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探究课中运用“翻转”模式的尝试和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作为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组织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法作为采用多年的常规手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新教材改革后,教材编写者从培养新一代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出发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通过倡导学生个人自主研究,小组、集体合作研究等丰富的形式来感悟、实践课本理论。然而,受制于长期的应试思维和教学模式,有些地方综合探究课的实践并未有效推开。笔者曾对江苏某四星级重点中学约200名高一的学生进行了小型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1 学生对探究课实际组织的评价
  80%学生不满意探究课 主要原因:课堂组织方面和平常课没有区别和操作上的亮点。
  76%学生期待上探究课 原因1:43%的学生认为探究课知识难度较浅,容易学懂。
  原因2:60%的学生认为探究课能充分参与,发挥自主性,在过程中可锻炼组织、表达等能力。
  原因3:45%的学生认为通过搜集相关课外知识可以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能力和知识。
  10%学生无所谓上不上 主要原因:政治是副科,考什么讲什么,只要学简化的内容即可。
  另据调查,在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方面,有44.5%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39%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偶尔听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42%的学生认为政治课的作用不大。
  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当前学生对现有的满堂灌输知识和用PPT罗列素材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兴趣渐失,对自我组织知识、表达观点等能力发展的要求大大提高,课堂组织模式若再不改变,政治探究课终将流于形式,也直接损害了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那么,我们释放探究课活力应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翻转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
  “翻转”模式下,教学过程发生颠倒,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心位置,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消费式课堂变成了生产式课堂和创造式课堂。[1]这种模式的运用在教育先进国已被证明是对个性化教育有益的选择。在这一模式下,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之要素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表[2]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教师 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 学习指导者、促进者
  学生 被动接受者 主动研究者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 课后作业 课前学习 课堂研究
  课堂内容 知识讲解传播 问题探究
  技术应用 内容展示 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工具
  评价方式 传统纸质测试 多角度、多方式
  二、例证
  基于前文所述,笔者选择高一下学期《公民的政治参与》中操作性较强的《社会听证》一课进行课堂翻转的尝试。
  “社会听证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直接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掌握好这种方法对公民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国家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课内容虽少,但不可浪费这一宝贵的锻炼机会。经过设计,笔者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
  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目标
  课前 ①通过班级网络平台上传教师制作的微视频《社会听证》,微视频中包含知识脉络、部分重难点分析以及各地围绕“电价”、“油价”、“水价”开设的听证会实例;
  ②选拔并培训学生主持人,再由其组织学生分组,组内合作答疑解惑,获取资料 1.使学生了解教材基础知识和参与听证活动的方法;
  2.用部分重难点的讲解,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更多思考
  课堂前段 分小组进行学生互相提问并互助回答,教师补充讲解相结合,针对微视频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强化理论认知
  课堂中后段 由主持人现场演示模拟听证会 体验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的现场演绎是对“翻转”尝试的最好检验,笔者以表格形式将模拟听证会的活动过程进行回顾。
  听证会主题 《关于高中生在校用餐价格的听证会》
  参加学生 高一(6)班全体同学
  主持人(召集人)预热工作 1.课前组织学生分小组;
  2.在正式活动前提出以下问题(以问代讲)请各小组分别回答:
  ①听证会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餐价格听证会所需的参会人员及其工作目标有哪些;
  ③开设听证会的意义是什么。
  3. 结合微视频,小组间学生相互提问并互助回答,主持人和教师补充讲解 配套工作:事先组织各小组查阅资料并分别采访
  ①校总务主任;
  ②盒饭公司或学校食堂负责人,了解运营机制;
  ③菜场负责人或菜馆老板;
  ④本校学生
  主持人正式
  现场工作 1.致辞;
  2.宣布本次听证会纪律;
  3.介绍听证会各方代表,包括政府部门、校方、人大、媒体及家长等;
  4.请各方代表发言人结合资料及采访结果,陈述本方观点和理由;
  5. 自由辩论阶段;
  6. 主持人总结,并请现场学生畅谈活动感受;
  7. 邀请教师总结,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新的提升 (摘录)主持人的专业致辞:
  本次听证会是苏州市物价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家纪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建立和完善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主持召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听取各界的意见,规范管理在校用餐工作,保证在校学生用餐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和身体素质,减轻家长负担。
  充分和规范的准备使该班的模拟听证会得以顺利实施,并由于听证探究活动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并参与的,故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场面活泼而有序,演绎不同角色的发言者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媒体”代表全程精心摄录,提问指向清晰、切中要害。参与者对探究活动高昂的兴致,让作为旁观者的笔者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当代中学生的理解力、领导力和组织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许多学生意犹未尽,期待着更多类似模拟听证的探究活动。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社会听证》以及其他政治探究课进行“翻转”的尝试,笔者感受到了翻转课堂对探究课的重要价值。
  首先,“翻转探究课”有利于拓展师生的知识深度。由于教材设置的探究课皆取材于生活,教师需要查证丰富资料才能将探究课微视频做得简短、饱满和生动,学生小组只有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有如古希腊苏格拉底和学生对话那样灵活互动也需要足够的知识,因此在不增加课堂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对探究课进行“翻转”有效拓展了知识深度,使教材越学越“厚”,知识越学越透。
  其次,“翻转探究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翻转”的手段再结合探究课自身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的倾听力、知识消化能力、质疑释疑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现场参与与协调能力都在课上得到了锻炼。以《社会听证》为例,高一6班扮演各种角色的学生由于兴趣浓厚,“入戏”很快,学生语言丰富,条理清晰,即便是唇枪舌战也能沉着应对。
  最后,“翻转探究课”有利于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政治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培养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只有在交互中才能影响或改变。以翻转的方式来上探究课及常规课,既可达成“满堂灌”模式的知识目标,也能让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根据重庆市江津区聚奎中学对包括政治学科在内“翻转课堂”实验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3]
  当然,由于“翻转课堂”模式在笔者的高中教学工作中尚属试行阶段,且受制于考试压力和学生课业任务等因素,翻转教学要进一步推开还必须重视以下方面—这也是笔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探究课的翻转教学要回归高考
  与高考对接不等于应试课堂。目前高考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中政治探究课的教学翻转怎样确保叫好也叫座,就要求教师在微视频制作中将基础知识和能力素养相结合,化繁就简,高度重视重难考点、易混易错点的讲解,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同时强化运用基础知识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深度思维的讨论和训练,提高课堂效率。
  2.运用“翻转”模式需要发挥教师团队协作精神
  翻转教学要求各科教师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重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理念和模式是为减负增效服务的,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提高课堂时间利用效率。但学生每天的时间总量是一定的,提前预习微课必然也增加了学生在电脑前逗留的时间。因此,各科尝试课堂的翻转应注意一定的学科协调性,不可一窝蜂,盲目延长学习时间,主副科的视频时间量要有所区分,在这点上政治学科更需注意。这才能达到释放活力,减负增效的目的。
  3.教师需积极主动参加技术培训,优化“翻转”效果
  根据翻转课堂实施中的几大环节,教师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如何录制微课程视频、教师如何将微课程视频上传、学生如何下载教师的微课程视频、学生如何在网络平台中提问、教师如何在平台中解答以及教师如何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在目前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工作对我们教师来说比过去的确更耗费时间,因此教师只有积极参加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方能提高效率,优化效果。
  4.探究课翻转仍需保持教学常规要求
  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即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要求教师需要保留必要的板书,段落朗读,师生对话,理科还需保留必需的运算推导过程。而探究课对这些要求则更高。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如果教师在微课中的问题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话,教师就会像一个视频播放员,而翻转教学就只是穿上了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4]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的王奕标老师认为翻转教学的本质是智慧教育,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以优质的教学视频解决基础知识学习,在课堂上进一步深入讨论和探究,内化知识并促进思维和智慧的发展,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智慧教育。高中政治课特别是探究课选择“翻转课堂”是一种对智慧教育的积极探索,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挫折。因此需要我们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不断明晰理念,改进方法,让“翻转”模式得到更广泛深入地应用,让我们在“翻转”后依然能平稳“落地”,赢得喝彩。
  参考文献:
  [1]桑新民, 李曙华, 谢阳斌. 21世纪: 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课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4): 46-51.
  [2]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4): 46-51.
  [3]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课题组. 基于“八字”教学法的翻转课堂研究[Z].2013.
  [4]王秋月.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 2014(8): 17-2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江丽莉)
其他文献
这个周六的早晨,醍来已经六点多了,街上人多,不能跑步了。到了学校,打开电脑,忽然地就想起了我喜爱的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一条未选择的路》。  聪明的人总想事事兼顾,结果总在生活的表面漂浮,还被尼采讥笑为“从未活过”,像我这样比较笨拙的人,倒更信仰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明白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被选择。无论你如何选择,都是“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新教育”或者“网师”,也是无数条林中小路之一
《汉书》中有言:“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素养”即为日常修习的涵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未来的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全纳
教育观点:疑,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意思是不到他想尽力弄明白却又不能做到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引导他;不到他内心明白却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的时候,老师先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用再反复这样了。孔子的这番话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当我们在运用这句话指导教育实践时,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前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颇为广大读者青睐,也常被各类教材及相关选本所收录。然而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教材及选本对其中一处文字讹误疏于补正,非常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众所周知,《战国策》原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后经西汉刘向整理,最终定名为《战国策》。东汉高诱曾为之作注。不过《战国策》原本流传到北宋时,其正文及注文都有
【摘 要】笔者基于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设计一系列项目式任务,在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开展《红岩》的阅读教学,进一步探讨在高中阶段开展中国革命传统经典作品学习的有效方法,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寻求有效手段。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项目式学习 《红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要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近年来,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的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简洁、版式灵活,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审美等综合素养。目前,许多学校都把优质绘本引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绘本的教育价值。  就绘本阅读教学来看,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绘本有不同的教学选择;同一绘本因学生的年龄、阅读的目标不同,也有不同的教学选择。笔者试以小学四年级《艺术大魔法》绘本阅读课为例,谈谈教师在绘本
个人简介  尤立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全国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理事、全国阅读与鉴赏学会理事。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全国十佳教改新星”等称号。执教的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有的课还被选入河北省“百节优质课”。多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阅读与鉴赏》等刊物发表。主编《河北省普通高中会考说明·语文》《写作集训
《荷叶 母亲》是冰心老人的散文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近些年来,关于高考作文的报道频现于媒体,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考作文为何有争议?在此我们不妨先看几篇高考争议作文,从中或许能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2007年江苏省争议作文《怀想天空》起初综合评分为37分(满分60分),终审时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作文,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理由是这篇作文“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有着“现实生活的质朴”。  同年,上海市的争议作文《这道“坎”若有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