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如作文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j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嘴馋,可能跟形象思维发达有关。当他们不满于画饼充饥时,便研究起菜谱,充分展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伙就有口福了。这些菜式和他们的作品一起流传下来,孰优孰劣,还真难说。没听过《赤壁赋》的有,没听说过东坡肉的还真少。
  文人当厨子的很多,大名鼎鼎者不在少数。袁枚开《随园食单》,李渔弄《闲情偶寄》,倪云林比较萌,书名《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不知道的以为他是饭店经理。金圣叹临刑前念念不忘“花生米和豆腐干相佐,能吃出火腿的味道”,可见平时喜欢琢磨点吃的。现代文人中,周作人老是提《山家清供》,那是宋代林洪编的,专走小清新一路。老先生在苦雨斋里,做着可口的饭菜,过着甜蜜的生活。梁实秋到台湾后,在雅舍里不停地谈吃。但他们究竟手艺如何,不得而知。
  当代文人里,第一会做菜的要算汪曾祺。一个大文人,乐此不疲地给《家庭》《中国烹饪》之类杂志写稿,不是在乎稿酬,也不是要载道,就是不写心痒痒。在他的笔下,萝卜、干丝、蚕豆、昂刺鱼等等,没有不能做成美味的。过桥米线他多少年后都记得哪家好,怎么个好。一个凉拌菠菜,老先生写得跟做满汉全席似的。那个王世襄,架猎鹰,睡在一堆价值连城的国宝中,研究蟋蟀之余,最喜欢干的事也是做菜,最大的本事就是把寻常菜做出绝味来。
  文人因何爱做菜?窃以为是因为作文与做菜,过程极其相似。先是材料,作文是文字、思想、情怀,做菜是食材和配料。过程也差不多,短篇和神来之笔,那是大火快炒;中篇和需要论辩的,那是红烧、清蒸;长篇和著述,那是煎炸炖煮蒸样样齐上。至于王勃那样的,蒙个被子睡一觉,起来“刷刷刷”文不加点,那另当别论。收获也差不多,成功的或是超出预期的,那叫一个得意兴奋,不分享就是衣锦夜行了。若是做砸了,定要懊恼一番。
  苏东坡把肉做得很豪放,倒是像极了他的文风。王世襄的菜,看他自己写的,看马未都写的,那是民国四公子的范儿,鬼才一个,常人莫及。汪曾祺的菜也似其文,初看淡淡的,却在精致的平淡里,透出欢喜和情趣。
  成功的文和成功的菜,要求具备的条件都相同。最重要的是创意,不因循才会有拓展和惊喜,也才能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其次是技法。对于大厨和文人,这点都是具备的。其三是火候。火候本属技法,特别提出是因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寸心”这词妙啊!它才能敏锐感知“火候”。一道菜、一篇文往往过程都一样,高明与一般,就在这个火候上分出上下。一道菜,多煮就老了,少煮又生了;油盐酱醋糖,多不得,少不得。一篇文,说透了不好,晦涩了不行,议论、抒情、说理、记叙,都要恰到好处。就像汪曾祺的文,点到即止,余韻悠悠,绝不废话。
其他文献
朋友大老远地特意带了一瓶蜂蜜送给我。这瓶蜂蜜挺有意思,它的名字叫“熊猫蜂蜜”。朋友郑重强调,它来自西南大熊猫栖息地,而且包装盒的正上方还用红色字体赫然印着:不仅仅是蜂蜜。  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型消费者,在了解为什么“不仅仅是蜂蜜”之前,我需要先弄明白的问题是:大熊猫和蜂蜜,到底有什么关系?认真阅读了随货赠送的一系列“熊猫蜂蜜日记”之后,我终于把这其中的关系捋顺了,虽然论证的过程稍微有点绕。  首先
羊双肠是开封著名的小吃,是把羊血灌入羊肠子制成的。新鲜的羊血过滤后,去掉污物,加少量淀粉,灌入洗净的羊肠内,煮熟。吃时,拿一海碗,把切成片的羊双肠码在碗底,浇上老火炖好的滚烫浓香的羊肉鲜汤,撒上香菜,浇上辣椒油,还没喝,那种特殊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先喝一口汤,味道浓香醇厚。喝到一半再吃一口碗底的羊双肠,滑软筋道,简直是对味蕾的一大褒奖。  我对羊双肠始终是有点儿纠结的,一方面热爱它诱人的味道,一方面
酒兴醋意盐味道。品尝之中,一线醋意和唇齿、舌头隐约纠缠,似贴非贴。因此,我把醋比作味道中的小妖精,不让你爱上,也不让你忘记。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极度美妙的东西,或者若有若无,或者若即若离。  因为这番醋意的微妙,所以,每逢做菜时需要放醋,我总是非常小心。我家厨房放调味品的柜子里,最多的就是醋瓶子。朋友们开玩笑说,我一定是个敏感和忌妒心很强的人。其实,正是我从来不敢放胆用醋,才会米
有机会在少林斋堂用餐,大家兴奋不已。接待方再三强调,里面不许说话,手机要调到静音。  齋堂光线柔和偏暗,长桌配上长条凳,一行行排列,全部纯木色,没有上过油漆。一条凳子可坐四人,每人面前摆着两个泡速食面的那种碗,一个装菜,一个装饭,一双卫生筷。等大家坐下,一位小和尚进来宣布纪律:“各位大德,这里吃饭不能说话,拿多少吃多少,碗里不能剩下一粒米饭。”  众人肃静,端坐,仿佛回到幼儿园时代。  这时,两位
煎炸后的剩油最让人烦心。扔掉舍不得;不扔,再次加热时会有致癌的油烟,炒菜品质下降。今天我来教教大家剩油、浮油该怎么处理。  剩油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冒油烟,最好是油没下锅之前,就把它的用途提前想好。  1.用来做调味油。家常凉拌菜、拌面条,可以加点葱香油、花椒油、辣椒油之类来调味。不妨在煎炸食物将近结束时,趁着油温合适,加入各种调味品,做出香喷喷的调味油来。比如,炸茄盒后,就准备好大量花椒粒,转为小
父亲过世后,我把母亲接了来.母亲带来了辣椒、豆角、包谷,还有坛子菜,当然还有茶.那辣椒里带着老家的阳光,豆角里带着老家的土壤气息,包谷里带着老家的习习山风,坛子菜里带着
在粤菜中,清蒸的技法多用于蒸制水产。水产经初步加工后,只加少量的料头避腥,利用水蒸气来致熟。怎样才能令鱼肉达到最佳的口感?秘诀在于,要选择生猛的、还在游水的鱼,在宰杀时还得将鱼放血,即从鱼的鳃部和尾部各划刀,这时的鱼还未死,放回水里,就会挣扎游动,血从伤口处流出,直到流尽;将鱼捞出,再刮鱼鳞和清除内脏。这样的处理方法,也是制作淡水魚生必经的步骤,看似有些心狠,但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放血后的鱼肉无腥
我算是会自己烧两三种小菜的人。  下厨时,所用的主料和佐味品都是靠直觉。电视烹调节目上用的半茶匙、一茶匙和三分之一汤匙串成一大串的万能容器,以及那几盎司几盎司的玻璃杯,我一看就觉得好笑。  年轻时要出国,跑到厨房去向奶妈学炒菜,她刚好在做红烧肉。  “要用多少斤猪肉?”我问。  “随便。”她回答。  “那怎么知道够不够吃?”  “不夠吃下次买多一点,吃剩了下次买少一点。”  “烧多久呢?”  “太
小时候尿床,母亲会做两样东西给我吃,一是炖一锅狗肉,二是蒸几只酿肚。酿肚就是将用水发泡好的糯米,灌入猪的膀胱(俗称猪尿包,即小肚子),然后蒸熟切片吃。此法很灵,吃几次竟然不尿床了。  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吃叫作肚子的东西。以后我把这道酿肚菜进行了改良,除糯米外,我还灌入了腊肉粒、鲜豌豆、胡萝卜及少许花椒末,蒸出来压紧切片,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腊香扑鼻。  其实最好吃的还不是这种小肚子,而是猪的胃那种
目的 持续改进儿童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 参照JCI评审标准,通过柏拉图方法分析全院高警示药品管理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以主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