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走向创新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天涯论坛”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宿命》引发网友的一场争论:模仿还是抄袭?因为这篇文章与李东宇在2007年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情节相似。笔者认为,尽管考生的作文与原文情节类似,但其语言风格与文章结构并不相同,应属于“创造性模仿”。并非笔者对学生宽容,而是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借鉴一些优秀文章,是习得写作方法、技巧的一种手段,是实现从“模仿”到“创新”转变的必由之路。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而实现破茧成蝶呢?
  一、学会模仿:由句到篇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的模仿对象,研读教材,可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体验生活、提炼主题的方法。选入教材中的课文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美在语言表达上,有的精妙在自然段落的衔接上,有的出彩在全文的选材立意上……教师要因文而异设计仿写练习。
  指导学生学会模仿时应由句到篇。
  1.仿句式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典型的句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句式的特点,让典型句式成为学生言语实践的元素,从而催生出学生新的言语作品来。《大江保卫战》中有许多句式整齐的句子,我先采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其特点,体会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为什么选用这种句式来表达。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学了课文,你们眼前是不是浮现出了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场景?你们有话想对解放军叔叔说吗?请你以“解放军叔叔,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尽可能用上一句或几句句式整齐的句子。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铮铮铁骨方显男儿本色,默默奉献创造人间奇迹。洪水打不垮,巨浪撞不倒,你们是中国的巨龙!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国家财产,岂怕辛苦和受伤!你们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2.仿修辞
  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平铺直叙,不能灵活运用修辞方法。教师利用课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典范语段,引导学生仿写,往往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二泉映月》一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将写实与想象结合起来,写出了阿炳琴声的美妙。我让学生根据这一经典片段进行仿写,描写六一文艺表演。有学生写道:“何炎站立在舞台中央,一手托琴,一手持弓,身体微侧,眼睛微闭,沉醉在乐声里。那弓在琴弦上来来去去,从琴弦上流淌出了美妙的声音,一会儿如长江之水波涛汹涌,一浪接着一浪,涌向远方;一会儿如泉水淙淙流淌,似乎在向我们倾诉着什么……”
  3.仿描写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叙述多,描写少。向课文学习,可以学到不少描写的技巧。《理想的风筝》中描写刘老师追放风筝的段落里,作者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刘老师的坚强形象跃然于我们眼前。我让学生仿照这个片段进行动作描写,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妈妈对“我”的照顾:“妈妈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汤勺,在碗里轻轻地搅动着,热气慢慢上升,模糊了妈妈的眼镜。她盛了半勺汤,小心翼翼地递到嘴边,抿了抿,皱了皱眉,又凑到碗边,轻轻地吹着气……”《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扫路人的外貌描写,《爱如茉莉》中的环境描写,《云雀的心愿》中的对话描写……都是学生学习描写的好材料。
  4.仿结构
  对小学生而言,只模仿教材的语言还不够,还需模仿文章的结构。教师设计读写结合能为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提供训练场,使学生习得结构文章之技巧。如教学完《天安门广场》,我让学生按方位顺序介绍学校、教室,学生一改以前表达的杂乱无章,文章内容变得井然有序。学习《燕子》后,可以让学生按照“外形—生活习性—活动场景”的结构来介绍一种小动物。这样的仿写,内容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有话可说;运用的是课文中学到的表达的结构,有例文可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习得的快乐、进步的喜悦。
  二、学会比较:由易到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读写技法的要求一目了然。学生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领会写作的基本规律,由起初的模仿到借鉴再到逐渐创造,有序列、螺旋上升地形成写作技能。现在有些版本的教材在习作的安排上虽然注意了与生活的联系,但似乎忽视了与阅读的关联,使得原本就潜藏于教材之中的读写结合要求更加难以捉摸。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发现、总结、比较表达手法,从而习得表达技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反思能力,指导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比较,须由易到难。
  1.同类课文的比较
  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已有意识地将同类课文编成一个单元,教师应洞悉编者的意图,充分加以利用。比如教学《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运用的写作技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何会有不同?开头和结尾,叙述和描写,详与略方面各有什么特色,哪些方面是值得借鉴的?这样反复比较,学生就能走近作者、编者,走进文本,深入透彻地理解表达技法,教材就能发挥“1 1>2”的作用,学生习得作文技能自然事半功倍。
  2.自己的习作与课文的比较
  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练习与课文同类别的作文题。习作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二次学习的情境——作后读,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课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修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三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学完这个单元,我布置学生围绕主题“爱”习作。习作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作者均花了少量的笔墨写景,目的是什么?你的习作中的景物描写,是根据什么?通过比较,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更在方法的运用上积累了经验,为从模仿走向创新奠定了基础。
  3.学生佳作与课文的比较
  课文只是一个范例,许多课文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感到有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学习。但学生佳作就不同了,它描写的是学生身边的人,讲述的是学生身边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地域特色,学生有亲近感。通过学生佳作与课文的比较,学生可以找到习得课文写作技法的捷径。学生佳作在学生和课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学生佳作的榜样示范下,学生很容易就能习得课文的表达方法。另外,学生习作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即使是一个闪光点,也不能忽视。这对于学生的习作创新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三、学会创新:由扶到放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模仿中学到的技巧、对比中得到的启示融会贯通于笔下,而成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呢?笔者认为:一是多练,熟能生巧。写作技能不是一学就会,用一两次就能成为自己的本领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训练场,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熟能生巧。“巧”是一种变化,就是创新。二是写“真”,写真实的事。用学到的方法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就不是简单的模仿了,而是迁移,好的迁移也是一种创新。
  指导学生学会创新,须由扶到放。
  1.读写结合,做好微创新
  学生平时读书一般都缺乏明确的思维指向,虽然看了不少的书,但写起作文来还是感到困难。读写结合,由于指向明晰,是学生习得写作技能的好方法,也是引导学生走向自能作文之路的重要桥梁。读写结合中,学生可以盘活词语,习得语言,模仿句式,练习写法;可以扩写、续写、同题同作……虽说其离不开读,写作的自由度不大,但戴着镣铐一样能跳舞。学生的习作不可能千篇一律,还是能产生创新的火花,这就是微创新。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影响,微创新间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教师引导得法,会让它们燎原。
  2.举三反一,熟能生巧
  写作技能不是一两次的练习就能掌握的,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准确运用。一题多作,举三反一,是训练学生掌握一种写作技能,进而熟能生巧的好办法。一题多作,可以同材料异主题,训练学生的立意能力;可以同主题异材料,训练学生的选材能力;可以同材料异方法,训练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同方法异材料,反复运用,熟能生巧……学生在一题多做的过程中,运用写作技能的准确程度会越来越高,这就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读写结合、一题多作中习得的写作技能,只有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学生才算是从模仿走向了创新。创新是一种主动行为,需要是创新的动力。学生写周记、日记,是训练其将习得的写作技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成这种飞跃呢?我的做法是编辑班级作文报,刊登学生的周记、日记,被选中的稿件由学生自己写简评。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从选材、立意到结构文章、组织语言,对同学都有莫大的启发。这就形成了班本化的作文教材,也是学生自由驰骋情思、发挥写作才华的阵地。
  引导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从模仿走向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整体规划,逐步落实,就能促成学生破茧成蝶。
其他文献
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智慧生成的课堂,那就是把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紧扣文本,准确解读,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细读文本,研究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方法、环节的确定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课例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直接面对教室里发生的真实事件与客观需求。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在出现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关注课堂上学生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课例研究的主题应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应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当教师关注课堂上的教学问题,并提炼出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时,才能成为课例研究的问题。那么如何提炼“问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谈谈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工程,它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传统的概念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演绎式的教学,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记忆、辨析和运用概念,教学流程通常是:感知材料—呈现概念—学生记忆概念—辨析强化概念—巩固运用概念。中国科学院李邦河院士曾说过:“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所以,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绝不是以学会概念为
“同学们做了36朵黄花和60朵红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黄花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红花朵数一样多。想一想,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  这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里的一道基本题,本题考查的是:(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道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实用价值的习题,只需运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有关知识
片段一:在操作中复习,提供锚桩  教师出示若干长8厘米,宽6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  师:用一些这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要尽可能小,怎么拼?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拼成  板:小长方形→大正方形  师: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拼一拼。  师:说说边长是几厘米?  生:24厘米。  师:为什么是24厘米?  生:边长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就是8和6的公倍数。  师: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整个小学四则运算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乘法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乘数由一位数拓展为两位数,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飞跃。  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以为学生有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有了一定的感知,只是乘的数位数多了一位,有适当迁移就可以了。然而现实的教学却令人大吃一惊,很多同学有困难,不会计算:乘的顺序错了,积的书写也错了…
刘宜兰老师执教的《滥竽充数》这一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本课教学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具体落实在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实践上。我作为与刘宜兰老师牵手的名师,和她一同经历备课、磨课、赛课的过程,因此,对这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历程深有体会。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析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心智发展水平,掌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懂得依顺学生,引导学生。当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时,他们就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反之,当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规律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学得枯燥、困难。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当追求“生本化”——所谓“生本化”作文,就是注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可以说,“我
很多教师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经常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有13个奖品(或者其他物品),每个小朋友分4个,能分给多少个小朋友?  先是学生动手操作,分“模拟”奖品来理解算理,然后利用“圈一圈”活动进一步理解算理,借助“形”来理解抽象的算式中每个数与运算符号的意义,建立“形”与有余数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如下图。  从而得出:13÷4=3……1。  借助直观形象模型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
“按我自己的评价,这次得以获奖的工作中,我在33岁以前开始进行的工作占了大部分,60岁以后的情形是一方面。”在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黄昆这样说。  他口中的“33岁以前”,指的是从1945年到1951年的旅英时光,学术界多认为那是他科研生涯中的黄金时代。而他再次站到国际前沿,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  在国际物理学界看来,从1951年回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黄昆的科研生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