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猜读,即通过阅读来进行猜测。在一段文字中读到陌生的字词,时常无须查索注解,仅从上下文的联系就可以猜出它的大致含义。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适当的猜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性思维,符合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陌生字词的含义为什么能被猜读出来呢?这是因为,猜读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去看某个字或词,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去猜它。语句的组成,每每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字词之间,常有一定的联系规律。因此,对于含有疑难字词的一段文字,只要能分析它的语言结构,把握上下文的含义,就能进行猜读。
例如《过秦论》中的“挈”字较为生僻,但由于它被镶嵌在一种“同义复用”的结构中,因而不用看注释就能“猜”出它的含义。其全句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在“度长挈大,比权量力”这个两两相并的双重联合结构中,已知三个意义相近的动宾短语。“比权”就是“量力”,同义复用;与此相应,“挈大”亦即“度长”,在句中都是说“比比高低”,故“挈”与“度”同义,由此可知“挈”即“衡量”之义。
再看古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结构:反义对举。《病梅馆记》中设有一组排比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其中“欹”字学生未曾学过,能不能猜出来呢?教师先向学生提示:先概括三个分句的共同特点。经过比较分析,学生很快发现:“曲”与“直”对举,“疏”与“密”对举,三句结构相同,“欹”与“正”也应为反义对举,于是由反义词的关系猜得“欹”的意思就是“倾斜”。
层递式的语言结构也宜于猜读训练。如《谋攻》中有这样一组句子:“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其中“敌”字虽常见,却不能按一般义来解释,在这种情况亦可作生词。纵观这五个紧缩句,都构成“X则X之”式的假设关系,每句提出的假设条件“十”、“五”、“倍”直至“少”都表示敌我双方力量的比较,排列起来很明显是逐句递减。前三句都表示比敌方多,未一句表示比敌方少,中间理应有“力量相当”的一句,而“敌则能战之”正位于其间,可见“敌”在这里表示“相当”之义。
以上三例不过撮举其中,只是说明猜读的关键在于从贯通上下文意着眼,从分析语言结构入手,一步步由已知推得未知词义。但汉语的结构形式丰富多变,对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必须作相应的分析推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开展积极思维以探究未知。
例如我们曾选寓言“轮扁斫轮”(见《庄子》)让学生猜读,其文论制作车轮的难易说:“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学生一看,便将“徐”解为“慢”,“疾”解为“快”,但代入全句,却于理不通。两个分句正好“反义对举”,可是相对的一组反义词“徐”与“疾”都须求解。怎么办?这就需要开动脑筋深入探究一下。教师提示学生不拘于字面,而联系木工的实际操作去想:为什么“甘而不固”,又为什么“苦而不入”?学生们渐渐想到了车轮部件的榫接问题:容易结合却不太紧。用“松”与“紧”来解释“徐”与“疾”正好合义。这一猜读的思路实际上蕴含着由果溯因的推理过程。
表示前后关照、呼应的词,若其中有一个生字,也能由分析上下文的关系把它猜出来。如《芙蕖》一文叙荷花开放“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很容易猜得“徂”即“到”,“自夏徂秋”,即“从夏季到秋季”。这是由于“自……徂……”组成一种明显的表时间延续的连贯结构。再看语文版八年级(下)《细柳营》中“曩者”的解释,如果进行猜读,则需要纵观整段文意来探究。上文说汉文帝先入霸上、棘门军,再入细柳军,而后叹道“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正是将前面二军与眼前细柳军对比而发的感慨,“曩者”呼应上文,故释为“先前”。这里面除了分析句子结构外,还包含一个综合上下文意的思维过程。
分析被猜字的字音、字形也可帮助猜读。如文言语段《多多益善》中“何为为我禽”的“禽”字,不可以由同意通假联想到“擒”,再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再如“曩”字从“日”,可能与表示时间有关。而“日攘其邻之鸡者”中的“攘”是提手旁,表明它是一个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动词,再由剖析结构,联系下文“是非君子之道”等词句便可推知“攘”即“偷窃”。总之,猜读之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的文段提供的已知信息来推测未知的答案。
应该指出,猜读应以扎实的语文为基础,猜不出的时候还要请教老师和工具书。然而我们又不能因学生一时猜不对,就放弃猜读训练。只要我们坚持积极训练和适当的引导,并教给学生较扎实的基础知识,猜读奏效的程度也会逐步提高。
韩克勤,教师,现居贵州道真。
陌生字词的含义为什么能被猜读出来呢?这是因为,猜读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去看某个字或词,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去猜它。语句的组成,每每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字词之间,常有一定的联系规律。因此,对于含有疑难字词的一段文字,只要能分析它的语言结构,把握上下文的含义,就能进行猜读。
例如《过秦论》中的“挈”字较为生僻,但由于它被镶嵌在一种“同义复用”的结构中,因而不用看注释就能“猜”出它的含义。其全句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在“度长挈大,比权量力”这个两两相并的双重联合结构中,已知三个意义相近的动宾短语。“比权”就是“量力”,同义复用;与此相应,“挈大”亦即“度长”,在句中都是说“比比高低”,故“挈”与“度”同义,由此可知“挈”即“衡量”之义。
再看古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结构:反义对举。《病梅馆记》中设有一组排比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其中“欹”字学生未曾学过,能不能猜出来呢?教师先向学生提示:先概括三个分句的共同特点。经过比较分析,学生很快发现:“曲”与“直”对举,“疏”与“密”对举,三句结构相同,“欹”与“正”也应为反义对举,于是由反义词的关系猜得“欹”的意思就是“倾斜”。
层递式的语言结构也宜于猜读训练。如《谋攻》中有这样一组句子:“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其中“敌”字虽常见,却不能按一般义来解释,在这种情况亦可作生词。纵观这五个紧缩句,都构成“X则X之”式的假设关系,每句提出的假设条件“十”、“五”、“倍”直至“少”都表示敌我双方力量的比较,排列起来很明显是逐句递减。前三句都表示比敌方多,未一句表示比敌方少,中间理应有“力量相当”的一句,而“敌则能战之”正位于其间,可见“敌”在这里表示“相当”之义。
以上三例不过撮举其中,只是说明猜读的关键在于从贯通上下文意着眼,从分析语言结构入手,一步步由已知推得未知词义。但汉语的结构形式丰富多变,对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必须作相应的分析推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开展积极思维以探究未知。
例如我们曾选寓言“轮扁斫轮”(见《庄子》)让学生猜读,其文论制作车轮的难易说:“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学生一看,便将“徐”解为“慢”,“疾”解为“快”,但代入全句,却于理不通。两个分句正好“反义对举”,可是相对的一组反义词“徐”与“疾”都须求解。怎么办?这就需要开动脑筋深入探究一下。教师提示学生不拘于字面,而联系木工的实际操作去想:为什么“甘而不固”,又为什么“苦而不入”?学生们渐渐想到了车轮部件的榫接问题:容易结合却不太紧。用“松”与“紧”来解释“徐”与“疾”正好合义。这一猜读的思路实际上蕴含着由果溯因的推理过程。
表示前后关照、呼应的词,若其中有一个生字,也能由分析上下文的关系把它猜出来。如《芙蕖》一文叙荷花开放“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很容易猜得“徂”即“到”,“自夏徂秋”,即“从夏季到秋季”。这是由于“自……徂……”组成一种明显的表时间延续的连贯结构。再看语文版八年级(下)《细柳营》中“曩者”的解释,如果进行猜读,则需要纵观整段文意来探究。上文说汉文帝先入霸上、棘门军,再入细柳军,而后叹道“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正是将前面二军与眼前细柳军对比而发的感慨,“曩者”呼应上文,故释为“先前”。这里面除了分析句子结构外,还包含一个综合上下文意的思维过程。
分析被猜字的字音、字形也可帮助猜读。如文言语段《多多益善》中“何为为我禽”的“禽”字,不可以由同意通假联想到“擒”,再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再如“曩”字从“日”,可能与表示时间有关。而“日攘其邻之鸡者”中的“攘”是提手旁,表明它是一个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动词,再由剖析结构,联系下文“是非君子之道”等词句便可推知“攘”即“偷窃”。总之,猜读之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的文段提供的已知信息来推测未知的答案。
应该指出,猜读应以扎实的语文为基础,猜不出的时候还要请教老师和工具书。然而我们又不能因学生一时猜不对,就放弃猜读训练。只要我们坚持积极训练和适当的引导,并教给学生较扎实的基础知识,猜读奏效的程度也会逐步提高。
韩克勤,教师,现居贵州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