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当前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同时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高度评价了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让学生想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到“安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有表现和发展。现在的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一方面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习惯于听老师讲,怕问问题给老师的教学带来麻烦,同时也受制于老师的权威。另一方面,对自己缺乏自信,怕自己提问不当,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笑话。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想问。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主动成为学生教学相长的朋友,在课堂上,要让自己和学生一样是学习者,更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从情感缩短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敢问。其次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愉悦,鼓励学生质疑,允许补充、争论,允许出错、改正,在心理上使师生融洽,让学生想问。再次要形成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并及时给予评价,尽量发掘其问题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时时愉悦的心理体验,鼓励其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二、让学生会问
  1.教师自己要有问题意识,让学生去体会问题。
  一名好的教师应该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难易适中,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应用性,充满吸引力,能提高学生思维训练质量的好问题。好问题应该具有以下标准。
  问题的难易适中。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达到“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境界。
  问题从实际中来。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所以教学中要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尽量从学生有丰富经验的背景中提出问题,最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一方面,感性经验、直观背景的丰富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只会学而不会用的弊端。
  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一个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有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这样,思维水平、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程度不同的成功。具有较强的发散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挑战和诱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同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问题具有冲突性。有时,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反例才能获得对某一概念的深刻理解。问题中隐含有适当的“陷阱”,可以帮助学生暴露自己思维中的不足、方法上的欠缺、知识中的漏洞,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以“误”养“正”;具有冲突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矛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体验。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捕捉问题。
  小学生尽管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因为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方面的不足,或者限于思维水平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提问不得要领、缺乏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视学生已有的问题意识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的水平。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
  例如,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定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12元,有线电视收视费每月13元。订一份全年的电视节目报要多少元?有线电视收视费全年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全年的电视节目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一共多少钱?而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交全年的电视节目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200元够吗?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解法上和上面的问题几乎没什么区别,但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其他同学站得要高。教师可以当即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和表扬,以后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时,学生提问题的角度就会丰富,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3.引进积极的评价,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适当处理,将好的、有价值的问题保留;将有含金量但稍有不足的问题进行完善;将不适宜的、暂时用不上的问题摒弃。学生是会思考的,老师的处理他们看在眼里,会去思考,在大脑中积极地碰撞,擦出新的火花。老师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哪些问题提得好,为什么?这样,学生渐渐地会反思、会思考,捕捉问题的能力强了,也就会问了。
  三、让学生好问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留心生活中的事情,养成爱发现、爱提问的好习惯,讲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产生更多的问题,探索更多未知问题。如在教学《年、月、日》后,留给学生发问的机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年、月、日这些时间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如:多少年为一个世纪?为什么又的年份的第一季度的天数不同,有几种情况?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增强问题意识,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提问—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应当成为我们平时课堂教学持之以恒的追求,在教师充分地引导、孩子深刻地体验和参与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步养成的。让我们记住爱因斯坦的那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问题催发学生的思考,让思考带给学生成长和收获。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是教师依据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所有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1.课堂练习要注重实用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一方面,我们会将知识当做可摆放在大脑中的艺术装饰
摘 要: 为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落实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学生分组学习目标分层、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批改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分层布置 分层批改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的必要性  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是减轻教师工
摘 要: 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促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  关键词: 课堂小结 小结形式 小结时机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教学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提炼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情境导入固然重要,它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但课堂小结不容忽
摘 要: 初中数学中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这类题目题型各异,但主要有三类,包括数字类规律探索问题、图形类规律探索问题、点的坐标类规律探索问题等,其解题方法因题而异.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每一类题目中规律探究型问题的解题方法,希望本文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规律探索型问题 类型 解题方法  规律探索型问题是中考中的必考知识点,我
摘 要: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学科。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前提是对数学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什么都会如鱼得水。那么怎样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具体介绍几种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兴趣培
摘 要: 计算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中年级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的可靠保证。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计算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真正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 计算习惯 培养方法  计算能力
摘 要: 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要针对学科特点:生活化、科学化、大众化的特点实施教学,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讲究数量与结构交替变化的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帮助学习其他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而小学数学则是通过教材,帮助小学生对数字进行认识,并学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怎样让数学走进生活实际,促使学生探索数学奥秘呢?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在生活中找问题感受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