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是写的是雨后的情与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
第一句就显示出,雨疏风骤,是昨天夜里的,是回忆中的雨。回忆中的雨比之眼前的雨要更有情趣一些。眼前的只是外部的景观而已,回忆则有内心追思的触动。为什么当时下雨的时候没有感觉,要到早上才努力回忆?是“浓睡”,不清醒。这个“浓”字用得挺好。“浓”字一般不用在睡上。浓睡,就是沉睡,就是酣睡。但是把它改成“沉睡不消残酒”或“酣睡不消残酒”,都没有“浓睡”的韵味。“浓”本来是形容液体的,这里用来形容睡得沉,不但很新颖,而且联想意义很贴切。“浓”和“酒”联系在一起,“浓睡”和“残酒”,在文字上是反衬,但是在意义上却是因果。虽然如此,毕竟只是醉(而不是死),在醉意朦胧之中,还有残存的意识(记忆)。昨日的雨虽然稀疏(周汝昌先生以为“雨疏”之“疏”是疏放、疏狂之疏,可备一说),但是,风很猛啊。当时意识不清醒,来不及想的事,现在猛然跃上心头,想起记忆深处的心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关切,而是非常急迫,等不及自己去观察,让丫环先看一下海棠花怎么样了。丫环的回答是:依旧。这里有一个字不能忽略:“却”,暗示与自己原来的预想相反。问题是,人家亲眼看的,还有错吗?但是诗人偏偏不以为然。“知否”,用疑问来肯定,比用肯定更加肯定,而且还用了两个“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变化很大:叶子更“肥”了,而花却凋零了。这说明,诗人很坚定、很固执,不相信你亲眼看到的,只相信我自己想象的。因为在她的感觉中,虽然“绿肥”,生理强壮,可是作为美感象征的花,女性的青春,却在无形中消逝了。因为对自己青春的消逝很敏感,所以才这么固执。这里还潜藏着一个对比,本来不是说“浓睡不消残酒”吗?残酒还没有完全消退,那就是头脑还不太清醒,而对于花的凋零,却是如此坚执。这不是不讲道理吗?但是,正是因为不讲道理,才是情感强烈的。中国古典诗评家吴乔说抒情诗“无理而妙”,妙处就在这里。
这个“瘦”字,李清照是很偏爱的,她不止一次用来形容花:“人比黄花瘦”,说得很明白,是人瘦,不是花瘦。这个“瘦”,不但是躯体的,而且是内心深处的。但是,抒情的无理,不是蛮不讲理,蛮不讲理就不妙了。从日常理性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无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恰恰是有情的表现。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虽然雨水使叶子更肥硕了,但是风雨又使花朵更快地凋落了。诗人的敏感,不完全是对花的凋零,而且是对自己和花朵一样的青春的消逝。这种敏感就是情感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敏感决定了她对于花朵的凋零的固执。这种固执就是理由。无理不一定就是妙的,要妙,就得有可以激起读者想象的缘由。这种精神消瘦的内在体验,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因而诗人才更有理由焦虑。吴乔并不绝对主张诗“无理”就一定“妙”,关键在“于理多一曲折耳”。从另一个层次上讲,情感还是有自己的逻辑的。无理之理,是为情理。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词,当年和后世的评论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绿肥红瘦”,更是赞赏不已。陈郁《藏一话腴》:“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易安又有《如梦令》云:‘……绿肥红瘦’,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六中认为,它不过是和“宠柳娇花”一样的“精艳语”,“造句虽工,然非大雅”。这种看法当然是有点偏颇,因为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绿肥”代替绿叶之肥硕,虽然非罕见,但以“红”代花而以“瘦”作谓语,却有奇意。陈廷焯在众多词评家中,还是很有艺术眼光的,他在另一部著作《云韶集》卷十中说,他反对一味称赞“绿肥红瘦”的原因,不过是以为这太“皮相”,这首词最杰出的地方是“只数语,层次曲折有味”。这个说法和吴乔的“于理多一曲折耳”异曲同工。“绿肥红瘦”非为写景,实乃深情之高潮。在此之前,已有层层铺垫:其一,是醒来犹记醉中忽略的潜在意识;其二,置丫环目睹于不顾,以猜想否定目睹;其三,所言并非直接表白,而以一“瘦”字形容花,透露女性年华消逝之深深隐忧;其四,层次推进之际,中多省略,意象大幅度跳跃,断裂空白甚多(如:不提问卷帘人何语),此等结构召唤读者在想象中,毫无难度地将意脉贯通。在有理与无理之间,如此曲折有致,故能称“妙”。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是写的是雨后的情与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
第一句就显示出,雨疏风骤,是昨天夜里的,是回忆中的雨。回忆中的雨比之眼前的雨要更有情趣一些。眼前的只是外部的景观而已,回忆则有内心追思的触动。为什么当时下雨的时候没有感觉,要到早上才努力回忆?是“浓睡”,不清醒。这个“浓”字用得挺好。“浓”字一般不用在睡上。浓睡,就是沉睡,就是酣睡。但是把它改成“沉睡不消残酒”或“酣睡不消残酒”,都没有“浓睡”的韵味。“浓”本来是形容液体的,这里用来形容睡得沉,不但很新颖,而且联想意义很贴切。“浓”和“酒”联系在一起,“浓睡”和“残酒”,在文字上是反衬,但是在意义上却是因果。虽然如此,毕竟只是醉(而不是死),在醉意朦胧之中,还有残存的意识(记忆)。昨日的雨虽然稀疏(周汝昌先生以为“雨疏”之“疏”是疏放、疏狂之疏,可备一说),但是,风很猛啊。当时意识不清醒,来不及想的事,现在猛然跃上心头,想起记忆深处的心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关切,而是非常急迫,等不及自己去观察,让丫环先看一下海棠花怎么样了。丫环的回答是:依旧。这里有一个字不能忽略:“却”,暗示与自己原来的预想相反。问题是,人家亲眼看的,还有错吗?但是诗人偏偏不以为然。“知否”,用疑问来肯定,比用肯定更加肯定,而且还用了两个“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变化很大:叶子更“肥”了,而花却凋零了。这说明,诗人很坚定、很固执,不相信你亲眼看到的,只相信我自己想象的。因为在她的感觉中,虽然“绿肥”,生理强壮,可是作为美感象征的花,女性的青春,却在无形中消逝了。因为对自己青春的消逝很敏感,所以才这么固执。这里还潜藏着一个对比,本来不是说“浓睡不消残酒”吗?残酒还没有完全消退,那就是头脑还不太清醒,而对于花的凋零,却是如此坚执。这不是不讲道理吗?但是,正是因为不讲道理,才是情感强烈的。中国古典诗评家吴乔说抒情诗“无理而妙”,妙处就在这里。
这个“瘦”字,李清照是很偏爱的,她不止一次用来形容花:“人比黄花瘦”,说得很明白,是人瘦,不是花瘦。这个“瘦”,不但是躯体的,而且是内心深处的。但是,抒情的无理,不是蛮不讲理,蛮不讲理就不妙了。从日常理性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无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恰恰是有情的表现。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虽然雨水使叶子更肥硕了,但是风雨又使花朵更快地凋落了。诗人的敏感,不完全是对花的凋零,而且是对自己和花朵一样的青春的消逝。这种敏感就是情感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敏感决定了她对于花朵的凋零的固执。这种固执就是理由。无理不一定就是妙的,要妙,就得有可以激起读者想象的缘由。这种精神消瘦的内在体验,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因而诗人才更有理由焦虑。吴乔并不绝对主张诗“无理”就一定“妙”,关键在“于理多一曲折耳”。从另一个层次上讲,情感还是有自己的逻辑的。无理之理,是为情理。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词,当年和后世的评论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绿肥红瘦”,更是赞赏不已。陈郁《藏一话腴》:“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易安又有《如梦令》云:‘……绿肥红瘦’,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六中认为,它不过是和“宠柳娇花”一样的“精艳语”,“造句虽工,然非大雅”。这种看法当然是有点偏颇,因为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绿肥”代替绿叶之肥硕,虽然非罕见,但以“红”代花而以“瘦”作谓语,却有奇意。陈廷焯在众多词评家中,还是很有艺术眼光的,他在另一部著作《云韶集》卷十中说,他反对一味称赞“绿肥红瘦”的原因,不过是以为这太“皮相”,这首词最杰出的地方是“只数语,层次曲折有味”。这个说法和吴乔的“于理多一曲折耳”异曲同工。“绿肥红瘦”非为写景,实乃深情之高潮。在此之前,已有层层铺垫:其一,是醒来犹记醉中忽略的潜在意识;其二,置丫环目睹于不顾,以猜想否定目睹;其三,所言并非直接表白,而以一“瘦”字形容花,透露女性年华消逝之深深隐忧;其四,层次推进之际,中多省略,意象大幅度跳跃,断裂空白甚多(如:不提问卷帘人何语),此等结构召唤读者在想象中,毫无难度地将意脉贯通。在有理与无理之间,如此曲折有致,故能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