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在普通中学,作文教学是往往被忽略的,作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处境很是尴尬。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领导不重视。在高考压力愈来愈大的普通高中,从领导层到班主任都希望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数学、英语和综合科的学习和训练上,语文学习时间往往被挤占,尤其是作文首当其冲,有很多学校高三课程表上就没有作文课。写作时间就是在150分钟的练习中,也就是说每周用于作文的时间只有60分钟。众所周知高考语文150分中在作文占了60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能有多少?我们做一个比较,生物学科高考占70分,但每周是5节课,而作文课呢?一节课时间。可见作文的处境有多么尴尬。
其次是教师不重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章之学,给予了文章极高的地位。然而,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教学观念上,部分教师视不提倡传授写作知识。在他们看来,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因而极力主张在阅读中领悟写作技巧,以为多读文章多看书,胜过多讲写作知识,所谓“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所以一半以上的教师很少上作文课。作文靠学生自己的感悟,上不上指导课无所谓。有的老师不会上作文点评课,不会针对学生问题提出正确的改进方法与措施。还有很多老师是不认真改作文的,没有认真改过,当然无法评点。所以作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无政府状态”: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没有训练的重点要求,老师命题随随便便,学生写作马马虎虎。作文教学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三是学生写作文应付。普通高中学生生活圈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累少,认知水平低。加之阅读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本来就惧怕写作,如果老师再不重视作文,学生当然对作文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布置作文时“听取哗声一片”也就不足为怪了。学生能不写就不写,能少写就少写。有些学校规定一学期至少要有八篇作文,但有的学生一个学期顶多写两三篇,有的索性一篇也不写。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作文成了学生们眼中的的“瘟神”,成了老师们的头疼事。学生唉声叹气,老师叫苦不迭。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教师认真评改和指导作文,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鼓励。每次作文,尤其是学校组织的大小考试,必须严格按照作文评分的标准来进行。而这一点,恰恰是被忽视的,改作文题的教师往往把这看作一件可随意为之的事,时间宽则仔细一些,考虑文采、结构、字迹,时间紧了就随便打分,打“保险分”(42-48)。我们力求改变这种状况,严格要求,加强监督,抽查教师改过的作文,奖优罚劣,不合格者进行复评。对真正优秀的高分作文,教师点评后印发给全体同学,给学生以范本,也极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二,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事物感兴趣,才能激发探索欲望。培养能力应首先从培养兴趣入手,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平等的交流平台是培养兴趣有效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写作养分,在阅读中交流心得。我们每周给学生推荐一篇优美的文章,分析文章的妙处。同学们也都拿出自己的选文,谈谈感想,说说理由,有了发言权,自然会有兴趣。另外,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班内写作群,让同学们定期把自己的文章放到网上,供老师、同学阅读,点评。这样,所有的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谁也不愿在同学面前丢脸,写作积极性倍增,就连程度不太好的学生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第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广阔天地给学生以“实践”的快乐作文是生活的“原版”,它来自于生活,来源于情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日里只能“空对空”地写作,腹中空空的写作,学生之窘迫情形可想而知,也难怪他们对作文怨声载道,缺乏兴趣,视之为苦差。因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有话可说,方能走出窘境,提高写作兴趣。
第四、引导学生善于从阅读中、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套用这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所以,只要留心生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素材。只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的习惯,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我们采取“片段作文”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发现的习惯。让同学们随时记下让自己有所感有所思的事情,哪怕是短短的几句话,每周交流,对优胜者表扬,慢慢地学生就养成了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有限的日常生活中、从阅读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写作素材。彻底走出作文写作中“空对空”的窘境。
总之,教师必须努力探讨指导写作的方法,有意识的把知识、生活、写作三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使作文与时代同行。
在普通中学,作文教学是往往被忽略的,作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处境很是尴尬。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领导不重视。在高考压力愈来愈大的普通高中,从领导层到班主任都希望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数学、英语和综合科的学习和训练上,语文学习时间往往被挤占,尤其是作文首当其冲,有很多学校高三课程表上就没有作文课。写作时间就是在150分钟的练习中,也就是说每周用于作文的时间只有60分钟。众所周知高考语文150分中在作文占了60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能有多少?我们做一个比较,生物学科高考占70分,但每周是5节课,而作文课呢?一节课时间。可见作文的处境有多么尴尬。
其次是教师不重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章之学,给予了文章极高的地位。然而,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教学观念上,部分教师视不提倡传授写作知识。在他们看来,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因而极力主张在阅读中领悟写作技巧,以为多读文章多看书,胜过多讲写作知识,所谓“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所以一半以上的教师很少上作文课。作文靠学生自己的感悟,上不上指导课无所谓。有的老师不会上作文点评课,不会针对学生问题提出正确的改进方法与措施。还有很多老师是不认真改作文的,没有认真改过,当然无法评点。所以作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无政府状态”: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没有训练的重点要求,老师命题随随便便,学生写作马马虎虎。作文教学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三是学生写作文应付。普通高中学生生活圈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累少,认知水平低。加之阅读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本来就惧怕写作,如果老师再不重视作文,学生当然对作文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布置作文时“听取哗声一片”也就不足为怪了。学生能不写就不写,能少写就少写。有些学校规定一学期至少要有八篇作文,但有的学生一个学期顶多写两三篇,有的索性一篇也不写。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作文成了学生们眼中的的“瘟神”,成了老师们的头疼事。学生唉声叹气,老师叫苦不迭。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教师认真评改和指导作文,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鼓励。每次作文,尤其是学校组织的大小考试,必须严格按照作文评分的标准来进行。而这一点,恰恰是被忽视的,改作文题的教师往往把这看作一件可随意为之的事,时间宽则仔细一些,考虑文采、结构、字迹,时间紧了就随便打分,打“保险分”(42-48)。我们力求改变这种状况,严格要求,加强监督,抽查教师改过的作文,奖优罚劣,不合格者进行复评。对真正优秀的高分作文,教师点评后印发给全体同学,给学生以范本,也极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二,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事物感兴趣,才能激发探索欲望。培养能力应首先从培养兴趣入手,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平等的交流平台是培养兴趣有效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写作养分,在阅读中交流心得。我们每周给学生推荐一篇优美的文章,分析文章的妙处。同学们也都拿出自己的选文,谈谈感想,说说理由,有了发言权,自然会有兴趣。另外,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班内写作群,让同学们定期把自己的文章放到网上,供老师、同学阅读,点评。这样,所有的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谁也不愿在同学面前丢脸,写作积极性倍增,就连程度不太好的学生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第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广阔天地给学生以“实践”的快乐作文是生活的“原版”,它来自于生活,来源于情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日里只能“空对空”地写作,腹中空空的写作,学生之窘迫情形可想而知,也难怪他们对作文怨声载道,缺乏兴趣,视之为苦差。因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有话可说,方能走出窘境,提高写作兴趣。
第四、引导学生善于从阅读中、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套用这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所以,只要留心生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素材。只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的习惯,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我们采取“片段作文”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发现的习惯。让同学们随时记下让自己有所感有所思的事情,哪怕是短短的几句话,每周交流,对优胜者表扬,慢慢地学生就养成了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有限的日常生活中、从阅读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写作素材。彻底走出作文写作中“空对空”的窘境。
总之,教师必须努力探讨指导写作的方法,有意识的把知识、生活、写作三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使作文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