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课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便无法体验。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开放要保持适度平衡。如何精准地把握好语文教学开放的“度”,考验着每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智慧。现结合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张”与“弛”要有度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是开放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最佳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我把握好课堂的开放度,“开放”但不“乱放”,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既放开学生的手脚,激活学生的思维,又牢牢把握教学的主线及主动权。《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借箭的过程,理解借箭成功的原因,体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会团结协作。学习时,学生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都停留在课文所讲,很难有深入的理解。于是我这样引导:“同学们试想,如果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没有鲁肃等人的协助,借箭会成功吗?”我的点拨适可而止。在我启发后,学生恍然大悟:“诸葛亮借箭成功,聪明才智固然重要,但是鲁肃、30名军士的协作配合也十分重要。”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话语多起来,在讨论中获得了成就感,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
二、“分”与“合”要有度
开放的语文教学在为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课堂纪律的失控。因此,开放教学不得偏离正确的走向,既要有“分”的技巧,又要有“合”的智慧。教学《乌塔》一课,针对现在的孩子过于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差的現实,我创设了一个话题:乌塔独自游欧洲是对还是错。请大家大胆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乌塔做足了各种准备,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乌塔可以独自去旅游;有的学生认为乌塔不可以独自去旅游,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呢;也有学生认为要根据实际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再把“散”的课堂适时整合,帮助学生达成共识:其实能否一个人独自去旅游,并不是课文的目的,课文是要我们克服依赖思想,树立自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学生听后都恍然大悟。
三、“延”与“展”要有度
语文教学必须向生活靠近、向课外延伸,才能激活语文的源头活水,丰富语文的学习内容。我根据实际,把课堂向课外“延”“展”,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桃花心木》写到种树人给树苗浇水时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日,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造成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并组织讨论,仔细阅读种树人说的话:每天定时定量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树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有幸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现实是否一样呢?我把课堂引向课外,让学生合作试种树苗,记录树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观察是不是与文中讲的一样。课外实践过程虽然有点漫长,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不仅深化了认识,还强化了实践能力。
四、“褒”与“贬”要有度
小学生特别喜欢赞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找准切入点,发现闪光点,少批评,多赞扬,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我以开放的方式组织教学。小炜平时上课爱动脑筋,发言很积极,此时却局促不安,一声不响。我想若责备也会于事无补,不如给他一个台阶,说:“小炜同学这是无声胜有声啊,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现在,大瀑布逐渐枯竭,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小炜这是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无声抗议,对吗?”小炜使劲点点头,“是啊,是啊,我也是想这样说的,只不过是不知从何说起而已。”学生们都笑了,沉闷的气氛被打破了。教师恰当的激励,化批评为表扬,课堂的趣味性更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凡事皆有度,不倚不偏才精彩。在课堂上,教师应开放有度,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作者单位:广东阳山县七拱镇新圩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张”与“弛”要有度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是开放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最佳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我把握好课堂的开放度,“开放”但不“乱放”,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既放开学生的手脚,激活学生的思维,又牢牢把握教学的主线及主动权。《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借箭的过程,理解借箭成功的原因,体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会团结协作。学习时,学生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都停留在课文所讲,很难有深入的理解。于是我这样引导:“同学们试想,如果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没有鲁肃等人的协助,借箭会成功吗?”我的点拨适可而止。在我启发后,学生恍然大悟:“诸葛亮借箭成功,聪明才智固然重要,但是鲁肃、30名军士的协作配合也十分重要。”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话语多起来,在讨论中获得了成就感,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
二、“分”与“合”要有度
开放的语文教学在为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课堂纪律的失控。因此,开放教学不得偏离正确的走向,既要有“分”的技巧,又要有“合”的智慧。教学《乌塔》一课,针对现在的孩子过于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差的現实,我创设了一个话题:乌塔独自游欧洲是对还是错。请大家大胆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乌塔做足了各种准备,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乌塔可以独自去旅游;有的学生认为乌塔不可以独自去旅游,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呢;也有学生认为要根据实际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再把“散”的课堂适时整合,帮助学生达成共识:其实能否一个人独自去旅游,并不是课文的目的,课文是要我们克服依赖思想,树立自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学生听后都恍然大悟。
三、“延”与“展”要有度
语文教学必须向生活靠近、向课外延伸,才能激活语文的源头活水,丰富语文的学习内容。我根据实际,把课堂向课外“延”“展”,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桃花心木》写到种树人给树苗浇水时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日,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造成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并组织讨论,仔细阅读种树人说的话:每天定时定量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树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有幸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现实是否一样呢?我把课堂引向课外,让学生合作试种树苗,记录树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观察是不是与文中讲的一样。课外实践过程虽然有点漫长,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不仅深化了认识,还强化了实践能力。
四、“褒”与“贬”要有度
小学生特别喜欢赞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找准切入点,发现闪光点,少批评,多赞扬,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我以开放的方式组织教学。小炜平时上课爱动脑筋,发言很积极,此时却局促不安,一声不响。我想若责备也会于事无补,不如给他一个台阶,说:“小炜同学这是无声胜有声啊,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现在,大瀑布逐渐枯竭,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小炜这是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无声抗议,对吗?”小炜使劲点点头,“是啊,是啊,我也是想这样说的,只不过是不知从何说起而已。”学生们都笑了,沉闷的气氛被打破了。教师恰当的激励,化批评为表扬,课堂的趣味性更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凡事皆有度,不倚不偏才精彩。在课堂上,教师应开放有度,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作者单位:广东阳山县七拱镇新圩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