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寻找教学契机,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获得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品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寻找教学契机,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课堂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前不久,在首届广东省中学历史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惠州初赛的赛场上,一位参赛老师的授课引起了我的思考。她主讲的课题是“新航路的开辟”,针对这一节课,她列出了三位历史学家针对新航路开辟论述的观点,然后以这三位历史学家的观点切入课程,将课程整合为三种观点展现给学生:“发现时代”“汇合时代”“相遇时代”。该教师制作的课件精美、授课落落大方,一切都看起来很美。但是听完之后,笔者总感觉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呢?笔者陷入了思考。
  我们的历史课程,应该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简单“呈现”给学生,教学过程设计“看上去很美”,但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应该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想尽各种教育方法,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参与课程。让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提高核心历史素养,懂得历史时空观,熟悉史料实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将“质”与“文”综合起来。
  一、历史教学必须精心寻找教育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核心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该成果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观点,分为文化基础、自主發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来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与具体落实,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2016年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于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 “三维目标”,又结合了近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反馈出来的经验与启示,以及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这就要求当前的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学科教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完成应试考试教学任务,而且要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更要着眼与提高民族国家竞争力的国民素质。
  教育是一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肩负着“培养人”的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强行把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这些素养灌输给学生,不仅会因为缺少学生积极参与而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冷遇而生硬突兀。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精心寻找教育教学契机,“润‘人’细无声”的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新航路开辟》(人民版)就是一堂非常好的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
  二、历史学科知识的建构必须依据科学准确的历史时空观
  “新航路的开辟”被许多学者称为“地理大发现”,它不仅导致“发现新大陆”,而且证实“地球是圆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甚至将“地理大发现”视为“古代史”与“现代史”的分水岭,《全球通史》按照“1500年以前的世界”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就是以“新航路的开辟”来划分历史时段。
  按照唯物史观,偶然与必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必然通过偶然体现出来,偶然遵循着必然规律。在讲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时候,设计学生讨论环节,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必然偶然因素。偶然因素有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堵塞了东西方航路,欧洲人需要寻求新的贸易航线;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地理知识缺乏,以为西向到印度比东向到印度更近;“冒险家”哥伦布坚信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可以很快到达印度,印度充满着黄金与香料。“新航路的开辟”也有必然因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争引发的宗教狂热与传播基督教的需要(社会根源),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学生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新航路的开辟”既是必然也是偶然,但深层次是必然。
  为了让学生更“身临其境”的感受“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站在“新航路的开辟”前的时间节点上,来思考西班牙、葡萄牙王室以及商业资本家是如何对待“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分析自己支持或者不支持“新航路的开辟”的观点。这种情境教学,既是“还原历史逻辑真实”,又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当时的历史时空。通过这种情境表演来清楚当时的人会如何思考、应当如何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必要时可以增加角色,例如,传教士、小商人、失去土地的农民、冒险家,该如何看待“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等人究竟是“伟大的航海家”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
  将“新航路开辟”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科学准确的历史时空基础上的,使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具体的史实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历史”的“历”是“时间”,“史”是“事件”,“历史”的本来含义就是“时间中的事件”。所以,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这种时空观还必须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必须是准确的科学的时间与空间。   三、历史事实叙述与对历史事物评判必须要坚持史料与史论相结合
  历史严格意义上属于“实证学科”,它要求“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大胆假设”之后需要“小心求证”。任何历史观点,都需要建立在详实的历史证据材料基础上。法律人对证据材料讲究“三性”,即材料真实性、来源合法性、与观点之间关联性。史料实证也是如此,既要保证历史材料是“真实”的,例如有原件记录;又要保证历史材料“来源合法”,需要权威的出处例如亲历者的记录或官方档案材料;还要“与观点之间的关联性”,有关史论需要相关史料予以论证。
  在“新航路开辟”到底是“发现时代”还是“汇合时代”,或者是“相遇时代”这个问题上,设计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一个词语能准确的概括出“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查证相关史料,得出各自的史论,课堂上将各自的观点呈现出来、讨论、辨析。
  支持“发现时代”合理的同学给出了两则史料:史料一:15-16世纪之前“世界地图”(如上),从而得知,15世纪之前的“世界”概念只有欧亚,即便美洲存在,当时的人也是不知道的。该史料重在强调“当时的人不知道美洲”这一事实,所以哥伦布是“发现”之前欧洲人不知道的美洲。史料二:美洲人民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也是不知道“世界(欧亚)”的存在的,而且哥伦布本人在他的日记里面也是记载:“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哥伦布日记)。”(注意到,哥伦布用的是“发现”)根据这两则史料得出了结论:在这一场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美洲纯粹是“被动”的“被欧洲人发现”,符合“发现”这一词语的最初本义。更重要的是“发现”这一提法符合当时的“世界人”对“世界”的看法,“汇合”“碰撞”更多的是后来人的视角去评述地理大发现这一事实,不符合“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这一基本的历史学科特点。
  支持“汇合时代”的同学也拿出了自己查找到的史料: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102个清教徒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 (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材料来自互动百科)。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时的印第安人也曾经满怀热情的“拥抱”来自欧洲的文明,甚至后来出现了欧洲白人与当地土著通婚的情况,所以用“发现”这一被动词语也不准确,反而是“汇合”(聚集、会合)这一带有双方主动的词语更贴切。
  支持用“相遇”(遭遇;相逢)观点的同学,他们拿出的史料是:当时哥伦布本来是要去印度的,在大西洋航行了2个多月后到达美洲,甚至直到他1506年逝世,他还以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由此可知“美洲”是哥伦布等人在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中“偶遇”到的,所以用“相遇”一词更合理。
  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给与及时的引导:历史学科的思维基础就是史料与史论的相结合,历史结论必须建立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既要“史料真实”又要“证据充足”,还需要“逻辑合理”。相同的史料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相同的历史结论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这才能体现教学的“推演能力”。没有“历史材料”的“历史结论”是不科学的,生命力也是不会长久的。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也就在学生运用历史用思维方法发现史料、提出问题、解释问题之中慢慢养成了。
  四、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如何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鉴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从历史事件中感悟经验吸取教训,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常常思考的问题。
  “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当然是巨大的幸运。它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甚至英国、法國建立起全球殖民帝国,很快繁荣起来。但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却是一场灾难。从葡萄牙霸占澳门,到荷兰霸占台湾;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一步步沉沦为半殖民地。
  马克思提出殖民主义“双重作用”,既有破坏性的一面例如造成民族灾难与主权被侵害,也有建设性的一面例如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文明。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新航路的开辟”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与危险。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分别从“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带来的伤害与贡献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既能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同样是在“大航海时代”,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带来发展机遇,而“新航路的开辟”却让欧洲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领先中国?同样是“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捷足先登”却逐渐衰落,而荷兰、英国、法国可以后来居上?如果没有欧美列强殖民主义扩张,中国的面貌与今天会有哪些不同?
  1814年(拿破仑帝国灭亡),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机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的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拿破仑曾经远征意大利,并侵占了意大利西部地区)。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意大利爱国者的复杂心理,中国应该如何看待“新航路的开辟”与西方殖民主义入侵?
  通过教师的问题切入,学生的观点交锋,让学生明白“辩证看待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主义扩张”,站在国家立场上,既要“我们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也要坚决捍卫民族主权、保持民族气节与国家特色。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经验,不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列强的附庸,而是“取百家之长而各去其短”,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他山之石建设我们的富强、民主、文明新国家。
  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笔者通过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契机:第一,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学生知道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分析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准确的历史时空观,让学生知晓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评述,必须将该历史事件置于当时的时间与空间中去考察,学生以后在认识现实社会的一些事件时,也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第三,培养了“史料实证”的素养。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课程教学中,查阅史料,辨析史料,以史料为依据,形成正确的史识,是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学科素养。以后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学习问题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的用这种“史料实证”的方法去解决他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目标;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的基本途径,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时代,引导学生科学理性的“爱国”历史教学的价值观引领的终极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书育人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任何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见效时间会更长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寻找每一个教育契机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引导学生形成具体的历史实证素养、科学准确的历史时空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久而久之,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就可以通过我们历史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过程中“春风化雨”养成了。
  参考文献:
  [1]许海山.美洲历史[M].线装书局,2006.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哥伦布.孤独与荣誉:哥伦布航海日记[M].杨巍(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求得真学问,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的,这实际上也是要求教师实行愉快教学。实践证明,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达不到现在的“学导式”教学目的。下面谈谈我对快乐的语文教学的看法。  一、融洽情感,首要条件  大部分的老师,都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只有“板起脸孔”,让学生望而生畏,在课堂上,学生才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但课后的检测却显示:教学效果却不是大家
【摘要】我国教育部指出,英语学科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为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英语的听力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的高中英语课堂的听力教学意识淡薄,理念传统,听力材料单一,更忽视了技能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要重视英语的听力教学,也要通过听力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品德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从2016学年开始,小学品德课程采用《道德与法治》为教材,《道德与法治》这教材秉承“回归儿童生活”的新课程理念,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重儿童的感受和体验,让儿童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情景教学通过动画、视频、音乐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具体的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妙用情境教学,可以更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體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正式印发。举措具体如下。  第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开齐开足体育课、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持续加大校园足球工作力度、大力推动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着力打造特色体育品牌、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深入开展粤港澳台学校
【摘要】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应用题目的类型比较多,解答问题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应用题按照类型,逐一为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学生们的应用题解题水平,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为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作业设計时应该多关注英语学科的人文内涵,真正从学生出发,从趣味性出发,注重实践性,让学生“乐”中求知,“动”中求知。但现行小学英语作业形式大多是听录音、读课文、抄单词、背课文等机械训练,这种单一、无趣、缺少创造性的作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笔者从《新课程标准》出发,遵循学校“智趣课堂”的原则,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做了一
身边经常有同事因为要去一年级做班主任而抱怨、焦虑。确实,教一群像白纸一样的小孩子,种种教育问题都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一年级班主任如何在开学之初就快速理顺工作,让班级走上正轨呢?  一、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尽快调整心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统统抛掉。觉得一年级班主任工作难做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一个要求
【摘要】童话是当下运用最为广泛的孩子启蒙读物之一,在我国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课文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童话对学生在启蒙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孩童时期,对带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童话故事情节普遍简单明了,故事中人物的好与坏都很分明,使用童话课文来培养孩子的三观,逐渐成为各国家长和老师常用的培养孩子的方式。本文主要以2016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来优化英语课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推动器。英语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要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就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充满“趣味”,使课堂活动丰富有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趣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
本报综合消息 1月22日,2018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作全国教育科研年度工作报告,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介绍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基本情况。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主持。来自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全国教育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香港、澳门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