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分阶段,多层次的,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思维的独立性培养。本文就从科学家们成功的事例为背景,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及对思维独立性的评价。
【关键词】思维品质 思维独立性 培养
爱因斯坦的老师海因里希·韦贝尔对爱因斯坦说:“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你有一个毛病,就是你什么都不愿让人告诉。”在这里,海因里希·韦贝尔老师说的“毛病”?正是爱因斯坦可贵的优点——思维品质的独立性。正是这个优点,使他敢于突破牛顿力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建立了相对论,做出了划时代的卓越贡献。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许多成就显赫的名人、伟人都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因而就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就能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就能标新立异,有所建树。十九至二十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朗克在攻克热力学研究的难题——黑体辐射问题的过程中,遭遇了多次失败。他的老师约里劝他说:“物理学是一门已完成了的科学,因此继续研究是不会有多大成果的。”普朗克很敬爱他的老师,但是他不甘心受“中止”观点的束缚,他认为物理学远没有完成,于是继续研究,终于在1900年发表了用能量子概念导出黑体辐射的公式的论文。
十九世纪初,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用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名为谷神星的小行星,但这颗行量一接近太阳就消失了。于是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皮亚齐眼花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谷神星”,有的说皮亚齐是故意发表这个消息,骗取荣誉。皮亚齐真是有苦难言,因为那颗星星在太阳光里望远镜不起作用,他也无法指出其位置。这消息传到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耳朵里。高斯不信流言蜚语,他想:“行星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不用望远镜,只用铅笔,非算出这颗行星的位置不可。”他用自己的行星轨道计算和最小二乘法算起来,算出了谷神星所在的位置。最终,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按高斯指出的方向果然找到了那颗行星,后人便称这是用铅笔尖发现的一颗新行星。
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获得真才实学,取得优异成绩,也应培养自己具有思维独立性的品质,不妨养成一点爱因斯坦的“毛病”。那么该怎样努力呢?
一、不要什么都“让人告诉”
有人讲:“小学阶段是老师扶着走,中学阶段是老师牵着走,大学阶段是老师领着走。”这就是说,中、小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多数同学是按照老师“告诉”的教材内容、学习方法、解题策略甚至作业答案去学习的,很少有创见。以至中考、高考时,老师若忘记“告诉”什么,那就必有失误和漏洞。上了大学,老师只是指点学习的门路,主要靠自己去钻研学习;而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独立地去继承、运用知识,独立地发现新知识,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如果靠惯了别人“告诉”来学习的人,就很难适应大学学习以至工作的要求。学习时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开动脑筋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思、多问,通过自己付出脑力劳动,去获得真知,这样不仅能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要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在解答问题、讨论和辩论中,应毫无顾忌地发现见解,要敢于别出新裁、标新立异。因为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思维策略不同,可从不同侧面探索多种解答方案。通过独立思考,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拿出有创见的解题方法,这虽然不能算是发明创造,但它不仅使学习更加深入,而且其乐无穷。有时候,同学们一些好的解题方法连老师都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又势必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要学会对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的同学,不但要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恰当地评价和自觉检验自己的思维活动,坚持正确的,修正错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同时还要善于评价别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对于结论性的东西,不盲从、不轻信、有独立见解。华罗庚教授在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对苏家驹教授的论文,通过独立思考后提出疑问,写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震动了数学界。
总之,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起来的。同学们只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不放过对任何的细枝末节问题的独立思考的机会,那么,良好的思维品质必将很快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叶谰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思维品质 思维独立性 培养
爱因斯坦的老师海因里希·韦贝尔对爱因斯坦说:“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你有一个毛病,就是你什么都不愿让人告诉。”在这里,海因里希·韦贝尔老师说的“毛病”?正是爱因斯坦可贵的优点——思维品质的独立性。正是这个优点,使他敢于突破牛顿力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建立了相对论,做出了划时代的卓越贡献。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许多成就显赫的名人、伟人都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因而就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就能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就能标新立异,有所建树。十九至二十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朗克在攻克热力学研究的难题——黑体辐射问题的过程中,遭遇了多次失败。他的老师约里劝他说:“物理学是一门已完成了的科学,因此继续研究是不会有多大成果的。”普朗克很敬爱他的老师,但是他不甘心受“中止”观点的束缚,他认为物理学远没有完成,于是继续研究,终于在1900年发表了用能量子概念导出黑体辐射的公式的论文。
十九世纪初,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用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名为谷神星的小行星,但这颗行量一接近太阳就消失了。于是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皮亚齐眼花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谷神星”,有的说皮亚齐是故意发表这个消息,骗取荣誉。皮亚齐真是有苦难言,因为那颗星星在太阳光里望远镜不起作用,他也无法指出其位置。这消息传到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耳朵里。高斯不信流言蜚语,他想:“行星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不用望远镜,只用铅笔,非算出这颗行星的位置不可。”他用自己的行星轨道计算和最小二乘法算起来,算出了谷神星所在的位置。最终,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按高斯指出的方向果然找到了那颗行星,后人便称这是用铅笔尖发现的一颗新行星。
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获得真才实学,取得优异成绩,也应培养自己具有思维独立性的品质,不妨养成一点爱因斯坦的“毛病”。那么该怎样努力呢?
一、不要什么都“让人告诉”
有人讲:“小学阶段是老师扶着走,中学阶段是老师牵着走,大学阶段是老师领着走。”这就是说,中、小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多数同学是按照老师“告诉”的教材内容、学习方法、解题策略甚至作业答案去学习的,很少有创见。以至中考、高考时,老师若忘记“告诉”什么,那就必有失误和漏洞。上了大学,老师只是指点学习的门路,主要靠自己去钻研学习;而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独立地去继承、运用知识,独立地发现新知识,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如果靠惯了别人“告诉”来学习的人,就很难适应大学学习以至工作的要求。学习时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开动脑筋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思、多问,通过自己付出脑力劳动,去获得真知,这样不仅能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要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在解答问题、讨论和辩论中,应毫无顾忌地发现见解,要敢于别出新裁、标新立异。因为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思维策略不同,可从不同侧面探索多种解答方案。通过独立思考,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拿出有创见的解题方法,这虽然不能算是发明创造,但它不仅使学习更加深入,而且其乐无穷。有时候,同学们一些好的解题方法连老师都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又势必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要学会对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的同学,不但要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恰当地评价和自觉检验自己的思维活动,坚持正确的,修正错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同时还要善于评价别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对于结论性的东西,不盲从、不轻信、有独立见解。华罗庚教授在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对苏家驹教授的论文,通过独立思考后提出疑问,写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震动了数学界。
总之,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起来的。同学们只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不放过对任何的细枝末节问题的独立思考的机会,那么,良好的思维品质必将很快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叶谰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