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应补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F2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007年第3版)的注解,选择词条精当,规范简约,但仍有改进的必要,尤其是某些词语,亟待补注。
  
  一、方言语词补注
  
  (1)必修一册《江南的冬景》:“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其中的“和暖原极和暖”须补注。
  “和暖”为吴方言。“和暖原极和暖”,即“暖和倒是暖和”,但在北方的人读来,觉得繁冗,不如直说“极暖和”,却不知这是浙地方言。例如,《鲁迅书信集》:“上海本已和暖,但近几天忽又下雨发风,冷如初冬,却非生火炉不可。”该条可补注为:[和暖原极和暖]吴方言,意为“暖和倒是暖和”。
  (2)必修二册《祝福》:“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出门人”,过去绍兴一带管远离家乡出外工作的人叫出门人。含有见过世面的意思。可补注:[出门人]吴方言,意为“远离家乡出外工作、见多识广的人。”
  (3)必修二册《祝福》:“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草窠”,即用草做的窝,绍兴谚语:“金窠银窠,不如自屋里的草窠。”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这里的“猪窠”,就是“猪窝”。《祝福》里的“草窠”,指狼的窝。该词应加注:[草窠]吴方言,意为“用草做的狼窝”。
  (4)必修二册《林黛玉进贾府》“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其中的“劳什子”须补注。
  《红楼梦》虽用北方话写成,但因曹雪芹少年时生活在江南,故偶用吴方言词语。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不过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来创作浅显见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劳什子”,有“东西,玩意儿”的意思,含有些许讨厌的意味。可补注:[劳什子]吴方言,意为东西,含讨厌的意味。
  
  二、俗用语词补注
  
  (1)必修二册《落日》:“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其此之谓欤”,是一倒装的文言句式,正常的语序是“其谓此欤”。此句应加注:[其此之谓欤]即“其谓此欤”,说的就是这吧!
  (3)必修二册《落日》:“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厥功甚伟”须补注。“厥”,有“其”义。《书·禹贡》“厥土黑坟”,意为“此地黑且肥沃”。应加注:[厥功甚伟]他们的功劳很巨大。厥,代词,其。
  (3)必修三册《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我们不应以偏赅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惟一尺度。”
  “赅”书面语,意为“包括”,例如“举一赅百”。人们平常都说“以偏概全”,很少有人用“以偏赅全”,所以学生以为此词错了。可补注:[以偏赅全] 用片面的观点囊括整体。赅,包括。
  (4)必修五册《记念刘和珍君》,有六处须补注。
  ①“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可补注:[出离]超出。
  ②“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菲薄”,意为“瞧不起”或“微薄”。可补注:[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
  ③“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可补注:[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④“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可补注:[引退]辞去官职。这里是告退的意思。
  ⑤“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可补注:[喋(dié)血]血流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⑥“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可补注:[惩创(chuāng)]惩罚,惩治。
  
  三、字面普通而意义特殊语词补注
  
  (1)必修二册《听听那冷雨》(节选)“商略黄昏雨”,其中的“商略”须加注。
  “商略”,查《诗词曲语词汇释》(中华书局)页683,商略,有“准备或做造”的意思。“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这是说准备黄昏雨景,也就是做造雨意的意思。另如王观《天香》“重音未解,云共雪商略不了”,也是说“造云造雪不已也”。该条须加注[商略]准备雨景。
  (2)必修三册《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其中的“诛杀”须补注。
  不少老师把“诛杀”译为“沛公回到军中,立刻杀了曹无伤”,“诛杀”只剩“杀”一个意思。其实,“诛”和“杀”是两个词。“诛”是用言语斥责、讨伐,即口诛笔伐。《国语·周语中》“狄人来诛杀谭伯”,韦昭注:“诛,责也。”刘邦攻于心计,曹无伤叛己告密,险些让他丧命。一下杀了曹,不解心头之恨,另外也要严刑拷问,找出自己军中潜伏的其他间谍。诛、杀二字,蕴涵了刘邦对曹无伤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因此,该条有必要补注:[诛杀]责问并杀了他。
  (3)必修四册《蜀道难》:“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许多的选本都不注解,不少老师译为“用手抚摸着胸口坐下来长叹”。其实,这里的“坐”当释为“徒,空”,可译为“用手抚摸着胸口空长叹”。如李白《拟古》诗:“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诗中的“坐”就是不必徒悲苦的意思。又如杜甫《丽人行》“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空”一作“坐”,坐即空也。该诗句可补注:[坐] 徒,空。
  (4)必修四册《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弟”和“阿姨”须补注。
  “弟”和“阿姨”两词,因为词意理解分歧较大,许多文言选本干脆不注解,学生也就自然地理解为“兄弟”和“母亲的姊妹”,等同现代的意思。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2007年版)收录了《琵琶行并序》,作了较合理的注释。参考之,可补注:①[弟]女弟,指女伴。“弟走从军”指女伴改籍为地方军队中的乐伎。②[阿姨]指教坊中年长、从事生活管理的女性。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二中]
其他文献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过鲁提辖酒楼遇金氏父女,寻问啼哭的缘由,救助父女脱脸,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的描绘,生动而鲜活地向读者展现了鲁达的侠义性格,塑造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这一篇优秀小说,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同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它的价值?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释放激情?  唯有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激情。  于是,
现代文阅读测试引入高考已近三十年了,其命题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越来越趋于成熟,但考生的答题情况却不容乐观,每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失分率并没有回落。固然试题的难易、评分标准的宽严、评卷人员素质的高下等因素均会影响考生的测试成绩,设题规律、审题方法、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等解题技巧的掌握与否也是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但不可否认,对文本的研读不深、分析不透,对要点的把握不准、归纳不全等根本性
因为承担了“作文指导与作文评价”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苏教版必修五的第一专题——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对作文指导作了充分的探究,延长了常规作文指导的时间,有步骤地充实了作文指导的过程,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对说明文写作教学的不足实在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缺憾,感觉到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现将我们认为要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理由,作个汇报,以期得到方家的指正。  首先,说明
古迹胜地黄鹤楼,题诗无数,为何独以崔颢的一首冠压群芳呢?即使“心雄万夫,激昂青云”的李白,也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评为“庸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实为得体褒誉。  赏析本诗,尤不可疏忽当时社会背景。唐初,贵族统治阶级日渐耽于奢靡享乐,亲近宵小,疏怠贤俊,魏征《群书治要序》痛彻指出:“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即是对不正常用人状况的抨击。诗人登楼,放眼四望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一剪梅》中的这句词,清楚地道出了情的魅力。确实,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乎于有情。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文学之根,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是文学鉴赏的关键,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展示人物情感方面,文学名家们用他们传神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多彩多姿的情感世界。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这一个奇妙的情感世界,并与作者以及“文本”对话,不仅是新课程关
翻阅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有三个现象愈演愈烈,一是追逐文采,二是大批量使用古人古事,三是泛散文化。    一、追逐文采    今天,追逐文采在我们的高中生作文中可以说是愈演愈烈。从近五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在高考作文“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新”四个发展等级的要求中,考生们普遍认为:“深刻”过于艰深,难以企及;“丰富”又缺少积累,心有余力不足;“创新”则可遇不可求且有一定的冒险;
今年12月,《中学语文》杂志隆重庆祝创刊50周年、叶圣陶题词30周年。这50年是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50年,这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  《中学语文》在这50年中,从无到有,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开拓奋进,作出了不懈努力。这30年,《中学语文》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战斗的风格,引领广大教师在教改的风浪中,弄潮搏浪,以严正的风气为广大师生服务。它是语文教学改革呐喊助威的号角,它是
我以为,一堂好课的境界还是在“善教”、“善导”上。顾黄初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一名语文老师,其课堂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就是“教”与“导”。只有进入了“善教”、“善导”的境界,才能真正让课堂变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场所。而他所称道的“善教”、“善导”,正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最核心的部分。  如果一堂好课上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语言的习得,教师失去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善教”、“善导”,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
一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和母语教育的学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收获了不少新成果。福建师范大学以孙绍振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积极参与了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在这个背景之下,经过半年多的认真筹备,2007年8月15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福建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州隆重召
1999年出现话题作文以后,又出现了“新材料作文”的概念。这是相对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而新出现的一个概念。为了便于区分,人们自然地就把以前的那种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而把现在的这种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一般来讲,每一则材料,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客观上都包含有多种意义、多层意思,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作理解,但往往又会只有一种最准确的意思和理解。“旧材料作文”严格要求把所给材料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