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科学探究能力是通过完成部分探究活动和完整的探究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怀特指出,人有一种探索和认识外界环境的内部需要,这种内部需要会引起个体的好奇行为和探索行为,并表现为求知欲。教育实践证明,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中发现问题
如何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发现隐蔽的问题呢?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比较,形成一个具体明确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演变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例如:在没有学习“电磁感应”知识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从通电导体能使它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中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也许可以生电,即放在磁体旁的闭合线圈中也许就会有电流通过,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适当加以点拨,促使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等等。
2.准备利于探究的材料
科学课中选择能显现事物规律的作用较大的材料,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现象、认识现象或规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的、适量的能显现事物特征的材料或对比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愿望,使他们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探求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环节步步跟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可见,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反映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在现实中,一些科学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仍然存在偏差。如:目标叙述不准确;设计不全面;目标选择不恰当,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落实三维目标顾此失彼,有时一味跟着“考试”跑,“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整个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滚动,教学活动重复低效。有的教师混淆了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过大,难以操作,甚至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叙述和设计不清楚,导致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环节跳跃、教学过于随意等。有的学校一心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使得科学教师急功近利,将“应试”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教科学概念不教科学思维、科学技能等。上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往往源于科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或操作上的偏差
三、适时方法指导,让学生善于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科学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教师作好指导与帮助。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实践、操作,如果操作不成功,就应该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让学生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应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能力。例如:《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在没有进行观察前,老师提问:“你们认为怎样的树才是大树?大树到底有多大?”同学们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就带同学们到学校附近寻访大树,同时,教师让同学们拿上自己认为需要的工具,带上老师发下来的观察表,同学们到校外后,热情很高,转了一圈后,都围到一棵大树下进行观察,并进行热烈的讨论。我发现,孩子们对大树的观察,都很集中在观察树的颜色,是一棵什么树等零碎的问题上,一节课下来,许多同学的记录表上竟是空白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似乎高估他们了。第二节课,我吸取了教训:观察的计划再周密些。事先确定多长时间观察并记录一次,观察什么现象或观察的步骤是什么,用肉眼观察还是借助工具,记录的方式是文字的、图像的,还是数字的,等等,结果孩子们的观察结果丰富多彩,有的画上了树的形状,有的摘下了树的皮,有的拓印了树皮,有的写下了数字。很显然,观察的方法比第一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教材
随着经验和科技的发展,不仅要求教材不断更新,更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对现有教材不断调整、补充。为此,教师要树立处处有资源的现代教育资源观,广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1.利用学校资源补充教材
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分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学校环境中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室、阅览室、校园网、学校建筑、花草树木、植物园(小农庄)、小医院等。另一类是存在于学校群体中的,如:教师特长、阅历、学生智力上的发展差异,等等。如果教师能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就会大大丰富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自然水域中的水》这一单元后,可以利用校园网、阅读室等资源了解更多的关于水的知识;又如:在教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这一单元,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星星小医院,让小医生为学生测肺活量、视力、听力,检查指甲、牙齿的卫生状况等,这些补充教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
2.利用社会资源补充教材
社会教育资源主要指存在于校园外的资源,包括家长的阅历、职业背景、家养动植物及科技馆、工厂、农田、高新技术企业,等等。使用教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如:在教《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时,我把教材改编成了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广泛运用考察、访问、参观、实验、测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教学植物单元时,我把课堂搬进了家属院,实地考察了家属院的树、花、草、蔬菜等植物,有一年正赶上学校组织秋游,我把整个年级带到了植物园,还邀请了技术员给我们讲解。
总之,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学会探究、合作探究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索,提高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适应、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怀特指出,人有一种探索和认识外界环境的内部需要,这种内部需要会引起个体的好奇行为和探索行为,并表现为求知欲。教育实践证明,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中发现问题
如何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发现隐蔽的问题呢?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比较,形成一个具体明确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演变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例如:在没有学习“电磁感应”知识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从通电导体能使它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中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也许可以生电,即放在磁体旁的闭合线圈中也许就会有电流通过,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适当加以点拨,促使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等等。
2.准备利于探究的材料
科学课中选择能显现事物规律的作用较大的材料,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现象、认识现象或规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的、适量的能显现事物特征的材料或对比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愿望,使他们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探求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环节步步跟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可见,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反映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在现实中,一些科学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仍然存在偏差。如:目标叙述不准确;设计不全面;目标选择不恰当,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落实三维目标顾此失彼,有时一味跟着“考试”跑,“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整个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滚动,教学活动重复低效。有的教师混淆了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过大,难以操作,甚至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叙述和设计不清楚,导致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环节跳跃、教学过于随意等。有的学校一心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使得科学教师急功近利,将“应试”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教科学概念不教科学思维、科学技能等。上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往往源于科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或操作上的偏差
三、适时方法指导,让学生善于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科学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教师作好指导与帮助。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实践、操作,如果操作不成功,就应该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让学生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应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能力。例如:《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在没有进行观察前,老师提问:“你们认为怎样的树才是大树?大树到底有多大?”同学们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就带同学们到学校附近寻访大树,同时,教师让同学们拿上自己认为需要的工具,带上老师发下来的观察表,同学们到校外后,热情很高,转了一圈后,都围到一棵大树下进行观察,并进行热烈的讨论。我发现,孩子们对大树的观察,都很集中在观察树的颜色,是一棵什么树等零碎的问题上,一节课下来,许多同学的记录表上竟是空白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似乎高估他们了。第二节课,我吸取了教训:观察的计划再周密些。事先确定多长时间观察并记录一次,观察什么现象或观察的步骤是什么,用肉眼观察还是借助工具,记录的方式是文字的、图像的,还是数字的,等等,结果孩子们的观察结果丰富多彩,有的画上了树的形状,有的摘下了树的皮,有的拓印了树皮,有的写下了数字。很显然,观察的方法比第一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教材
随着经验和科技的发展,不仅要求教材不断更新,更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对现有教材不断调整、补充。为此,教师要树立处处有资源的现代教育资源观,广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1.利用学校资源补充教材
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分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学校环境中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室、阅览室、校园网、学校建筑、花草树木、植物园(小农庄)、小医院等。另一类是存在于学校群体中的,如:教师特长、阅历、学生智力上的发展差异,等等。如果教师能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就会大大丰富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自然水域中的水》这一单元后,可以利用校园网、阅读室等资源了解更多的关于水的知识;又如:在教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这一单元,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星星小医院,让小医生为学生测肺活量、视力、听力,检查指甲、牙齿的卫生状况等,这些补充教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
2.利用社会资源补充教材
社会教育资源主要指存在于校园外的资源,包括家长的阅历、职业背景、家养动植物及科技馆、工厂、农田、高新技术企业,等等。使用教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如:在教《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时,我把教材改编成了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广泛运用考察、访问、参观、实验、测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教学植物单元时,我把课堂搬进了家属院,实地考察了家属院的树、花、草、蔬菜等植物,有一年正赶上学校组织秋游,我把整个年级带到了植物园,还邀请了技术员给我们讲解。
总之,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学会探究、合作探究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索,提高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适应、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