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坚定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认知、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挖掘新媒体蕴含的教学资源,提升课程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0093-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目前高校开设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之一。与另外3门思政课相比,“纲要”课通过呈现1840年以来将近180年的中华民族兴衰历程,使大学生理解掌握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富强的道路中何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对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中“纲要”课应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被学生当作“凑学分”的必修课。改变这种被扭曲的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就教师教学而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提高“纲要”课实效性的路径。
一、课程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认知
“纲要”课中的很多史时是学生中学时代已经学习过的,并且与大部分学生所学专业并不直接相关,因而,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这门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错误的认知的作用下,“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必然不能达到预设。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纲要”课形成正确认识。
教师在开篇中要讲清楚以下3个问题。第一,中学与大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中学的学习主要是了解具体的史实,而大学的学习则是要在史实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四个选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因而,大学阶段学习的近现代史是中学阶段的升华。第二,“纲要”课并非纯粹的历史课,是一门政治课。高校思政课时培养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纲要”课则是通中国近代将近180年波浪壮阔的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由近代屈辱到现当代重新崛起的过程,从而揭示了当今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第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因。受“历史无用论”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纲要”课完全是多余的,因而这个问题是端正学生态度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使用的是国家统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毋庸置疑,该教材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础,但又不可将教学内容限制于教材,要根据学生心理、地域特色、时代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纲要”课教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符合学生认知需要。受网络信息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收大量信息,但是,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和科学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再简单重复学生已经了解到的史实,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在形式、观点、案例方面都要不断更新。“纲要课”如果不把最新的史学现论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就缺少生机,没有挑战。[1]因而,必须将学科前沿观点融入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才能体现该课程的学术性和前沿性。例如,在将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结合对比,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新成正确的判断和认知。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纲要”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其教学内容必须突破教材,吸收各学科中的教学资源。第三,强化教学内容地域性。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发生于自己身边的事件往往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中添加本地历史素材,强化地域性是提升“纲要”课新鲜感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方法:发挥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功能
在传统主客二分教学理念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短缺的影响下,思政课目前主要以大班式理论授课为主,少之又少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未触及实践教学的内核。显然种教学方式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近几年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不断重视实践教学的效果。“纲要”课时集理论性、实践性一体的课程,实践性是衔接历史素材和理论认知的桥梁。教师要正确定位“纲要”课实践教学,把握实践教学的宗旨和原则,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
“纲要”课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翻转课堂等方式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明确四个选择。围绕这一目标,选择了4个专题进行课内实践,分别是专题一: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会失败,专题二: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专题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题四: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体操作如下:学期初,把每个班级氛围4组,每组选两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任务,并将以上4个专题分配给不同的组。在每个专题学习初,教师用一个课时时间,将整个专题脉络简要简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选择专题,小组成员分工搜集材料,制作PPT。待4个专题进行完后,小组之间相互评议。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纯粹的聆听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学”,实现“授人以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對的不再是一个有准备的、稳定的学生群体,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可能会超出教师备课范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因而,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启发教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四、教学媒介:挖掘新媒体蕴含的教学资源
信息化对高校思政课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传播的一些错误观点或者西方媒体借助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和平演变”对“纲要”课的冲击不可忽视。面对这一形式,“纲要”课要积极挖掘新媒体当中的教学资源,抵制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合理利用正确的网络、影视资源、公众号、论坛等手段和方法。
第一,利用纪实影片中包含的教育资源。《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纪录片这些影片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官体验中回忆所学知识,带来生动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教学资源具有知识性、生动性、纪实性等优势。第二,以情景剧带入学生情感。学生参加历史的排练、录制、表演,能够将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情感贯通起来,将自己代入角色中。通过学生自己组织表演情景剧,重温历史情境,激发情境思维,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此外,情景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学习的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合作意识等优良品质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大力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论坛。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在线课件等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线上教育,同时可以便捷的安排学生登录数字博物馆等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以微博、公众号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媒介形式,及时回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点评他们撰写的学习心得,加强师生交流,明确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指导。
综上所述,“纲要”课作为以史实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的培育和爱国主义信仰的坚定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认知,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介,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科学教学模式。使“纲要”课不再仅仅是学生“凑学分”多此一举的课程,而成为真正受学生喜爱,对其发展有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春波,石璐璐,于宁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凝练与提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57-158.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0093-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目前高校开设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之一。与另外3门思政课相比,“纲要”课通过呈现1840年以来将近180年的中华民族兴衰历程,使大学生理解掌握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富强的道路中何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对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中“纲要”课应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被学生当作“凑学分”的必修课。改变这种被扭曲的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就教师教学而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提高“纲要”课实效性的路径。
一、课程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认知
“纲要”课中的很多史时是学生中学时代已经学习过的,并且与大部分学生所学专业并不直接相关,因而,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这门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错误的认知的作用下,“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必然不能达到预设。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纲要”课形成正确认识。
教师在开篇中要讲清楚以下3个问题。第一,中学与大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中学的学习主要是了解具体的史实,而大学的学习则是要在史实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四个选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因而,大学阶段学习的近现代史是中学阶段的升华。第二,“纲要”课并非纯粹的历史课,是一门政治课。高校思政课时培养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纲要”课则是通中国近代将近180年波浪壮阔的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由近代屈辱到现当代重新崛起的过程,从而揭示了当今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第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因。受“历史无用论”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纲要”课完全是多余的,因而这个问题是端正学生态度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使用的是国家统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毋庸置疑,该教材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础,但又不可将教学内容限制于教材,要根据学生心理、地域特色、时代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纲要”课教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符合学生认知需要。受网络信息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收大量信息,但是,学生缺乏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和科学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再简单重复学生已经了解到的史实,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在形式、观点、案例方面都要不断更新。“纲要课”如果不把最新的史学现论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就缺少生机,没有挑战。[1]因而,必须将学科前沿观点融入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才能体现该课程的学术性和前沿性。例如,在将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结合对比,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新成正确的判断和认知。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纲要”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其教学内容必须突破教材,吸收各学科中的教学资源。第三,强化教学内容地域性。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发生于自己身边的事件往往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中添加本地历史素材,强化地域性是提升“纲要”课新鲜感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方法:发挥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功能
在传统主客二分教学理念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短缺的影响下,思政课目前主要以大班式理论授课为主,少之又少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未触及实践教学的内核。显然种教学方式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近几年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不断重视实践教学的效果。“纲要”课时集理论性、实践性一体的课程,实践性是衔接历史素材和理论认知的桥梁。教师要正确定位“纲要”课实践教学,把握实践教学的宗旨和原则,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
“纲要”课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翻转课堂等方式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明确四个选择。围绕这一目标,选择了4个专题进行课内实践,分别是专题一: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会失败,专题二: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专题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题四: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体操作如下:学期初,把每个班级氛围4组,每组选两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任务,并将以上4个专题分配给不同的组。在每个专题学习初,教师用一个课时时间,将整个专题脉络简要简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选择专题,小组成员分工搜集材料,制作PPT。待4个专题进行完后,小组之间相互评议。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纯粹的聆听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学”,实现“授人以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對的不再是一个有准备的、稳定的学生群体,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可能会超出教师备课范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因而,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启发教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四、教学媒介:挖掘新媒体蕴含的教学资源
信息化对高校思政课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传播的一些错误观点或者西方媒体借助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和平演变”对“纲要”课的冲击不可忽视。面对这一形式,“纲要”课要积极挖掘新媒体当中的教学资源,抵制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合理利用正确的网络、影视资源、公众号、论坛等手段和方法。
第一,利用纪实影片中包含的教育资源。《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纪录片这些影片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官体验中回忆所学知识,带来生动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教学资源具有知识性、生动性、纪实性等优势。第二,以情景剧带入学生情感。学生参加历史的排练、录制、表演,能够将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情感贯通起来,将自己代入角色中。通过学生自己组织表演情景剧,重温历史情境,激发情境思维,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此外,情景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学习的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合作意识等优良品质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大力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论坛。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在线课件等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线上教育,同时可以便捷的安排学生登录数字博物馆等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以微博、公众号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媒介形式,及时回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点评他们撰写的学习心得,加强师生交流,明确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指导。
综上所述,“纲要”课作为以史实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的培育和爱国主义信仰的坚定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认知,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介,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科学教学模式。使“纲要”课不再仅仅是学生“凑学分”多此一举的课程,而成为真正受学生喜爱,对其发展有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春波,石璐璐,于宁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凝练与提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