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引发的思考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教师计时,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但是,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陈洪杰语)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数出钟面上大小格,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分针)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分);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或几时)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一半的学生写字,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在时间单位中,“小时”的概念较大,在课堂上不容易让学生感受到1小时究竟有多长,以至于对“大”的时间单位的感知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死角”。教师把1小时及几小时的体验放在课堂以外进行,把学生的时间感受和直接体验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对“大的”时间单位的感悟能力。)
(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221200)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教师计时,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但是,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陈洪杰语)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数出钟面上大小格,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分针)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分);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或几时)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一半的学生写字,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在时间单位中,“小时”的概念较大,在课堂上不容易让学生感受到1小时究竟有多长,以至于对“大”的时间单位的感知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死角”。教师把1小时及几小时的体验放在课堂以外进行,把学生的时间感受和直接体验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对“大的”时间单位的感悟能力。)
(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