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音乐的前奏、戏剧的序幕,一堂精彩、成功的美术课必然也有一个好的导入设计。新颖、巧妙的导入设计不仅能使学生眼前一亮,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持久的注意力,点燃智慧的火花。小学生的学习動力大多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果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的导入设计就要承担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
笔者经过教学探索,总结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让孩子们轻松快乐、自主地开始美的探索。下面,笔者就以美术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美术课的导入设计。
三年级“天外来客”的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悬疑设置式):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探究外星生命的欲望。
师:(出示“谜”字)这个字,你们认识吗?你们喜欢这个字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宇宙、美丽的地球、人类的起源……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实在有太多的谜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天就让我们从解谜开始神秘之旅。
金字塔: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最负盛名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塔身由230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巨大石块砌成,并且石块与石块之间严密得至今也无法插入一片薄薄的刀片。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建筑水平?
巨石阵:知道它们是什么吗?英国的巨石阵。4000年前的古人用何工具创造这么恢宏的杰作?
麦田怪圈:麦田里这些精美神秘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呢?
神秘的玛雅文化消失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澳大利亚的壁画和中国西部的石碟……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师:(出示课题“天外来客”)也许真有可能是神秘的天外来客创造了这些未解之谜。
评析: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无数个“为什么”,正是这些“为什么”激励他们开始神奇而又美妙的探索。色彩的变幻、线条的魅力、图腾的奥妙……充满了悬念。当然悬念的设置是为了铺陈整节课而为的,不必过于高深,应适当设疑,有所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天外来客”这一课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星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殊本领?导入时如果出示一段科幻片的视频,很可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式,随后的想象创造会跳不开一定的模式,所以笔者从设疑开始,引发学生想象。学生充分感知了外星生命的神秘莫测,自然就踏上了探索外星生命的创作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答案不必立即揭示,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引领整体教学的开始,通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和感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年级“形形色色的人”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体验活动式):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初步体验,进行预热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什么节日?对!端午节就要到了,玄武湖公园邀请了世界各地的人来参加龙舟比赛,有两位贵宾与组委会失去了联系,接待人员只知道他们的外貌特征,你们能在形形色色的人中找到他们吗?试试看!
课件展示: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贵宾到底去哪了呢?请仔细听他们的特征,第一位是一位女性(排除谁),个子很高(有可能是哪几位),比较瘦(有几个选择),她有一头金黄色的长发,肤白,眼睛大大的,鼻梁高高的,穿着非常时髦。你们能找到这位贵宾吗?
师:大家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找到她呢?是因为老师准确地描绘了她的外貌特征。
评析:为了突显“形形色色”这个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寻人”的侦探活动。学生们对此游戏兴趣浓厚,边玩边感知人物的不同特征,为接下来的学习进行了预热。讲故事、做游戏、竞赛、角色表演等导入方法都属于体验活动式导入,也是最常见的导入方法,其优点是通过趣味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这种导入看似设计简单却容易落入俗套而偏离主线或缺乏美术语言,所以设计时要切实围绕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特点,做到既新颖又有效。
二年级“相同图样排排队”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直观表现式):“把二方连续”以实物的形式直接呈现,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展示项链、发箍等物件:漂亮吗?老师佩戴的这些首饰虽然制作材料和方法不一样,但它们的排列有一个有趣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课件演示图案排列过程)解释“二方连续”的含义:我们把这种用一个单独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组图案,然后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的方式,也就是对相同图案进行排队的方式叫做“二方连续”(课件出示名称)。它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边”。
师:生活中,这样的花边到处都是,你们能找出哪些?
评析:舞台上演员的华丽亮相使得表演激越人心,观众身临其境。当然这样的导入设计在抓人眼球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要注意把握整体教学风格的统一。假如一节美术课导入环节热闹非凡,新授部分却令人乏味,难免华而不实。
二年级“想想说说、写写画画”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意境创设式):从象形文字娓娓道来,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由中国象形文字组成的课题:这些是什么?是画还是文字?你们能破译吗?试试看。
解释答案,并引导学生欣赏文字是如何由画演变而来的:原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想想说说、写写画画。是不是好似一幅画?其实我们中国的很多汉字都是从画演变而来的,比如“日、月、云、雨”等,人们把这种既像画又像字的符号,称为象形文字。
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用来记事的画或如画一样的象形文字:许多汉字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很多民族的古文字也像一幅画。这是我国云南纳西族的古文字,像不像画?再看看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字,你们觉得这些文字大概描绘了什么事?这些如画的文字记录的是他们的历史和传说,真是如诗如画!
小游戏:欣赏了这么多好看的字,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提供几个简单的文字,你们任选一个在小纸片上用水彩笔试着画一画,然后与古代的象形字作比较。
评析: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繁复的说辞,却能以一物、一景、一情引人,渐入佳境,这种自然、淡定的导入风格令人回味。这样的导入如同歌者的浅吟,在不经意间拨动人的心弦。导入环节通过教师的精心编排,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体现出动人的美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以上各种各样的导入,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或形式,而这些导入方法也不一定是单一运用的,我们可以巧妙结合,使之事半功倍。具体运用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1)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切忌生搬硬套。不能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而生硬地将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偏离主线的游戏、舞蹈等形式加入其中,这样虽然场面热闹,但让人觉得画蛇添足,不伦不类,不知所云。
(2)环节设计的承接性,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导入是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知识、情感的铺陈,一节精彩的美术课应该是一环扣一环的,知识的传递也是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的,所以设计导入时既要重视细节的打磨,也应把握好整体思路。
(3)时间把握的简短性,切忌喧宾夺主。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既要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教,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在导入部分花费大量的时间是喧宾夺主。教师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准有效的方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切入正题,给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预留足够的时间。
谱好美术课的序曲,引导学生从“入其境”发展到“会其境”,还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尝试和探索。
(责编 莫彩凤)
笔者经过教学探索,总结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让孩子们轻松快乐、自主地开始美的探索。下面,笔者就以美术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美术课的导入设计。
三年级“天外来客”的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悬疑设置式):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探究外星生命的欲望。
师:(出示“谜”字)这个字,你们认识吗?你们喜欢这个字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宇宙、美丽的地球、人类的起源……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实在有太多的谜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天就让我们从解谜开始神秘之旅。
金字塔: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最负盛名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塔身由230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巨大石块砌成,并且石块与石块之间严密得至今也无法插入一片薄薄的刀片。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建筑水平?
巨石阵:知道它们是什么吗?英国的巨石阵。4000年前的古人用何工具创造这么恢宏的杰作?
麦田怪圈:麦田里这些精美神秘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呢?
神秘的玛雅文化消失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澳大利亚的壁画和中国西部的石碟……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师:(出示课题“天外来客”)也许真有可能是神秘的天外来客创造了这些未解之谜。
评析: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无数个“为什么”,正是这些“为什么”激励他们开始神奇而又美妙的探索。色彩的变幻、线条的魅力、图腾的奥妙……充满了悬念。当然悬念的设置是为了铺陈整节课而为的,不必过于高深,应适当设疑,有所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天外来客”这一课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星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殊本领?导入时如果出示一段科幻片的视频,很可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式,随后的想象创造会跳不开一定的模式,所以笔者从设疑开始,引发学生想象。学生充分感知了外星生命的神秘莫测,自然就踏上了探索外星生命的创作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答案不必立即揭示,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引领整体教学的开始,通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和感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年级“形形色色的人”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体验活动式):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初步体验,进行预热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什么节日?对!端午节就要到了,玄武湖公园邀请了世界各地的人来参加龙舟比赛,有两位贵宾与组委会失去了联系,接待人员只知道他们的外貌特征,你们能在形形色色的人中找到他们吗?试试看!
课件展示: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贵宾到底去哪了呢?请仔细听他们的特征,第一位是一位女性(排除谁),个子很高(有可能是哪几位),比较瘦(有几个选择),她有一头金黄色的长发,肤白,眼睛大大的,鼻梁高高的,穿着非常时髦。你们能找到这位贵宾吗?
师:大家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找到她呢?是因为老师准确地描绘了她的外貌特征。
评析:为了突显“形形色色”这个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寻人”的侦探活动。学生们对此游戏兴趣浓厚,边玩边感知人物的不同特征,为接下来的学习进行了预热。讲故事、做游戏、竞赛、角色表演等导入方法都属于体验活动式导入,也是最常见的导入方法,其优点是通过趣味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这种导入看似设计简单却容易落入俗套而偏离主线或缺乏美术语言,所以设计时要切实围绕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特点,做到既新颖又有效。
二年级“相同图样排排队”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直观表现式):“把二方连续”以实物的形式直接呈现,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展示项链、发箍等物件:漂亮吗?老师佩戴的这些首饰虽然制作材料和方法不一样,但它们的排列有一个有趣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课件演示图案排列过程)解释“二方连续”的含义:我们把这种用一个单独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组图案,然后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的方式,也就是对相同图案进行排队的方式叫做“二方连续”(课件出示名称)。它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边”。
师:生活中,这样的花边到处都是,你们能找出哪些?
评析:舞台上演员的华丽亮相使得表演激越人心,观众身临其境。当然这样的导入设计在抓人眼球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要注意把握整体教学风格的统一。假如一节美术课导入环节热闹非凡,新授部分却令人乏味,难免华而不实。
二年级“想想说说、写写画画”导入片断
导入设计(意境创设式):从象形文字娓娓道来,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由中国象形文字组成的课题:这些是什么?是画还是文字?你们能破译吗?试试看。
解释答案,并引导学生欣赏文字是如何由画演变而来的:原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想想说说、写写画画。是不是好似一幅画?其实我们中国的很多汉字都是从画演变而来的,比如“日、月、云、雨”等,人们把这种既像画又像字的符号,称为象形文字。
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用来记事的画或如画一样的象形文字:许多汉字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很多民族的古文字也像一幅画。这是我国云南纳西族的古文字,像不像画?再看看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字,你们觉得这些文字大概描绘了什么事?这些如画的文字记录的是他们的历史和传说,真是如诗如画!
小游戏:欣赏了这么多好看的字,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提供几个简单的文字,你们任选一个在小纸片上用水彩笔试着画一画,然后与古代的象形字作比较。
评析: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繁复的说辞,却能以一物、一景、一情引人,渐入佳境,这种自然、淡定的导入风格令人回味。这样的导入如同歌者的浅吟,在不经意间拨动人的心弦。导入环节通过教师的精心编排,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体现出动人的美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以上各种各样的导入,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或形式,而这些导入方法也不一定是单一运用的,我们可以巧妙结合,使之事半功倍。具体运用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1)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切忌生搬硬套。不能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而生硬地将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偏离主线的游戏、舞蹈等形式加入其中,这样虽然场面热闹,但让人觉得画蛇添足,不伦不类,不知所云。
(2)环节设计的承接性,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导入是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知识、情感的铺陈,一节精彩的美术课应该是一环扣一环的,知识的传递也是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的,所以设计导入时既要重视细节的打磨,也应把握好整体思路。
(3)时间把握的简短性,切忌喧宾夺主。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既要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教,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在导入部分花费大量的时间是喧宾夺主。教师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准有效的方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切入正题,给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预留足够的时间。
谱好美术课的序曲,引导学生从“入其境”发展到“会其境”,还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尝试和探索。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