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话动携手同行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锐角和钝角》是在认识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是借班上课,上课时和学生是第一次见面,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要使自己的课吸引学生,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携手同行,使学生在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氛围中成长。下面我结合《锐角和钝角》一课,谈谈自己怎样挖掘课堂中积极的情感因素。
  过程描述
  一、激发兴趣,调节情感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是调动学生主动、认真学习的根本动力。当我们的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他们就会富有成功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也增强了。因此,课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玩玩、转转活动角,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事实证明,学生都被活动角吸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也一下子消失了。
  【教学片段】
  (课前谈话)师:老师带来了一样学具,(出示活动角)你玩过吗?谁想上来玩玩?
  (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上来玩玩老师手中的“东西”。在学生玩后,我立刻将活动角变身为“直角”固定在黑板上。)
  师:老师把这件学具贴到黑板上,大家看,它变成了谁?(直角)
  师:大家都说是直角,到底是不是直角呢?谁来验证?(生验证)告诉大家你是怎样验证的。
  接着再通过玩活动角,让学生自己说出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所以在课始部分我特意安排学生玩活动角,在玩一玩、移一移中不但复习了旧知,而且很清晰地使学生知道了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创新体验,升华情感
  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多年的课堂教学,使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才会真正理解数学,理解知识,自身的各种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教学片段一】
  描角
  出示作业纸,让学生观察,是钝角的用红笔描一描,是锐角的用绿色的笔描一描,其他的不用描。(怎样验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设计意图】
  当“连一连”这样的题目已经遍布我们的数学课堂时,让大家描一描,可以说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看似简单的描一描,却验证了学生对角的进一步认识,对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区别,而且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又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学片段二】
  用身体创造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锐角和钝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角,那你能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角吗?
  【设计意图】
  当学生一个个冲上讲台,用身体创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角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进入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幸福;看来,只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按其认知规律给予适当的点拨,相信他们会迸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片段三】
  1.用三角板拼角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的部位创造了角,你能用两块三角板拼一个角吗?
  2.用角创造图案
  学生尝试用角创造图案。
  【设计意图】
  用学过的锐角、直角和钝角创造美丽的图案,可以说是对这一堂课的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我们不可预测的。
  教学反思
  反思这一节课,我觉得要挖掘课堂中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这也是我自己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几点体会。
  一、师生互染是情感体验的有效催化
  课堂中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师生互相感染,来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沉浸,对数学知识的倾情表达,来自教师的及时捕捉和巧妙引发。
  在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在找生活中的角后安排了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创造角这样一环节。但是在具体实践时,在学生找了几个生活中的角后,出现了这样一幕:
  有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们身上也有角,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创造角。
  我马上说:真的吗?你能上来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角吗?
  女孩子马上用手臂创造了一个角。孩子们立刻被她吸引了。
  我问大家:你能找到她身上的角吗?是个什么角?并及时给予女孩表扬:你真厉害,用身体创造角这样的金点子都能想到。(大家可以想象孩子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心花怒放)
  仿佛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学生纷纷要求上来用身体创造角,面对他们五花八门的“作品”,台上台下,笑声不断。
  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是闪亮在课堂中的火花,是学生生发愉悦体验的契机。在此,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适时点燃学生的热情,融于学生的快乐之中,并跳出学生的愉悦,推动学生乐于参与,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活跃,越学越感到有趣!同时,教师也在这浓浓的氛围中体验到一种教学成功的幸福,体验到课堂是老师和学生所走过的一段共同的生命历程。
  二、自主体验是情感体验的基石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不但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出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
  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时,无论是引入新知、探求新知、内化新知,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课始,玩玩活动角,移移活动角,从直角到锐角和钝角,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和发现的;接着,让学生描一描、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充分感知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也不忘让学生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让学生争论,在争论的同时明确新知。为了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有更清晰的认识,我又安排学生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创造角,用三角板拼角,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整堂课由于我设计的活动都是学生所喜欢的,所以课堂气氛非常好,情绪也越来越高。看来,只要我们每个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携手同行,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会从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他文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的水之所以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涌来。阅读教学之所以充满生机,是因为有问题不断地生成,问题是阅读教学之“渠”的“源头活水”。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把阅读文本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觉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上讲解新教材以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学方法等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使思品课举步维艰。在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让学生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思品课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
一、背景分析  由于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片面理解或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出现了两种较极端的做法,一种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每天机械练习,忽视算理的推导,以练代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重算法、轻算理。另一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在理解算理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缺少对算法的提炼与巩
概括力是指以概括为主要形式,对文本归纳、提炼并通过语言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在2011版课标中对概括力的训练目标体现出明确的序列化:从第一学段的“初步体验”到第二学段的“初步把握,初步感受”,再到第三学段的“初步领悟”等表述,呈现出逻辑递进的训练思路。然而,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概括能力训练还是较少,即便有教师尝试,也常常费尽唇舌,学生也不得要领,使概括力的训练被不断边缘化,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化
在湿地如画、湖泊似镜的龙城之东,在毗邻紫荆公园,相依烟雨横塘之处,孕育着一所生机勃勃的小学——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她始建于1941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公办小学。学校占地25853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一流。近三年来,学校以科技为本,把科学精神融入到教育科研中,推进科技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凸显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作为江苏省第一批科技特色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实
2006年2月23日,意大利都灵的帕拉维拉体育馆,冬季奥运会最赏心悦目的赛事,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正在进行。  那一天,冷门迭出,夺冠热门美国著名选手科恩和俄罗斯名将斯鲁茨卡娅表现极度失常——科恩在比赛中连续两次摔倒,斯鲁茨卡娅居然跌倒在地。倒是赛前不被看好的日本选手村主章枝,表现极为抢眼,她在决赛中舞姿翩翩,宛如仙子下凡;亦真亦幻,又似蟾宫魅影。全套动作一气呵成,近乎完美。一时间,场内掌声四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孙双金老师情智语文所追求的语言发展和情感熏陶的同构共生,和谐的语文课堂是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课堂里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薛法根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中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激情共舞。课程专家叶澜教授的诠释是:“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
一、批注式“随堂化”教学的选择  课改让我们教师思想解放,学生个性张扬,重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放在首位。常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课文哪部分?为什么?说说理由。你读到了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好好读一读,说说理由。尤其在上情感性课文的时候,把孩子上得动情地流泪。流完泪后,学生得到了什么呢?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们心中没有底。过于自由泛化的课堂让语
品德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上是属于精心选择的“美好生活图景”,而不是或者说大多数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儿童从教材走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目标。  一
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更是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平台。在具体的实践指导过程中,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可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际指导过程中,有时一次单独的实践活动设计传递的信息不够充分,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热情,此刻有深度的二次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二次设计,激发创意设计  六一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