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撷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搭建学习数学的平台。笔者通过《生活中的估算》作为教学案例,浅析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达到引领学生体验数学魅力的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大胆尝试“生活数学”课题研究,挖掘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将它作为教学情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以一节探讨课“生活中的估算”为例,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构建生活平台
华罗庚曾说过:“远离生活的知识,只能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的概念堆积。”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搜集生活中数据、采集生活信息等,都是促进生活走进课堂的良好催化剂,并利用这些手段,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唤起他们对生活知识的体验,这比单纯获得知识有价值得多。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估算”一课时,先让学生反馈各小组调查数据、搜集信息的情况,再切入正题,直奔主题。
案例1: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的数据可以凭直观、直觉,直接猜测和估计到的?
生1:我们的教室里大约可坐50人。
生2:教室前的黑板大约4平方米。
生3:老师的身高大约1米6左右。
生4:老师的头发长大约30厘米。
师:看来同学们对老师的形象很感兴趣,可能你们还想猜猜罗老师的年龄和体重吧?
生:想。
师:不过呢,我的身高、体重是不会轻易告诉你们的,你们不妨猜一猜身边的同学的身高、年龄等。
评析:一段简短的猜一猜,由对身边的事物的估计,联结到教师、同学的身上。教师适时地创设幽默、诙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情境中,构筑起生活平台,使学生初步尝到猜测、估算的喜悦。
体验数学魅力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往往被视而不见,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观察、了解和调查,提炼出思维空间较大的数学情境,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笔者教学估算方法时,选择了自编的例题。
案例2:笔者所在学校的麦老师带60000元钱去为学校1099名学生付校服款,每套价格是63元,请你估算一下,麦老师带的钱够不够?
笔者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先独立试做,遇到困难可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小组汇报估算情况。(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其中几种估算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麦老师带的钱够吗?”针对以上三种方法,说明估算理由。
全班交流:小组分别整理本组意见,派代表发言,在代表发言过程中,如果有不同意见,也可随时补充;如果有问题,也可大胆质疑。(学生在发言的同时逐步完善以上板书)
建议学生用计算器验证哪种方法的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数。
推想激趣:你认为麦老师应带多少钱比较合适?
评析:一道并不复杂的生活问题,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学生对学校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们兴趣盎然,通过讨论、激趣等手段,轻松地掌握了乘法估算的方法,并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生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为使学生对乘法估算加深理解,笔者设计了另一道生活问题,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3:上学期,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一人捐出一元钱”活动,大队辅导员组织全校学生共捐款1912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买59个书包,商店有三种书包,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2元、31元、37元,学校要求剩余的钱要尽量少,请你估算一下,应买哪一种书包最合适?
评析:此题思维空间更大,选择目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对生活中一些问题,不能完全依赖直观、直觉的反映。处理这道题,笔者“放手”让学生小组研究、讨论,尝试解答,效果良好。可见,数学教学最终要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伴随着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
结束语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应用永不枯竭的源泉。小学数学教育应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广大的数学教师应利用经过处理的生活问题,构建生活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和数学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其自觉、自发地对数学进行探索,从而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第一小学)
构建生活平台
华罗庚曾说过:“远离生活的知识,只能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的概念堆积。”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搜集生活中数据、采集生活信息等,都是促进生活走进课堂的良好催化剂,并利用这些手段,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唤起他们对生活知识的体验,这比单纯获得知识有价值得多。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估算”一课时,先让学生反馈各小组调查数据、搜集信息的情况,再切入正题,直奔主题。
案例1: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的数据可以凭直观、直觉,直接猜测和估计到的?
生1:我们的教室里大约可坐50人。
生2:教室前的黑板大约4平方米。
生3:老师的身高大约1米6左右。
生4:老师的头发长大约30厘米。
师:看来同学们对老师的形象很感兴趣,可能你们还想猜猜罗老师的年龄和体重吧?
生:想。
师:不过呢,我的身高、体重是不会轻易告诉你们的,你们不妨猜一猜身边的同学的身高、年龄等。
评析:一段简短的猜一猜,由对身边的事物的估计,联结到教师、同学的身上。教师适时地创设幽默、诙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情境中,构筑起生活平台,使学生初步尝到猜测、估算的喜悦。
体验数学魅力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往往被视而不见,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观察、了解和调查,提炼出思维空间较大的数学情境,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笔者教学估算方法时,选择了自编的例题。
案例2:笔者所在学校的麦老师带60000元钱去为学校1099名学生付校服款,每套价格是63元,请你估算一下,麦老师带的钱够不够?
笔者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先独立试做,遇到困难可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小组汇报估算情况。(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其中几种估算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麦老师带的钱够吗?”针对以上三种方法,说明估算理由。
全班交流:小组分别整理本组意见,派代表发言,在代表发言过程中,如果有不同意见,也可随时补充;如果有问题,也可大胆质疑。(学生在发言的同时逐步完善以上板书)
建议学生用计算器验证哪种方法的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数。
推想激趣:你认为麦老师应带多少钱比较合适?
评析:一道并不复杂的生活问题,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学生对学校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们兴趣盎然,通过讨论、激趣等手段,轻松地掌握了乘法估算的方法,并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生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为使学生对乘法估算加深理解,笔者设计了另一道生活问题,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3:上学期,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一人捐出一元钱”活动,大队辅导员组织全校学生共捐款1912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买59个书包,商店有三种书包,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2元、31元、37元,学校要求剩余的钱要尽量少,请你估算一下,应买哪一种书包最合适?
评析:此题思维空间更大,选择目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对生活中一些问题,不能完全依赖直观、直觉的反映。处理这道题,笔者“放手”让学生小组研究、讨论,尝试解答,效果良好。可见,数学教学最终要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伴随着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
结束语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应用永不枯竭的源泉。小学数学教育应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广大的数学教师应利用经过处理的生活问题,构建生活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和数学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其自觉、自发地对数学进行探索,从而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