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教师压力表现及来源浅析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9-02
  
  所谓高校教师压力仅仅是指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低沉的情绪表现与经历,由于本质上它是一种必然表现为一定行为特征的心理问题,因此也可称之为心理压力或精神压力。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加剧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教师行业也已演变为一种“高压力”职业,广大高校教师正承受着一定压力的压迫。虽然各个教师所承受的压力的种类与大小存在差异,但也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外在行为表现,其中典型的是:躯体化,主要表现为头痛、背疼、肌肉酸痛等身体不适;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缺乏甚至丧失活力,悲观失望;焦虑,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神经过敏、心理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及由此产生的气粗、盗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躯体性表征;人际敏感,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在与自卑感,心绪不宁,神情恍惚;敌意,主要表现为时常伴有的厌烦的感觉,在思想、情感与行为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种种敌对的表现;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那些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与行为;精神病,主要表现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与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异常等,这是最严重的表现。上述高校教师压力的来源,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
  ①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角色的多面性及其角色转换的困扰。教师在不同的场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必须具有不同的语言行为模式,从而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在社会层面,教师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一个国家公民,所面对的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使得教师遇到了诸多复杂的矛盾冲突,如千百年来所赋予教师的“安贫乐道”的品德秉性与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拜物教”的矛盾冲突、文化知识的丰富性与收入低下经济拮据的矛盾冲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社会规范和要求与教师主观素质不足低下之间的矛盾冲突等,这些矛盾都会使教师心理发生变化,形成压力。在学校层面,教师特定的职业类型与工作性质使得教师必须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它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双重角色”使得教师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阶层的特殊的心里特征。它既具有追求真理、崇尚理性、傲视权贵的心里特征,又具有“文人相轻”、清高超俗的心里特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环境或场所,教师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学生担负着教化的责任;作为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对学生担负着管理的责任;教师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益友,是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者,负有帮助学生化解心结的责任;教师作为学生家长的受托者和代理人,对学生负有监管与照顾的责任,有责任就有压力;教师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要与不同阶层、地位、职业、民族、党派、年龄、性格等社会成员打交道,从而产生社交压力。在家庭层面,教师作为家庭成员要在家庭中扮演各种角色,要应付家庭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也会给教师带来压力。总之,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面性及其角色转换,无疑会形成教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造成心理压力。
  ②来自学校的压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浪潮的猛烈冲击。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全面推进,它在给教师带来更大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使高校逐渐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改革前,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就教师而言,教授、副教授等职称一旦获得即可高枕无忧,处级、副处级等头衔一旦拥有便可一劳永逸,在职称评定、职务升级、薪金酬劳、福利待遇等方面虽有变化但基本稳定差距不大,因而压力相对较小。高等教育改革所推崇的聘任制使得职务职称终身制被彻底废除,诸如竞争上岗、挂牌教学、学生评教、专家听课、群众测评、人员分流等措施使原本简单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收入差距的扩大、科研任务的加重使得“知足常乐”者已不能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当前,超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已成为教师所面对的最沉重的压力,教学与科研任务质与量的规定性、严格考核及其与经济收入的直接挂钩,使得教师患得患失,心理紧张。总之,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质是责、权、利的重新整合,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面对改革,不论职务、职称、学历、才能等是高是低,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顾虑,形成压力。
  ③来自家庭的压力-家庭责任的千斤重担。教师作为家庭成员必然要对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产生一的的压力。这种压力首先表现为义务压力,对父母长辈的赡养义务与对儿女的抚养义务,这种压力是巨大而不可推卸的。其次是情感压力,对爱人应尽帮扶的义务,使夫妻二人共渡爱情之海,风雨同舟,白头偕老。再次是经济压力、住房压力、家族成员的医疗压力、儿女的教育、就业与婚姻压力等,教师作为家庭的顶樑柱必须提供维持家庭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经济支持、保证并应努力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解决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维护儿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解决儿女的就业与婚姻问题,这些问题如同千斤重担压在教师身上,对教师形成了不可推卸的压力。
  ④来自教师自身的压力-教师身心不适所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根源于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外在环境的错位、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与教师所抱愿望、要求与能力的撞击。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竞争的日益加剧及角色变换都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的不适应。如一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把自己从改革的浪潮中游离出去,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从而产生一种失落感;一些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在教学上能力平平缺乏特色,在科研上没有方向成果贫乏,在开发上缺乏创新收效甚微,难以产生令人自豪的成就感,面对其他教师的不断进步压力便油然而生;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成就或对自己的批评、议论,陷入与他人关系不和谐的泥潭中,引发自卑、妒忌、埋怨、畏怯、报复等不良心理,给生活与工作带来压力。此外,教师的认知方式也是产生身心不适的重要原因,面对相同的任务、相同的考核标准等,不同的教师往往具有不同的压力表现,对于那些“心大”的教师所产生的压力小些甚至没有,而对于那些“心小”的教师就可能产生较大的压力。有些教师常常是杞人忧天,自添烦恼,正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上面只是对教师压力表现与来源所做的一个简单分析,给予了单个罗列,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压力表现与来源往往是很复杂的,是多种压力并存,形成一个压力集群,从而给教师身心健康及生活、学习与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教师所面对的压力及来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使主次轻重发生变化,或产生新的压力。实践表明,“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压力就是动力,可增加教师的干劲,使教师多出成果,正所谓“没有压力不出油”。但是,不“适度”的过大过强的压力却是有害的,它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摧残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影响教学科研成果的获得,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整个社会尤其是学校应高度关注教师压力问题,创设和提供多种且有效的“减压阀”给教师减压,把教师压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保证教师心理和谐,身体健康,干劲十足,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从而多出快出成果,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 鲁小彬 复旦教育论坛2005.03
  [2] 试论高校教师压力来源及缓解的建议 万海玲 现代教育与科研2008.08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分析学校体育竞赛创新的必要性,构想了一种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经常的体育竞赛模式。并设法解决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 创新;体育竞赛;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6-02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9-02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目前各学校科学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各小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教学始终未能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整体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彻底改变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局面,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将显得十
【摘要】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优化、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英语教学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功能。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该取其优、避其劣。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优化;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56-01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是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 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4-02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英语教师感到很困惑:怎么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克服英语课堂教学的盲目性?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英语教师要在正确认识作为外语的一门语言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应首先做出正确的回答。  首先要回答作为英语教学的对象英语是什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5-0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作文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从实际教学中体会到,自由表达就是要求学生说自己高兴说的话,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为达此目标,就必须高举个性化的旗帜,关注学生个体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写作主体个性的自
【摘要】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参与、互动、和谐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参与;互动;和谐;课堂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主体;有效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6-02    随着我国加入WTO,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8-0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品德课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1 从生活中来,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