列举了12的因数,另一个在心里想。
  生:我先找8的因数。
  师:你们认为先找谁的因数比较简便?
  生:8的因数少,而且8比较小,所以先找8的因数。
  师:8比较小,范围小,它的因数更好找。我们在找公因数时,如果只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最好先列出小的那个数的因数,再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师:好,学到现在,我们不妨停下脚步,观察一下黑板上寻找8和12的公因数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
  生:两个数的最小公因数永远是1。
  生: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生:有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生:我还有补充,列举出8的因数后,可以从大到小对因数进行判断,看它是不是12的因数。
  师:你的想法太有创造性了,这种方法用于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特别管用,我们把它称作:“钱氏寻找公因数法”,大家可以无条件使用钱霄同学的专利。
  片段三:在总结中质疑,拓展深化
  师: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自己的想法?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学会了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生:我知道了把小长方形拼成大正方形,面积最小的话,边长就是小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小正方形,边长最长就是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生:最大公因数可不可能是小数?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不可能,因为公因数是非0自然数的范围内研究的。
  生: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是不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个较小的数?
  师:谁来解答他的疑问?
  生:是这样的。
  师引申:如果是3倍,4倍……呢?我们以后再研究。还有什么问题?
  生:学习了公因数以后有什么用呢?
  师: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可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对教材的例题进行了改变和处理,这样的处理努力体现:
  一、用好锚桩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顾泠沅语)。学习被看做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对于每一个新知而言,它都有一个知识的生长点和固着点,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合理联系,即知识固着点与新问题间合适的潜在距离。对最大公因数而言,因数是与它相关的一个知识基础,最小公倍数同样是它的一个可依靠的锚桩,虽然它们是相对的,互逆的,但它们的建构过程是相似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所以在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时候,课的一开始通过操作复习最小公倍数,为学习新知明确地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对比、可依附的固着点。笛卡尔说过,知识是带钩的原子。知识之间需要挂钩,需要牵连。
  二、用好比较
  先后两次操作、两个情境,学生会有感觉,但它们的区别、关系,不去疏通,不作比较,学生很难明了,更不用说表达。而它们的区别又必须去言说,必须泾渭分明。所以在揭示课题以后,我便抛出一个问题:结合两次的操作,你有什么要说的?这个问题的指向并不明确,我的目的是给出一个有难度,空间大的问题,旨在让学生有一个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再通过引导归纳得到小长方形拼成大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小公倍数,大长方形分割成小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与宽的最大公因数。比较中方能实现知以与方法的迁移。认知结构观点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括迁移。而这节课上的迁移是一种水平迁移,前后两个知识属于同一层次,是一种横向扩展。从最小公倍数到最大公因数,不管是概念的内涵、概念在情境中的现实意义,还是寻找的方法、技能等等,都可以进行合理、自然的迁移。这节课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这种迁移更顺畅,为了让正迁移的作用更明显,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用好情境
  老教材上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编排是抽象地从找数的因数、倍数入手导出新知,而新教材的编排最大特点是赋予这两个知识以现实意义,或是用长方形去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小公倍数),或是用正方形去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大公因数),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新知。我的情境设计不是“铺”,而是“拼”与“割”,这样的设计是源于: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像长方形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分割成正方形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我这样的处理既是给予这两个知识以现实意义,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操作中深刻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从而使得上面提到的难点更易于突破。2.“拼”与“割”,更便于学生操作,学具的准备更简便易行。3.例题的“分割”图形,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把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要比“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教材上的例题)有更大的挑战性。对于已经学过最小公倍数知识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能胜任的,事实证明,学生能很快得到答案。
  四、用好质疑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喜欢经常问学生:学到现在,你有什么想法吗?课上我设计了两次这样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学生找出8和12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后,问道:好,学到现在,我们不妨停下脚步,观察一下黑板上寻找8和12的公因数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第二次是在全课总结时,我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自己的想法?你还有什么问题?细细观察这些想法,可以说每一个想法都是那么的珍贵,那么的富有见地。“你有什么想法”,看似笼统的问题,但它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能让学生的思维喷涌而出,能培养学生“我口说我心”的思维发散性及“追根究底”的思维深刻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具有开放性、生长性的思维状态,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理解角度,使得学生会不断地产生新的、个性化的想法,这些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资源,它可以使教者看到学生思维的走向,可以捕捉到新颖独特的想法,这不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吗?学生的很多想法是你教师未知的,是你无法预料的,所以这样的课堂是让人充满期待的。
其他文献
课标对写字目标的制订是从实用和审美两个维度上同时着眼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是写字之初即应掌握的,这为写字教学沿着科学、正确的轨道前进奠定了基础。而“喜欢学习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等不仅指出了学习写字的动力,而且提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基本要求。但是,就当前的写字教学来看,普遍处于一手硬一手软的尴尬境地。对于写字的实用目标,教师们普遍给予了关注和落实,而对于写字的审美价
度量角的大小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的操作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往往都是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操作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再由学生模仿操作并进行强化练习。这样的技能教学过程容易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因为在操作中缺少思考与探究,更缺少猜想与创造。如何让数学技能的教学更厚重些,而不是理解为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与训练,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自己日常教学中的所见所思略作探索。  
策划人语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已开始执行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使用修订后的新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数学教材以大开本、明朗清新的风格展示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  教材修订并不是新编教材,因此,教材总体的指导思想、主体结构和主要特点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实验教材十年使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实验教材的完善和提升,结构更趋合理,同时更加清晰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
最近,从杂志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孩子撅着嘴没好气。其母说:“我病一天你就这样,如果我岁数大了,久卧病床,你该如何?”孩子回答:“妈,别急,不会让你受罪的。”其母感到欣慰,心想女儿还真懂事,不由得又问:“怎么个不受罪法?”其女回答:“安乐死!”母亲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对这件事情,我们且不去探究它的真实性,但这却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竭尽所有,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锦绣前程,但他们为
认识课文人物,理解课文人物,把握课文人物特点,以及有效发挥人物在课文中的作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三个学段中都提出了对课文人物的阅读任务。对人物的认识、理解与把握的要求会随着学段的上升而逐步提高。从对感兴趣的人物说说感受,到关心人物的命运,再到喜恶、崇慕人物,层层深入。人物是理解课文的窗口,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也是熏陶学生心灵的凭借。阅读教学中,教者对
初夏这段日子,仿佛回到春天。接连下了很多场的雨,到处湿漉漉的。晚上得闲到楼上看花,深深地体会到老杜“花重锦官城”的“花重”了,不堪负荷的花瓣落了一地,寂静地躺在雨水中的那些凋零的花瓣,略带寒意,莫名让人心伤,侧侧轻寒剪剪风。怒放也不过是昨天的事,那每一小朵的生动脸庞,围拢聚合成一丛丛一簇簇,像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小生命。但转眼,光阴无痕,岁月迅疾……  整个周末都奔波在路上。接孩子回家,送孩子返校,还
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智慧生成的课堂,那就是把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紧扣文本,准确解读,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细读文本,研究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方法、环节的确定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课例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直接面对教室里发生的真实事件与客观需求。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在出现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关注课堂上学生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课例研究的主题应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应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当教师关注课堂上的教学问题,并提炼出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时,才能成为课例研究的问题。那么如何提炼“问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谈谈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工程,它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传统的概念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演绎式的教学,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记忆、辨析和运用概念,教学流程通常是:感知材料—呈现概念—学生记忆概念—辨析强化概念—巩固运用概念。中国科学院李邦河院士曾说过:“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所以,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绝不是以学会概念为
“同学们做了36朵黄花和60朵红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黄花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红花朵数一样多。想一想,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  这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里的一道基本题,本题考查的是:(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道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实用价值的习题,只需运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