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优化问题设计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实施中的一个基本理念。然而在数学课堂实践中,问题的设计,或重复单调,与教学内容脱节,缺少必要性;或难易无度,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实用性;或语意晦涩,阻碍学生理解,缺乏通俗性;或空泛表面,限制学生深入思考,缺乏针对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成为当务之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针对性的问题设计,积累数学经验
  教师要上的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教师才能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课堂上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脱离教学目标,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摸不到方向。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的,对学生的学习有助推作用的,切忌空问、泛问。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回答,最后学生的回答只能是答非所问。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时。学生解决如下问题遇到困难:“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在集体讨论时:
  老师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策略?”学生回答:“倒推。”老师问:“可以怎样列式呢?”有的回答:“(25 1)×2=52(张)”有的回答:“25×2 1=51(张)。”
  顿时,教室里形成两种意见,双方各抒己见,争得不可开交。最终,教师只能自己上阵,讲述了正确求法,草草收场。问题出在哪儿呢?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于学生知道用什么策略,而在于具体怎么做。教师这样设问,没有问在关键处,针对性不强,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可以先让学生思考 “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是什么意思?当学生能够正确表述“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是指“拿出画片的张数是原来张数的一半加1张”时,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要整理信息该怎么整理?”学生顺着教师有针对性的设问,一步步思考,直抵问题的本质。一方面,有效地理解了题意,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体会到“倒推”策略的意义,积累了运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强化提问能力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启发学生提问题。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两能”发展成“四能”,即除了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常有一种感觉,提出一个好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技能,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在《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中,在教学“用‘’的形式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
  出示6张纸牌,红桃A、2、3,黑桃A、2、3。老师:“把6张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有6张牌,任意摸一张,就有6种可能性相等的情况,摸到红桃A是其中的1种。”老师:“你还能提出有关可能性大小的问题吗?”
  上面教学中,教师先师范性地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收获了问题解决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启发。接下来,学生自己提出了三类问题:①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每一张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②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③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含义。
  层次性的问题设计,提升学习幅度
  赞科夫曾说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这就说明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坡度”,要让学生拾级而上,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中,“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的第三幅图,很多学生会得出了错误答案“”,理由是,涂色部分旋转后得到边长为三份的正方形,面积就是9个小正方形,涂色部分就占这幅图的,约分后得到。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教师在活动单上设计了如下问题:①涂色正方形的边长是3份吗?②涂色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拆解、合并呢?③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得到涂色正方形的面积呢?这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搭起了攀登的脚手架,给每个学生一个可以承载的支点,照顾到了全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幅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品质得以有效提高。
  问题对数学课堂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少走弯路,使教师的教事半功倍。只有不断地优化问题设计,在关键处设问,才能彰显有效教学的本质追求,才能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要想不断提高技能,就得坚持不断地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仅靠每周的几节作文课是练不出来的,教师们应该随时寻找阅读课的空地“间种”写作的“秧苗”,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就是说,在阅读课上不但要进行写作的指导,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善于“无中生有”——在文章看似完整的表达中寻找语言的生长点,让学生有练笔的机会。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一般会注意让学生练习把文
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人们的“三大技能”之一,正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泛实施,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进入广大中小学的课堂,广大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讳莫如深的畏难情绪。那么,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与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发展能力
时代发展的历程中,教育教学领域也迎来了有利于提升教学效能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用具,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具有丰富的插图,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用具的介入下,充分发挥音效、画面等优势,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时效。  形象文本的影响  小学生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结构水平正处于基础阶段,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唯有将更为形象化的文本知识传达给小学生,才能够激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学习英语不仅是未来工作的需要,更是改造自我、适应社会的必要。但从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来看,做的还远远不够。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对英语不感兴趣是最大的问题。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当今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通过各种各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习期间学生们就会很自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课文中直白的语言、直观的图片更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以本为本,注重识字训练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童话的文体特征,除了注重学生观
高中数学课细分有定理证明的课,有数学名词定义的课,有例题的讲解课,还有既没有定理证明也没有名词解释的文字介绍课。为了便于研究,可把高中数学中给名词下定义的课,以及没有任何概念的文字介绍课,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算法、三视图等就称之为非推理性概念课。  教学模式操作要领  非推理性概念课教学模式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情境诱导、自学指导、展示归纳、变式练习。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情境导入的操作要领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成分之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看到这种现象:在作文课上,有大部分学生陷入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甚至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即便是写出来,也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真情实感。怎样才能使孩子爱上作文,善于写作文,提高写作的水平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
最近举行的观摩课活动,是笔者所在学校在教研层面的一件大事,也是教师们借以互相学习、观摩的良好机会。本来,笔者想请组内其他同事来承担本次七年级语文观摩课任务,因为笔者没有到 山东省昌乐县的学校听过课,所有的学习都是道听途说,怕砸了场子。因此就让学校把自己安排到了最后。  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  在听其他老师的课时,笔者就不断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听了昌乐于老师讲课后,于老师和本校教师的交流,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