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现代主义意识流之父詹姆斯.乔伊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已被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斯蒂芬的神话追寻之路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能对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斯蒂芬从顺从宗教走向追求艺术之路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斯蒂芬 荣格心理学 神话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首创人。在对待精神分析法与宗教关系上,荣格与佛洛伊德观点截然不同。荣格认为,“宗教的作用是为其信徒提供赖以生存的神话。既然近代宗教不能完成这一使命,精神分析法应该作为一种新的宗教建立起来,精神分析法应该教导人们如何依赖‘神话’来生存。”他还指出,“任何宗教之最重要的特征是其神话。神话指的是人类生活最深刻的经历,它把人的思想和身体联系了起来,把物质和精神联系了起来,把人和人的经历联系了起来。”如果一个信徒个人所信仰的“神话”与其信仰宗教的“神话”不吻合时,则会产生荣格心理学中的“病人”形象。“作为心理学家,荣格的病人是指那种成熟得已摆脱了生来就信仰的宗教狭隘形式的人以及对其文化标准化慈善性宗教百般挑剔的人以及那些需要进行宗教反省的人。”与此同时,荣格还对“一个有生命的宗教”做出了自己的阐释。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完善,学者运用荣格心理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的解读也日益增多。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描述了都柏林青年斯蒂芬从幼年顺从宗教到青年时期追求艺术自由的成长过程。因乔伊斯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该小说自出版后已被学者从意识流写作手法角度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此外,学者还从成长小说角度、殖民文学角度和福柯权力理论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在心理学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主人公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对其宗教心理蜕变过程有重要影响,也有学者从潜意识及集体无意识的视角来对此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作品中的主人公斯蒂芬几经变化的的神话追寻之路,不仅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他本人内心的心理变化路程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受到规训的宗教信徒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斯蒂芬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斯蒂芬的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家庭教师丹特则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小说一开篇,就描写了幼年的斯蒂芬因为说了长大后要与不是天主教徒的艾琳结婚而被母亲要求道歉,同时也被丹特威胁说:“如果不道歉,山鹰会飞来啄掉他的眼睛。”当斯蒂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母亲和家庭教师灌输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观念,必须要遵循天主教的教义,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接着,斯蒂芬又被送到一所教会学校。在学校里,斯蒂芬因不愿意用他的鼻烟壶和韦尔斯的老干栗子交换,被韦尔斯推进又冷又黏稠的脏水坑。当韦尔斯因害怕而问斯蒂芬会不会揭发他时,斯蒂芬想到父亲告诉他,不论干什么事,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伙伴。于是,他说:“我不会,而且感到很高兴。”面对别人的恶意挑衅,斯蒂芬不仅不反抗,却还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说高兴,这是有悖常理的反应。在写作课上,斯蒂芬因打碎了眼镜被阿纳尔神父免除了作业,却被教导主任指责为一个什么也不干的懒惰的小懒虫并遭到体罚。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幼年的斯蒂芬都完全被宗教氛围包围,不断受到来自家庭成员及教职人员的规训,必须要做一个忠顺的天主教徒,信仰天主教的教义。
二、与规训的宗教神话抗衡
荣格认为,真正的宗教必须是有生命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宗教是有生命的呢?荣格指出,“这样的宗教能够满足一个人对于神话的思考和理解的需要。从技术上讲,只要一个规范的宗教体系与一个人对神话与意象的具体需要相吻合。这个宗教体系对这个人来说就是有生命的。”
斯蒂芬从小生活的天主教是不允许个人违背由天主教等级制度特许的神话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经历与耶稣的精神经历明显不同的话,那么他不得不感到有负罪感和耻辱感。处于青春期的斯蒂芬开始对性有了强烈的好奇心,而天主教强调人要禁欲。读完《基督山伯爵》的斯蒂芬不时想起美茜蒂丝,反复回味她的形象,竟感到全身的血液中出现一种奇怪的不安的感觉。最终,压抑的斯蒂芬在一个妓女那里得到了释放。这是斯蒂芬第一次违背天主教的教义,在他的内心里似乎有两股相互斗争的力量在撕扯,最终挣扎的斯蒂芬选择了遵循自己的神话。但这初次与天主教教义的抗衡,斯蒂芬是在自己的内心里进行的,他唯恐被人窥视到。这之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堕落。“每当星期六早晨全教会的人聚集在教堂里举行一次小型祈祷仪式的时候,他都会被安置在圣坛右边一个铺着软垫的跪榻上,从那里他领着他这边的一群孩子念祷告中的答词。有时,他也感到一种冲动,很想从那个充满荣誉的地方站出来,向所有的人坦白,自己根本不配占据这个位置,然后离开教堂,可是,每次只要他抬头对他们的脸看一眼,他便又改变了注意。”斯蒂芬内心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但他还是不能真正突破潜意识里的宗教规训,不能彻底地与已不信仰的宗教抗衡。在听完纪念圣佛兰西斯的布道后,斯蒂芬因强烈的恐惧去教堂进行了忏悔并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如书中所述,“星期天一般用来进行神圣的对三位一体的各种礼拜礼仪,星期一用来礼拜圣灵,星期二礼拜守护神,星期三礼拜圣约舍夫,星期四用来进行圣坛上最能得到神宠的圣餐仪式,星期五礼拜受难的耶稣,星期六礼拜受神恩的圣母玛利亚。”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斯蒂芬个人信仰的神话是与天主教的神话不吻合的,也就是说,天主教对斯蒂芬来说是一个无生命的宗教。受困于天主教环境中的斯蒂芬,正是荣格心理学上的“病人”形象。这个“病人”试图通过对所规训的宗教的亵渎,与规训的宗教进行抗衡,但斯蒂芬始终还是没有走出自己从幼年就有的潜意识,必须要做一个忠顺的天主教徒,即使他内心想要突破周围束缚的浪潮已经达到顶点,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通过折磨自己的肉体来使自己的神话达到与天主教神话的吻合,他的抗衡以失败告终。
三、寻找到自己真正的神话
荣格将宗教视为一种对内心现象进行思考的活动。斯蒂芬因突出的宗教表现被神父邀请加入教会的神职人员队伍时,他却开始犹豫。他开始对他内心深处所信仰的神话进行思考,因为他知道一旦接受了教士的职务,那么就一辈子是个教士。然后,他盲無目的地行走着,走到了海边时,海边的情形使他意识到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当克兰利问他愿意干什么和不愿意干什么的时候,斯蒂芬回答:“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把自己叫作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天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表现我自己,并仅只使用我能容许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卫自己——那就是沉默、流亡和机智。”此时,他不再惧怕违背天主教的惩罚,突破了自己潜意识里宗教的束缚,从而实现了自我的救赎,找到了他自己所信仰的神话。
本文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斯蒂芬从顺从的天主教到敢于追求自己艺术自由的成长过程。在经历了从顺从到抗衡到妥协再到挣脱的漫长过程后,斯蒂芬最终寻找到了他个人所信仰的神话。所以,他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段对信仰追寻的道路。斯蒂芬的神话信仰追寻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人类不必拥有相同的神话、意象和象征,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应该共同拥有创造象征的过程。”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成长中寻找到自己的神话和信仰,才能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奈奥米.R.高登博格著.李静,高翔译.神之变——女性主义和传统宗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詹姆斯.乔伊斯著.黄雨石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闫平(199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斯蒂芬 荣格心理学 神话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首创人。在对待精神分析法与宗教关系上,荣格与佛洛伊德观点截然不同。荣格认为,“宗教的作用是为其信徒提供赖以生存的神话。既然近代宗教不能完成这一使命,精神分析法应该作为一种新的宗教建立起来,精神分析法应该教导人们如何依赖‘神话’来生存。”他还指出,“任何宗教之最重要的特征是其神话。神话指的是人类生活最深刻的经历,它把人的思想和身体联系了起来,把物质和精神联系了起来,把人和人的经历联系了起来。”如果一个信徒个人所信仰的“神话”与其信仰宗教的“神话”不吻合时,则会产生荣格心理学中的“病人”形象。“作为心理学家,荣格的病人是指那种成熟得已摆脱了生来就信仰的宗教狭隘形式的人以及对其文化标准化慈善性宗教百般挑剔的人以及那些需要进行宗教反省的人。”与此同时,荣格还对“一个有生命的宗教”做出了自己的阐释。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完善,学者运用荣格心理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的解读也日益增多。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描述了都柏林青年斯蒂芬从幼年顺从宗教到青年时期追求艺术自由的成长过程。因乔伊斯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该小说自出版后已被学者从意识流写作手法角度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此外,学者还从成长小说角度、殖民文学角度和福柯权力理论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在心理学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主人公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对其宗教心理蜕变过程有重要影响,也有学者从潜意识及集体无意识的视角来对此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作品中的主人公斯蒂芬几经变化的的神话追寻之路,不仅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他本人内心的心理变化路程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受到规训的宗教信徒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斯蒂芬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斯蒂芬的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家庭教师丹特则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小说一开篇,就描写了幼年的斯蒂芬因为说了长大后要与不是天主教徒的艾琳结婚而被母亲要求道歉,同时也被丹特威胁说:“如果不道歉,山鹰会飞来啄掉他的眼睛。”当斯蒂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母亲和家庭教师灌输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观念,必须要遵循天主教的教义,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接着,斯蒂芬又被送到一所教会学校。在学校里,斯蒂芬因不愿意用他的鼻烟壶和韦尔斯的老干栗子交换,被韦尔斯推进又冷又黏稠的脏水坑。当韦尔斯因害怕而问斯蒂芬会不会揭发他时,斯蒂芬想到父亲告诉他,不论干什么事,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伙伴。于是,他说:“我不会,而且感到很高兴。”面对别人的恶意挑衅,斯蒂芬不仅不反抗,却还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说高兴,这是有悖常理的反应。在写作课上,斯蒂芬因打碎了眼镜被阿纳尔神父免除了作业,却被教导主任指责为一个什么也不干的懒惰的小懒虫并遭到体罚。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幼年的斯蒂芬都完全被宗教氛围包围,不断受到来自家庭成员及教职人员的规训,必须要做一个忠顺的天主教徒,信仰天主教的教义。
二、与规训的宗教神话抗衡
荣格认为,真正的宗教必须是有生命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宗教是有生命的呢?荣格指出,“这样的宗教能够满足一个人对于神话的思考和理解的需要。从技术上讲,只要一个规范的宗教体系与一个人对神话与意象的具体需要相吻合。这个宗教体系对这个人来说就是有生命的。”
斯蒂芬从小生活的天主教是不允许个人违背由天主教等级制度特许的神话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经历与耶稣的精神经历明显不同的话,那么他不得不感到有负罪感和耻辱感。处于青春期的斯蒂芬开始对性有了强烈的好奇心,而天主教强调人要禁欲。读完《基督山伯爵》的斯蒂芬不时想起美茜蒂丝,反复回味她的形象,竟感到全身的血液中出现一种奇怪的不安的感觉。最终,压抑的斯蒂芬在一个妓女那里得到了释放。这是斯蒂芬第一次违背天主教的教义,在他的内心里似乎有两股相互斗争的力量在撕扯,最终挣扎的斯蒂芬选择了遵循自己的神话。但这初次与天主教教义的抗衡,斯蒂芬是在自己的内心里进行的,他唯恐被人窥视到。这之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堕落。“每当星期六早晨全教会的人聚集在教堂里举行一次小型祈祷仪式的时候,他都会被安置在圣坛右边一个铺着软垫的跪榻上,从那里他领着他这边的一群孩子念祷告中的答词。有时,他也感到一种冲动,很想从那个充满荣誉的地方站出来,向所有的人坦白,自己根本不配占据这个位置,然后离开教堂,可是,每次只要他抬头对他们的脸看一眼,他便又改变了注意。”斯蒂芬内心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但他还是不能真正突破潜意识里的宗教规训,不能彻底地与已不信仰的宗教抗衡。在听完纪念圣佛兰西斯的布道后,斯蒂芬因强烈的恐惧去教堂进行了忏悔并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如书中所述,“星期天一般用来进行神圣的对三位一体的各种礼拜礼仪,星期一用来礼拜圣灵,星期二礼拜守护神,星期三礼拜圣约舍夫,星期四用来进行圣坛上最能得到神宠的圣餐仪式,星期五礼拜受难的耶稣,星期六礼拜受神恩的圣母玛利亚。”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斯蒂芬个人信仰的神话是与天主教的神话不吻合的,也就是说,天主教对斯蒂芬来说是一个无生命的宗教。受困于天主教环境中的斯蒂芬,正是荣格心理学上的“病人”形象。这个“病人”试图通过对所规训的宗教的亵渎,与规训的宗教进行抗衡,但斯蒂芬始终还是没有走出自己从幼年就有的潜意识,必须要做一个忠顺的天主教徒,即使他内心想要突破周围束缚的浪潮已经达到顶点,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通过折磨自己的肉体来使自己的神话达到与天主教神话的吻合,他的抗衡以失败告终。
三、寻找到自己真正的神话
荣格将宗教视为一种对内心现象进行思考的活动。斯蒂芬因突出的宗教表现被神父邀请加入教会的神职人员队伍时,他却开始犹豫。他开始对他内心深处所信仰的神话进行思考,因为他知道一旦接受了教士的职务,那么就一辈子是个教士。然后,他盲無目的地行走着,走到了海边时,海边的情形使他意识到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当克兰利问他愿意干什么和不愿意干什么的时候,斯蒂芬回答:“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把自己叫作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天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表现我自己,并仅只使用我能容许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卫自己——那就是沉默、流亡和机智。”此时,他不再惧怕违背天主教的惩罚,突破了自己潜意识里宗教的束缚,从而实现了自我的救赎,找到了他自己所信仰的神话。
本文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斯蒂芬从顺从的天主教到敢于追求自己艺术自由的成长过程。在经历了从顺从到抗衡到妥协再到挣脱的漫长过程后,斯蒂芬最终寻找到了他个人所信仰的神话。所以,他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段对信仰追寻的道路。斯蒂芬的神话信仰追寻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人类不必拥有相同的神话、意象和象征,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应该共同拥有创造象征的过程。”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成长中寻找到自己的神话和信仰,才能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奈奥米.R.高登博格著.李静,高翔译.神之变——女性主义和传统宗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詹姆斯.乔伊斯著.黄雨石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闫平(199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