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其实除教材外,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快乐学习数学,从而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数学;乐学
谈起数学课外阅读,我不禁思绪万千。
【生活小掠影】
去年7月初,我买了一套《数学帮帮忙》(共25本)数学绘本读物送给女儿看。没想到一拿到书,女儿就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数学绘本全看完了。还时常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这本很好看,你看看。”“妈妈,数学中真的有周长的知识吗?”“妈妈,你知道吗?这本讲的是图形的知识;而这本是减法知识。”“《超级眼镜》介绍的是数字规律。”……这些书,每一本都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融入一点数学知识,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同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5本绘本涵盖了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各方面的数学知识。诱人的画面、浅显的故事、简单的知识,让孩子不知不觉喜欢上了数学阅读,爱上了数学。这些书两个星期之内她竟然看了两遍。她对这几本书如痴如醉的态度,让我忽然明白也许数学的学习可以从阅读起步,让课外阅读为数学学习画龙点睛。
感悟:从女儿的身上我体会到,低学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离不开课外阅读的支撑与帮助。我们应让他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数的世界,而且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从中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从内心真正爱上数学。
低学段学生是如此,我觉得高学段学生更需要课外阅读的补充与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们的建议》中指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的确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可怕的数学》、《数学帮帮忙》、《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数学阅读》、《小学数学报》等一些数学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基础。
一、学之爱,源自课外阅读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小学课本中的知识是单一的、肤浅的,它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我决定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学课外读物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数学成绩不断提高,一些同学还摘掉了学困生的帽子。
“《现代教育报》是我忠实的朋友,有它的陪伴,我学数学变得快乐轻松了。以前我总觉得学数学枯燥无味,一说数学我就眉头紧皱,当然也学不好。自从认识《现代教育报》后,它让我重树自信心,重新爱上数学,我的成绩也不断地提高。现在每期《现代教育报》我均反复认真研读,它成了我忠实的伙伴与热心的老师。我非常感谢它。”以上是摘自一学困生读《现代教育报》后写的心得体会。
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阅读各种数学类的课外书籍,益处良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思维越来越开阔,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也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二、学之乐,源于课外阅读的补充
“老师,你太厉害了!”“叶老师,我喜欢你的数学课!”“叶老师,你这么快算出答案,用的是什么方法?”“叶老师,没想到数学这么神奇!”“叶老师,我知道你解题的秘密了。”“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一句句的童真话语温暖着我的心,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使每个学生爱上数学,是我永远的追求。为此,我不断地寻找让孩子们爱学、乐学数学的切入口。上学期我们选择了一本《数学魔术》作为乐读课程的教材之一。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每周三的乐读课程成了他们每天的向往,他们期盼着那天的到来。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用心感受着数学的神奇,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习之优,源自课外阅读的默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数学承载的是品质,品质需要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品格的熔铸,情操的熏陶,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有一名学生叫小岚,她妈妈非常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平时提供给孩子的课外读物相当的全面,其实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她已在无形地学习这些数学家的精神。经过几年的阅读积累中,她养成了认真细致、精确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也为她优秀的学习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追寻数学家成长的足迹,我们可以了解数学先辈们刻苦钻研的作风、富有启发的治学经验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它们是数学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积极性、学习科学方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其生动的思想养料。
四、思之活,源自课外阅读的点拨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既没有帆,也没有风。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或许刚开始追求的是故事情节,逐渐地就会想着去解决数学故事中的问题。例如:阅读《荒岛历险》一书时,刚开始有的同学是带着好玩的心理去读的,但当读到罗克遭遇飞机失事落到一个蛮荒孤岛上时,也会为之感到揪心。罗克在逃生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学生大多会从最初的观望,渐渐地投入到运用数学思想考虑遇到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自觉地随着故事情节参与其中,围绕里面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思考。
当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积累,我们可以加大阅读的难度,阅读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数学故事。例如欧洲的“七桥问题”、古阿拉伯民间流传的“老人分羊问题”、中国古代流传的“李白喝酒故事”、“百僧百馍故事”等,它们都蕴涵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这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识之广,源于课外阅读的积累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课外知识不仅是课内知识的延伸与补充,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如:今天我读了《现代教育报》里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我国古代的数学之最》,里面写了我国使用位值制和分数比国外早一千多年,是全世界最早使用位值制和分数的国家。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史和中国古代的数学名人。
从中我还得知从以前出土的甲骨文告诉我们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使用了十进制记数法了。公元263年,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又补充了一条法则: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相乘。直到1489年,才由维特曼提出相似的法则,比刘徽晚了1200年。
课外阅读有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陶冶性情,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互相促进的,书读得越多,懂得的知识就越多,就越能促进课内阅读,使学习越来越轻松;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越来越爱学数学了,这就是我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数学;乐学
谈起数学课外阅读,我不禁思绪万千。
【生活小掠影】
去年7月初,我买了一套《数学帮帮忙》(共25本)数学绘本读物送给女儿看。没想到一拿到书,女儿就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数学绘本全看完了。还时常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这本很好看,你看看。”“妈妈,数学中真的有周长的知识吗?”“妈妈,你知道吗?这本讲的是图形的知识;而这本是减法知识。”“《超级眼镜》介绍的是数字规律。”……这些书,每一本都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融入一点数学知识,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同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5本绘本涵盖了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各方面的数学知识。诱人的画面、浅显的故事、简单的知识,让孩子不知不觉喜欢上了数学阅读,爱上了数学。这些书两个星期之内她竟然看了两遍。她对这几本书如痴如醉的态度,让我忽然明白也许数学的学习可以从阅读起步,让课外阅读为数学学习画龙点睛。
感悟:从女儿的身上我体会到,低学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离不开课外阅读的支撑与帮助。我们应让他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数的世界,而且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从中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从内心真正爱上数学。
低学段学生是如此,我觉得高学段学生更需要课外阅读的补充与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们的建议》中指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的确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可怕的数学》、《数学帮帮忙》、《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数学阅读》、《小学数学报》等一些数学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基础。
一、学之爱,源自课外阅读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小学课本中的知识是单一的、肤浅的,它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我决定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学课外读物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数学成绩不断提高,一些同学还摘掉了学困生的帽子。
“《现代教育报》是我忠实的朋友,有它的陪伴,我学数学变得快乐轻松了。以前我总觉得学数学枯燥无味,一说数学我就眉头紧皱,当然也学不好。自从认识《现代教育报》后,它让我重树自信心,重新爱上数学,我的成绩也不断地提高。现在每期《现代教育报》我均反复认真研读,它成了我忠实的伙伴与热心的老师。我非常感谢它。”以上是摘自一学困生读《现代教育报》后写的心得体会。
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阅读各种数学类的课外书籍,益处良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思维越来越开阔,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也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二、学之乐,源于课外阅读的补充
“老师,你太厉害了!”“叶老师,我喜欢你的数学课!”“叶老师,你这么快算出答案,用的是什么方法?”“叶老师,没想到数学这么神奇!”“叶老师,我知道你解题的秘密了。”“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一句句的童真话语温暖着我的心,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使每个学生爱上数学,是我永远的追求。为此,我不断地寻找让孩子们爱学、乐学数学的切入口。上学期我们选择了一本《数学魔术》作为乐读课程的教材之一。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每周三的乐读课程成了他们每天的向往,他们期盼着那天的到来。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用心感受着数学的神奇,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习之优,源自课外阅读的默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数学承载的是品质,品质需要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品格的熔铸,情操的熏陶,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有一名学生叫小岚,她妈妈非常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平时提供给孩子的课外读物相当的全面,其实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她已在无形地学习这些数学家的精神。经过几年的阅读积累中,她养成了认真细致、精确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也为她优秀的学习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追寻数学家成长的足迹,我们可以了解数学先辈们刻苦钻研的作风、富有启发的治学经验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它们是数学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积极性、学习科学方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其生动的思想养料。
四、思之活,源自课外阅读的点拨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既没有帆,也没有风。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或许刚开始追求的是故事情节,逐渐地就会想着去解决数学故事中的问题。例如:阅读《荒岛历险》一书时,刚开始有的同学是带着好玩的心理去读的,但当读到罗克遭遇飞机失事落到一个蛮荒孤岛上时,也会为之感到揪心。罗克在逃生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学生大多会从最初的观望,渐渐地投入到运用数学思想考虑遇到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自觉地随着故事情节参与其中,围绕里面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思考。
当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积累,我们可以加大阅读的难度,阅读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数学故事。例如欧洲的“七桥问题”、古阿拉伯民间流传的“老人分羊问题”、中国古代流传的“李白喝酒故事”、“百僧百馍故事”等,它们都蕴涵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这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识之广,源于课外阅读的积累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课外知识不仅是课内知识的延伸与补充,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如:今天我读了《现代教育报》里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我国古代的数学之最》,里面写了我国使用位值制和分数比国外早一千多年,是全世界最早使用位值制和分数的国家。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史和中国古代的数学名人。
从中我还得知从以前出土的甲骨文告诉我们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使用了十进制记数法了。公元263年,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又补充了一条法则: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相乘。直到1489年,才由维特曼提出相似的法则,比刘徽晚了1200年。
课外阅读有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陶冶性情,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互相促进的,书读得越多,懂得的知识就越多,就越能促进课内阅读,使学习越来越轻松;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越来越爱学数学了,这就是我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