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它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上的史料多种多样,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感等多种重要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学资料,是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史学界的史学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史学资料进行的,没有史料和考古发现支持的史学结论是不能成立的。近年来,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历史教学界的重视,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也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比如古书文字记载、历史歌谣、历史照片、图片的等等。这些史料作为研究历史的载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学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注重学生的活动。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教材提供的固定事实和结论,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无从体现。对于历史课程来说,学生的活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师-学生的互动上,更应该体现在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不能仅限于教材,还应该包括所有进入教学活动的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就越能给学生的学习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环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科学的向学生呈现史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搭建历史想像与史实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①那么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历史材料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首先: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科的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教师的讲授、强调背诵与记忆,课堂教学大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旁观者,学习的自主性及合作性体现不够。新课改以后,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法,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而历史材料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学生通过运用史料的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②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在讲成吉思汗最大的历史贡献时,让学生分析课本“动脑筋”提供的蒙古史书记载的史料:“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如何结束这种局面?通过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成吉思汗最大的历史贡献是统一了蒙古。
再如讲述唐朝历史时,引用了唐太宗的两段原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前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后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经教师指导与阐释,学生对“贞观之治”局面便有了更深的印象,对唐太宗这个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总之,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图片等,引导学生对多种观点进行解释和选择,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第二:历史材料运用于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教材中有一首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体现了红军不怕艰难困苦、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学生读来颇有体会。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壁画、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这些图片史料,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又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讲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我向学生举了一则这样的史料:1971年11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刊登了周恩来的照片,并写了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我让学生先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指导他们根据史料提供的信息思考“中国人来了”指的什么事件?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印象,还开拓了思维。
第三: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历史科一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单纯的采用说教的方式,教育效果往往不太理想。③引用史料,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感知,通过切身感受,从而了解了历史,明白了事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例如:讲述“司马迁和《史记》”时,教材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原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邓世昌时,教材出示了一副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讲述林则徐禁烟,引用他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这些都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做人的道理。诸如此类,学生读来,会给自己的心灵以启迪和震撼。
第四: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浓郁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突出的特点,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和真实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例如:讲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战败以后,引用了李鸿章的一段话:“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湖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一句话道出了他的伤感与无奈,也体现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在讲五四爱国运动时,教材展示了当时的一些照片、
口号、传单,如“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真实的体现了五四学生的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读来如身临其境。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史料,正如在史实与历史想象中搭建了一座桥梁,可以给学生创设情景,使历史变活,让历史有时代的气息。
总之,“论从史出”,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视史料的运用已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秀青《历史的想像与历史的真实——论史料呈现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载《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1期.
[2] 李稚勇《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载《历史教学》,1999年第6期.
[3]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载《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1期.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学资料,是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史学界的史学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史学资料进行的,没有史料和考古发现支持的史学结论是不能成立的。近年来,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历史教学界的重视,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也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比如古书文字记载、历史歌谣、历史照片、图片的等等。这些史料作为研究历史的载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学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注重学生的活动。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教材提供的固定事实和结论,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无从体现。对于历史课程来说,学生的活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师-学生的互动上,更应该体现在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不能仅限于教材,还应该包括所有进入教学活动的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就越能给学生的学习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环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科学的向学生呈现史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搭建历史想像与史实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①那么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历史材料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首先: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科的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教师的讲授、强调背诵与记忆,课堂教学大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旁观者,学习的自主性及合作性体现不够。新课改以后,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法,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而历史材料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学生通过运用史料的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②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在讲成吉思汗最大的历史贡献时,让学生分析课本“动脑筋”提供的蒙古史书记载的史料:“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如何结束这种局面?通过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成吉思汗最大的历史贡献是统一了蒙古。
再如讲述唐朝历史时,引用了唐太宗的两段原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前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后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经教师指导与阐释,学生对“贞观之治”局面便有了更深的印象,对唐太宗这个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总之,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图片等,引导学生对多种观点进行解释和选择,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第二:历史材料运用于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教材中有一首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体现了红军不怕艰难困苦、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学生读来颇有体会。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壁画、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这些图片史料,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又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讲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我向学生举了一则这样的史料:1971年11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刊登了周恩来的照片,并写了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我让学生先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指导他们根据史料提供的信息思考“中国人来了”指的什么事件?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印象,还开拓了思维。
第三: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历史科一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单纯的采用说教的方式,教育效果往往不太理想。③引用史料,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感知,通过切身感受,从而了解了历史,明白了事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例如:讲述“司马迁和《史记》”时,教材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原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邓世昌时,教材出示了一副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讲述林则徐禁烟,引用他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这些都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做人的道理。诸如此类,学生读来,会给自己的心灵以启迪和震撼。
第四: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浓郁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突出的特点,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和真实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例如:讲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战败以后,引用了李鸿章的一段话:“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湖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一句话道出了他的伤感与无奈,也体现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在讲五四爱国运动时,教材展示了当时的一些照片、
口号、传单,如“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真实的体现了五四学生的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读来如身临其境。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史料,正如在史实与历史想象中搭建了一座桥梁,可以给学生创设情景,使历史变活,让历史有时代的气息。
总之,“论从史出”,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视史料的运用已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秀青《历史的想像与历史的真实——论史料呈现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载《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1期.
[2] 李稚勇《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载《历史教学》,1999年第6期.
[3]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载《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