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的为什么比看到的更动人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是写的是雨后的情与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
  第一句就显示出,雨疏风骤,是昨天夜里的,是回忆中的雨。回忆中的雨比之眼前的雨要更有情趣一些。眼前的只是外部的景观而已,回忆则有内心追思的触动。为什么当时下雨的时候没有感觉,要到早上才努力回忆?是“浓睡”,不清醒。这个“浓”字用得挺好。“浓”字一般不用在睡上。浓睡,就是沉睡,就是酣睡。但是把它改成“沉睡不消残酒”或“酣睡不消残酒”,都没有“浓睡”的韵味。“浓”本来是形容液体的,这里用来形容睡得沉,不但很新颖,而且联想意义很贴切。“浓”和“酒”联系在一起,“浓睡”和“残酒”,在文字上是反衬,但是在意义上却是因果。虽然如此,毕竟只是醉(而不是死),在醉意朦胧之中,还有残存的意识(记忆)。昨日的雨虽然稀疏(周汝昌先生以为“雨疏”之“疏”是疏放、疏狂之疏,可备一说),但是,风很猛啊。当时意识不清醒,来不及想的事,现在猛然跃上心头,想起记忆深处的心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关切,而是非常急迫,等不及自己去观察,让丫环先看一下海棠花怎么样了。丫环的回答是:依旧。这里有一个字不能忽略:“却”,暗示与自己原来的预想相反。问题是,人家亲眼看的,还有错吗?但是诗人偏偏不以为然。“知否”,用疑问来肯定,比用肯定更加肯定,而且还用了两个“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变化很大:叶子更“肥”了,而花却凋零了。这说明,诗人很坚定、很固执,不相信你亲眼看到的,只相信我自己想象的。因为在她的感觉中,虽然“绿肥”,生理强壮,可是作为美感象征的花,女性的青春,却在无形中消逝了。因为对自己青春的消逝很敏感,所以才这么固执。这里还潜藏着一个对比,本来不是说“浓睡不消残酒”吗?残酒还没有完全消退,那就是头脑还不太清醒,而对于花的凋零,却是如此坚执。这不是不讲道理吗?但是,正是因为不讲道理,才是情感强烈的。中国古典诗评家吴乔说抒情诗“无理而妙”,妙处就在这里。
  这个“瘦”字,李清照是很偏爱的,她不止一次用来形容花:“人比黄花瘦”,说得很明白,是人瘦,不是花瘦。这个“瘦”,不但是躯体的,而且是内心深处的。但是,抒情的无理,不是蛮不讲理,蛮不讲理就不妙了。从日常理性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无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恰恰是有情的表现。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虽然雨水使叶子更肥硕了,但是风雨又使花朵更快地凋落了。诗人的敏感,不完全是对花的凋零,而且是对自己和花朵一样的青春的消逝。这种敏感就是情感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敏感决定了她对于花朵的凋零的固执。这种固执就是理由。无理不一定就是妙的,要妙,就得有可以激起读者想象的缘由。这种精神消瘦的内在体验,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因而诗人才更有理由焦虑。吴乔并不绝对主张诗“无理”就一定“妙”,关键在“于理多一曲折耳”。从另一个层次上讲,情感还是有自己的逻辑的。无理之理,是为情理。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词,当年和后世的评论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绿肥红瘦”,更是赞赏不已。陈郁《藏一话腴》:“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易安又有《如梦令》云:‘……绿肥红瘦’,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六中认为,它不过是和“宠柳娇花”一样的“精艳语”,“造句虽工,然非大雅”。这种看法当然是有点偏颇,因为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绿肥”代替绿叶之肥硕,虽然非罕见,但以“红”代花而以“瘦”作谓语,却有奇意。陈廷焯在众多词评家中,还是很有艺术眼光的,他在另一部著作《云韶集》卷十中说,他反对一味称赞“绿肥红瘦”的原因,不过是以为这太“皮相”,这首词最杰出的地方是“只数语,层次曲折有味”。这个说法和吴乔的“于理多一曲折耳”异曲同工。“绿肥红瘦”非为写景,实乃深情之高潮。在此之前,已有层层铺垫:其一,是醒来犹记醉中忽略的潜在意识;其二,置丫环目睹于不顾,以猜想否定目睹;其三,所言并非直接表白,而以一“瘦”字形容花,透露女性年华消逝之深深隐忧;其四,层次推进之际,中多省略,意象大幅度跳跃,断裂空白甚多(如:不提问卷帘人何语),此等结构召唤读者在想象中,毫无难度地将意脉贯通。在有理与无理之间,如此曲折有致,故能称“妙”。
其他文献
《汉书》中有言:“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素养”即为日常修习的涵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未来的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全纳
教育观点:疑,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意思是不到他想尽力弄明白却又不能做到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引导他;不到他内心明白却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的时候,老师先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用再反复这样了。孔子的这番话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当我们在运用这句话指导教育实践时,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前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颇为广大读者青睐,也常被各类教材及相关选本所收录。然而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教材及选本对其中一处文字讹误疏于补正,非常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众所周知,《战国策》原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后经西汉刘向整理,最终定名为《战国策》。东汉高诱曾为之作注。不过《战国策》原本流传到北宋时,其正文及注文都有
【摘 要】笔者基于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设计一系列项目式任务,在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开展《红岩》的阅读教学,进一步探讨在高中阶段开展中国革命传统经典作品学习的有效方法,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寻求有效手段。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项目式学习 《红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要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近年来,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的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简洁、版式灵活,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审美等综合素养。目前,许多学校都把优质绘本引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绘本的教育价值。  就绘本阅读教学来看,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绘本有不同的教学选择;同一绘本因学生的年龄、阅读的目标不同,也有不同的教学选择。笔者试以小学四年级《艺术大魔法》绘本阅读课为例,谈谈教师在绘本
个人简介  尤立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全国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理事、全国阅读与鉴赏学会理事。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全国十佳教改新星”等称号。执教的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有的课还被选入河北省“百节优质课”。多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阅读与鉴赏》等刊物发表。主编《河北省普通高中会考说明·语文》《写作集训
《荷叶 母亲》是冰心老人的散文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近些年来,关于高考作文的报道频现于媒体,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考作文为何有争议?在此我们不妨先看几篇高考争议作文,从中或许能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2007年江苏省争议作文《怀想天空》起初综合评分为37分(满分60分),终审时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作文,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理由是这篇作文“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有着“现实生活的质朴”。  同年,上海市的争议作文《这道“坎”若有若无
一、引言  作为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组织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法作为采用多年的常规手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新教材改革后,教材编写者从培养新一代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出发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通过倡导学生个人自主研究,小组、集体合作研究等丰富的形式来感悟、实践课本理论。然而,受制于长期的应试思维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