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物体自由地沿竖直圆弧形轨道外侧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变速圆周运动,只有在各点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等于所需的向心力,物体才能沿该轨道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轨道上的某点(通常称为临界点)受到的压力为零,此后物体就将脱离该轨道.因此,只有正确地找到压力为零的点出现在何处是保证物体沿圆弧轨道运动的关键.  最近看了一份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上面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如下:  题目滑板运动已成为青少年所喜爱的一种体育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因此,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从生理角度来讲,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选修3-3中第21页:图2-1-3(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  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  但在其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上出现的该图象却有所不同,例如其中第18页的图2-1(图2):  这就使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了困惑:该图像究竟过不过原点?即某时刻速率为零的分子数为不为零?  笔者又查阅到2010年福建高考第28题第(1)问,题目是
期刊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黄金季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往有些教师把实验进行周密设计,致使学生的实验思维、实验方法、探索精神得不到预期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显得单一狭窄,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缺乏探索性、灵活性和独
物理模型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物理世界中的原物的抽象描述.它是按照物理学研究的特定目的,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对原型客体本质关系的再现.人们通过对物理模型的认识与研究,去获得关于原型客体的知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规律,它是物理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些教师对2009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5题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认为生活中并不存在满足题意的物理模型.  原题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
期刊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概念的建立、规律、原理的得出大多通过实验,所以,实验是科学的灵魂.“我听过了,我忘记了,我看过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明白了”,只有经过学生亲身动手实验得到的规律、原理才是学生能透彻理解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为”.  目前,初中科学课程在不断地改革中,而实验教学的改革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现用的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卷第24题,原题如下:  拖把是由拖把头和拖杆组成的拖地工具如图1,设拖把头的质量是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水平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由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