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思路的研究被忽视了,理清文脉的教学隐去了,文章层次逻辑的理解淡化了,整体把握的训练削弱了。引导学生一头埋进文本一叶障目的教学过头了,抓住一词一句无节制地挖掘感悟红火了,支离破碎的讲解分析风行了,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鳞半爪似的教学比比皆是,学生往往能走进一篇课文,却走不出一篇课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话,理清思路有必要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一、理清思路是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精髓
什么是思路?叶圣陶先生有个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一番话一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的表达需要一个过程,走过一段路径,体现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据此,我们可以把思路理解为:作者在构思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章各个意义单元(通常以句或段或意义段为其形式上的标志)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以及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
叶老早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强调只有理清作者的思路,读者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真切认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诚情感,领会作者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在他看来,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他甚至认为:“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张志公先生也曾经指出:“结构不是个单纯的方法技巧问题,方法当然需要讲,然而那还不是根本的,根本的问题在于思路,这是关乎文章结构最根本的东西。”
在《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一文中,叶老进一步指出:“希望大家练习读和写的时候,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部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我相信用这个办法练习读和写,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可见,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根本,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
二、理清思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显然,这些阐述的核心就是要理清思路。一是在阅读中要理清文脉,懂得作者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体上是说什么。要懂得作者为了表达某一思想,运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组织表达的。要懂得文章表达的层次、逻辑,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披文入情,体会真意,领悟情感。二是懂得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思路。说明性文章一般是抓住要点,分类叙述的,要点与要点间的组织,类别与类别间的安排,就是此类文体的思路,必须引导学生领悟。我们的教学不能始终陷在一要点或一类别中打圈圈,始终出不来。叙事性作品一般有一个事件的经过,作者是怎么叙述这一事件的,顺序怎样,遵循什么逻辑,有一条怎样的思路,必须引导学生摸清楚。学生走进文章,必须前能见头,后能见尾,而且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高屋建瓴识整篇文章面目,才能理清头绪而不迷失方向,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表达了什么,是怎么表达的。
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悉心实践,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潜心关注理清思路的教学,真正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理清思路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必然要求
怎样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从细处看,就是要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从大处看,就是要知道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整体上看说了什么,表达的主旨与情感是什么,是怎么表达的。
目前的教学从细处着眼的多,从细处着力的多,有的甚至仅是关注细处。好比一个人低着头走路,只看脚下,没有方向感,只看到一小处的风景,没有欣赏到连续不断的画面。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的,因为这样得到的至多只是一些散落的珠子。散落的珠子没有贯串起来,没有按一定的思路组织成一定的意义体,珠子再漂亮也会价值锐减。同理,字词理解得再透,含义挖掘得再深,如果没有思路来贯串,对理解整篇文章来说意义也是有限的。
我们都有经验,都有经历,一篇文章没有读懂之前,总是找不着头绪,理不清脉络层次,把握不了文章重点,无法真正明白文章主旨,更难领悟文章表达特点。一句话,没有理清文章思路,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要读懂一篇文章,一定得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概括,边概括边梳理,想想一部分一部分讲了什么,各部分是怎么连接起来的,重点在哪里,有一条什么主线在贯串,是按什么思路行进的。这实际上就是在梳理思路。思路一旦理清了,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会忽然间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原先模糊的东西忽然清晰,原先看似孤立的东西忽然关联,原先看似暗淡的忽然明亮,原先迷惑不解的豁然开朗。思路一旦厘清了,文章的主线就会明朗,文章的重点就会凸显,文章的情感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就容易攥住。一句话,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务必理清文章思路。反之,如若思路都没理清,就根本无法读懂一篇文章。
四、理清思路是培养理解与概括能力的必然要求
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段或篇,一定得边读边理解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理解概括内容,离不开理清文章的思路、层次、结构。
如《凡卡》一课有这么一段话:“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这段话写了什么?学生往往回答:写了凡卡挨打受苦的悲惨生活。再追问,从哪些方面写了悲惨生活?学生往往挂一漏万。原因何在?思路没有理清!思路不清,阅读就不会深透,理解与概括就难以完善和准确。上述这段话,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可这样进行——
第一步:这段话如果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么划分?引导学生在“只要摇那个摇篮”后划开,此前部分写凡卡的悲惨遭遇,此后部分写凡卡对爷爷的恳求。
第二步:第一大部分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凡卡的悲惨遭遇?重点写了哪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是从“挨打”“吃的”“睡的”三方面具体来写的。其中“挨打”是重点,写了“摇摇篮时挨打”“收拾青鱼时挨打”“被伙计捉弄还挨打”。
这样教学,学生从整体上理清了段落的两大部分,从大体上理清了“悲惨”的三个层次,从微观上理清了“挨打”的三个方面。思路理清了,理解深入了,文意明白了,概括就水到渠成。
五、理清思路是提高整体把握能力的必然要求
阅读一篇文章,应当整体把握住它的框架,明白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要在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理清思路至关重要。
还是以《凡卡》为例,这篇文章结构比较特殊,思路比较复杂。课后主要提了三个问题:①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②把信的内容指出来读一读,说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③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个整体把握一刻也离不开理清思路。理清下面几条思路,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旨。
1.这篇文章主要分三大块来写,一是趁机偷偷开始写信;二是写信过程;三是寄信与梦想。
2.写信部分又有两大内容,一是信的原文,原文集中痛诉了悲惨的学徒生活;一是信内容以外的插叙,插叙主要回忆了爷爷守夜与砍圣诞树的情景,插叙是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3.课文以凡卡的三次叹气为经线,以写信和插叙为纬线来推进。
一叹:以回忆与想象为主,主要内容是插叙。
二叹:主要内容是信本身。
三叹:插叙与信内容平分秋色。
一位优秀的阅读者,应该既是一位战略家,又是一位战术家。如果理清了上述思路,就像战略家一样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全局的主动权,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同时,无论深入到哪部分内容细细咀嚼,又都是在全局统领下的局部战术,决不会因一城一池的恋战而贻误整个战局,在寻求文意的过程中就能有轻有重,轻重有致,适度而准确。反之,如若思路不清,就像战场上的士卒,只见眼前,难见全局,在文意的把握上往往以偏概全,挂一漏万。
六、理清思路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必然要求
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老师指出,小学语文阅读课主要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心写了什么;二是作者怎么写的。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发展。阅读教学重视理解字词句,理解段意文意揭示中心,这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但教学进程仅仅停留在这一步上又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材特点,经常不失时机地从读的理解转向写的感悟,使学生理解、领会作者为了表达文章主旨,选择了什么材料,分几层来叙述,是按什么思路组织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等等。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理清文章思路,这一理清文章思路,实际上就促使教学从怎样读的旧有定势跳到了如何写的崭新角度,使学生从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表象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转向了从思想出发,感悟作者怎样选材、组织、布局、遣词造句再造表象这样一种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完成了从读学写,读中悟写,读中孕写的良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七、理清思路是领悟作者情感的必然要求
作者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他要通过这条思路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悟。那么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要循着这条思路,就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
如《月光曲》一课,生动地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文章有三条思路,一是事情发展之线路:走近茅屋——进屋弹一曲——再弹一曲;二是发展原由之线路:径幽心闲琴声——兄穷妹慰情深——知音佳境巧合;三是情感变化之线路:深深触动——万分感动——激情勃发。教学时潜心梳理这三条思路,就能在意境中切实体味人物情感。
1.径幽心闲琴声——贝多芬深被触动情不自禁走近茅屋。
“深深触动”是贝多芬情感的萌生阶段。教学时可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这样引导:贝多芬为什么走近茅屋?想象当时的环境和贝多芬的心情。
2.兄穷妹慰情深——贝多芬万分感动止不住进屋弹一曲。
“万分感动”是贝多芬情感的升温阶段。教学时可主要抓这么几个问题:①姑娘开始说了一句什么话?是随便说的吗?为什么说是随便说说呢?②贝多芬为什么走近茅屋?此时他的感情怎样?
3.知音佳境巧合——贝多芬激情勃发,巨作顿成。
“激情勃发”是贝多芬情感的高潮,情感的升华。课文化《月光曲》乐曲为文字,通过兄妹俩的联想,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皓月初升,海面轻轻晃动,微波把月亮的清辉分成万点银光,跳跃不定。接着的一幅是,月升云游,海面上狂风骤起,巨浪顿涌,雪亮的浪花翻滚奔腾……画面景色由宁静到波涛汹涌,曲调由平缓而急切,忽而变得高昂激越。它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情感寓于思路中,理清思路,就能识情感之真容。
一、理清思路是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精髓
什么是思路?叶圣陶先生有个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一番话一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的表达需要一个过程,走过一段路径,体现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据此,我们可以把思路理解为:作者在构思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章各个意义单元(通常以句或段或意义段为其形式上的标志)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以及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
叶老早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强调只有理清作者的思路,读者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真切认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诚情感,领会作者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在他看来,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他甚至认为:“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张志公先生也曾经指出:“结构不是个单纯的方法技巧问题,方法当然需要讲,然而那还不是根本的,根本的问题在于思路,这是关乎文章结构最根本的东西。”
在《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一文中,叶老进一步指出:“希望大家练习读和写的时候,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部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我相信用这个办法练习读和写,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可见,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根本,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
二、理清思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显然,这些阐述的核心就是要理清思路。一是在阅读中要理清文脉,懂得作者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体上是说什么。要懂得作者为了表达某一思想,运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组织表达的。要懂得文章表达的层次、逻辑,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披文入情,体会真意,领悟情感。二是懂得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思路。说明性文章一般是抓住要点,分类叙述的,要点与要点间的组织,类别与类别间的安排,就是此类文体的思路,必须引导学生领悟。我们的教学不能始终陷在一要点或一类别中打圈圈,始终出不来。叙事性作品一般有一个事件的经过,作者是怎么叙述这一事件的,顺序怎样,遵循什么逻辑,有一条怎样的思路,必须引导学生摸清楚。学生走进文章,必须前能见头,后能见尾,而且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高屋建瓴识整篇文章面目,才能理清头绪而不迷失方向,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表达了什么,是怎么表达的。
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悉心实践,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潜心关注理清思路的教学,真正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理清思路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必然要求
怎样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从细处看,就是要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从大处看,就是要知道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整体上看说了什么,表达的主旨与情感是什么,是怎么表达的。
目前的教学从细处着眼的多,从细处着力的多,有的甚至仅是关注细处。好比一个人低着头走路,只看脚下,没有方向感,只看到一小处的风景,没有欣赏到连续不断的画面。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的,因为这样得到的至多只是一些散落的珠子。散落的珠子没有贯串起来,没有按一定的思路组织成一定的意义体,珠子再漂亮也会价值锐减。同理,字词理解得再透,含义挖掘得再深,如果没有思路来贯串,对理解整篇文章来说意义也是有限的。
我们都有经验,都有经历,一篇文章没有读懂之前,总是找不着头绪,理不清脉络层次,把握不了文章重点,无法真正明白文章主旨,更难领悟文章表达特点。一句话,没有理清文章思路,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要读懂一篇文章,一定得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概括,边概括边梳理,想想一部分一部分讲了什么,各部分是怎么连接起来的,重点在哪里,有一条什么主线在贯串,是按什么思路行进的。这实际上就是在梳理思路。思路一旦理清了,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会忽然间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原先模糊的东西忽然清晰,原先看似孤立的东西忽然关联,原先看似暗淡的忽然明亮,原先迷惑不解的豁然开朗。思路一旦厘清了,文章的主线就会明朗,文章的重点就会凸显,文章的情感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就容易攥住。一句话,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务必理清文章思路。反之,如若思路都没理清,就根本无法读懂一篇文章。
四、理清思路是培养理解与概括能力的必然要求
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段或篇,一定得边读边理解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理解概括内容,离不开理清文章的思路、层次、结构。
如《凡卡》一课有这么一段话:“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这段话写了什么?学生往往回答:写了凡卡挨打受苦的悲惨生活。再追问,从哪些方面写了悲惨生活?学生往往挂一漏万。原因何在?思路没有理清!思路不清,阅读就不会深透,理解与概括就难以完善和准确。上述这段话,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可这样进行——
第一步:这段话如果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么划分?引导学生在“只要摇那个摇篮”后划开,此前部分写凡卡的悲惨遭遇,此后部分写凡卡对爷爷的恳求。
第二步:第一大部分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凡卡的悲惨遭遇?重点写了哪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是从“挨打”“吃的”“睡的”三方面具体来写的。其中“挨打”是重点,写了“摇摇篮时挨打”“收拾青鱼时挨打”“被伙计捉弄还挨打”。
这样教学,学生从整体上理清了段落的两大部分,从大体上理清了“悲惨”的三个层次,从微观上理清了“挨打”的三个方面。思路理清了,理解深入了,文意明白了,概括就水到渠成。
五、理清思路是提高整体把握能力的必然要求
阅读一篇文章,应当整体把握住它的框架,明白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要在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理清思路至关重要。
还是以《凡卡》为例,这篇文章结构比较特殊,思路比较复杂。课后主要提了三个问题:①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②把信的内容指出来读一读,说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③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个整体把握一刻也离不开理清思路。理清下面几条思路,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旨。
1.这篇文章主要分三大块来写,一是趁机偷偷开始写信;二是写信过程;三是寄信与梦想。
2.写信部分又有两大内容,一是信的原文,原文集中痛诉了悲惨的学徒生活;一是信内容以外的插叙,插叙主要回忆了爷爷守夜与砍圣诞树的情景,插叙是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3.课文以凡卡的三次叹气为经线,以写信和插叙为纬线来推进。
一叹:以回忆与想象为主,主要内容是插叙。
二叹:主要内容是信本身。
三叹:插叙与信内容平分秋色。
一位优秀的阅读者,应该既是一位战略家,又是一位战术家。如果理清了上述思路,就像战略家一样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全局的主动权,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同时,无论深入到哪部分内容细细咀嚼,又都是在全局统领下的局部战术,决不会因一城一池的恋战而贻误整个战局,在寻求文意的过程中就能有轻有重,轻重有致,适度而准确。反之,如若思路不清,就像战场上的士卒,只见眼前,难见全局,在文意的把握上往往以偏概全,挂一漏万。
六、理清思路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必然要求
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老师指出,小学语文阅读课主要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心写了什么;二是作者怎么写的。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发展。阅读教学重视理解字词句,理解段意文意揭示中心,这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但教学进程仅仅停留在这一步上又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材特点,经常不失时机地从读的理解转向写的感悟,使学生理解、领会作者为了表达文章主旨,选择了什么材料,分几层来叙述,是按什么思路组织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等等。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理清文章思路,这一理清文章思路,实际上就促使教学从怎样读的旧有定势跳到了如何写的崭新角度,使学生从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表象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转向了从思想出发,感悟作者怎样选材、组织、布局、遣词造句再造表象这样一种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完成了从读学写,读中悟写,读中孕写的良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七、理清思路是领悟作者情感的必然要求
作者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他要通过这条思路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悟。那么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要循着这条思路,就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
如《月光曲》一课,生动地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文章有三条思路,一是事情发展之线路:走近茅屋——进屋弹一曲——再弹一曲;二是发展原由之线路:径幽心闲琴声——兄穷妹慰情深——知音佳境巧合;三是情感变化之线路:深深触动——万分感动——激情勃发。教学时潜心梳理这三条思路,就能在意境中切实体味人物情感。
1.径幽心闲琴声——贝多芬深被触动情不自禁走近茅屋。
“深深触动”是贝多芬情感的萌生阶段。教学时可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这样引导:贝多芬为什么走近茅屋?想象当时的环境和贝多芬的心情。
2.兄穷妹慰情深——贝多芬万分感动止不住进屋弹一曲。
“万分感动”是贝多芬情感的升温阶段。教学时可主要抓这么几个问题:①姑娘开始说了一句什么话?是随便说的吗?为什么说是随便说说呢?②贝多芬为什么走近茅屋?此时他的感情怎样?
3.知音佳境巧合——贝多芬激情勃发,巨作顿成。
“激情勃发”是贝多芬情感的高潮,情感的升华。课文化《月光曲》乐曲为文字,通过兄妹俩的联想,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皓月初升,海面轻轻晃动,微波把月亮的清辉分成万点银光,跳跃不定。接着的一幅是,月升云游,海面上狂风骤起,巨浪顿涌,雪亮的浪花翻滚奔腾……画面景色由宁静到波涛汹涌,曲调由平缓而急切,忽而变得高昂激越。它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情感寓于思路中,理清思路,就能识情感之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