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地方美术课程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有益补充,已经成为各级学校共识。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地方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成为学校美术课程建设的新方向。本文以阳新布贴美术课程为例,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开发内容及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阳新县的地方美术课程建设,以期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更好地发展地方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课程开发背景
阳新地处鄂东南,阳新布贴作为黄石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品深受楚文化影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这种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美术课程不但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能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接触、了解这些非遗作品,从小将本土文化镌刻在脑海中,增强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彰显美术课程的民族特色和本土意义。
二、课程开发内容及实践
阳新,春秋属楚,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地域文化,阳新布贴便是这种积淀中孕育出的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奇葩。其制作材料是农村妇女缝补剩下来的边角料,通过将其一块一块拼合起来,做成马甲、童帽、肚兜等儿童衣着及玩具,其图案寓意也是麒麟送子、鲤鱼跃龙门等吉祥的寓意。人们正是由于通过自身劳动的实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创造出这种质朴的美,显现出母爱的伟大。学校通过地方美术课程将这种思想资源带进课堂,让学生接触、了解并镌刻在脑海里,让他们从小了解母爱的伟大、继承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并通过培养这种具体的乡土情怀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和培养文化自信的目的。学校通过对阳新布贴所包含的课程知识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特有的美术知识,如构图、造型、色彩、工艺等,并通过开设相应美术欣赏和技法课程来促使课程目标的落实。此外,结合阳新布贴自身特点与实施该课程学校美术教师的专长,我们在阳新布贴的主题下,确定了布贴欣赏、儿童画、手工制作、创意设计等美术课程。
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目标的指引,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与地方文化美术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特征,我们将阳新布贴地方美术课程的目标概述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到以“阳新布贴”为主题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尝试各种材料、工具和制作方法,学习从美术的角度来对阳新布贴进行欣赏和评述,丰富审美经验,体验阳新布贴的魅力与美术活动的乐趣,认识与理解阳新布贴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阳新布贴美术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并试着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美术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会自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以这个课程目标为指引,参照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以及学生不同年龄的学习内容难度、梯度变化和心理接受程度,我们将阳新布贴课程分为三个学段。每学段内容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教师根据自己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其中的领域确定课程内容及目标,进行课程开发。在这里,笔者以高段课程为例,对其简要说明。
在“欣赏·评述”领域,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欣赏评述课课型特点,我们将其课程发展的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定为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的美术课程知识资源自行梳理,总结出美术课程知识资源中的概念性知识,如阳新布贴的造型特点、色彩特征、图像寓意,美术课程知识资源中的事实性知识,以及阳新布贴的历史。当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时,我们又将其课程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活动能够欣赏阳新布贴的造型和色彩特征,了解其图案的象征寓意等美术知识,并试着用这些美术知识评述自己喜爱的阳新布贴作品。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欣赏阳新布贴的造型、纹样,学习、了解阳新布贴不同样式的寓意。通过讨论和比较,分析不同地方布贴作品的形式特点,让学生试着评述自己喜欢的阳新布贴。
在“造型·表现”领域,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造型表现课课型特点,我们将其课程发展的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定为审美判断、美术表现两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我们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美术课程资源自行梳理,总结出布贴制作的技能和简单的缝纫技巧、阳新布贴传承中的变化等美术课程知识资源,美术教师的手工艺基础等美术课程人力资源。将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我们则将其课程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布贴的制作方法,了解其独特的手工艺制作方法,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件阳新布贴作品。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阳新布贴的造型特点、学习布贴的制作方法并制作阳新布贴作品。
在“设计·应用”领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欣赏评述课课型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发展的美术核心素养有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三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我们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美术课程知识资源总结为阳新布贴的纹样寓意与制作方法。将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我们则将其课程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活动熟悉掌握阳新布贴的制作方法,尝试多种材料制作设计与阳新布贴相关的生活用品。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用品自己设计阳新布贴并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在“综合·探索”领域,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欣赏评述课课型特点,我们将课程发展的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定为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我们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美术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总结出美术课程人文资源,如阳新布貼的由来等;美术课程知识资源,如不同时期的阳新布贴的特点及发展;美术课程思想资源,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培养学生的地方情怀等。将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我们将课程目标设置为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和现场考察的方式能总结阳新布贴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调查、了解阳新布贴的历史,尝试总结阳新布贴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探寻其原因,为阳新布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设计并进行制作、展示。
课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依托和凭借,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教师将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上,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祖国和家乡,培养他们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情怀。
(作者单位: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阳新县布贴是流传于鄂东地区的民间布贴技艺,是由阳新农村女性利用边角布料在黑色或深色底布上通过剪样、拼贴、缝制,辅助刺绣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主要用于衣服、鞋帽和儿童玩具等生活日用品的装饰。如何把本土的民间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以贴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让学生从地方文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他们热爱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呢?
一、课程开发背景
阳新地处鄂东南,阳新布贴作为黄石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品深受楚文化影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这种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美术课程不但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能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接触、了解这些非遗作品,从小将本土文化镌刻在脑海中,增强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彰显美术课程的民族特色和本土意义。
二、课程开发内容及实践
阳新,春秋属楚,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地域文化,阳新布贴便是这种积淀中孕育出的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奇葩。其制作材料是农村妇女缝补剩下来的边角料,通过将其一块一块拼合起来,做成马甲、童帽、肚兜等儿童衣着及玩具,其图案寓意也是麒麟送子、鲤鱼跃龙门等吉祥的寓意。人们正是由于通过自身劳动的实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创造出这种质朴的美,显现出母爱的伟大。学校通过地方美术课程将这种思想资源带进课堂,让学生接触、了解并镌刻在脑海里,让他们从小了解母爱的伟大、继承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并通过培养这种具体的乡土情怀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和培养文化自信的目的。学校通过对阳新布贴所包含的课程知识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特有的美术知识,如构图、造型、色彩、工艺等,并通过开设相应美术欣赏和技法课程来促使课程目标的落实。此外,结合阳新布贴自身特点与实施该课程学校美术教师的专长,我们在阳新布贴的主题下,确定了布贴欣赏、儿童画、手工制作、创意设计等美术课程。
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目标的指引,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与地方文化美术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特征,我们将阳新布贴地方美术课程的目标概述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到以“阳新布贴”为主题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尝试各种材料、工具和制作方法,学习从美术的角度来对阳新布贴进行欣赏和评述,丰富审美经验,体验阳新布贴的魅力与美术活动的乐趣,认识与理解阳新布贴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阳新布贴美术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并试着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美术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会自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以这个课程目标为指引,参照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以及学生不同年龄的学习内容难度、梯度变化和心理接受程度,我们将阳新布贴课程分为三个学段。每学段内容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教师根据自己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其中的领域确定课程内容及目标,进行课程开发。在这里,笔者以高段课程为例,对其简要说明。
在“欣赏·评述”领域,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欣赏评述课课型特点,我们将其课程发展的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定为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的美术课程知识资源自行梳理,总结出美术课程知识资源中的概念性知识,如阳新布贴的造型特点、色彩特征、图像寓意,美术课程知识资源中的事实性知识,以及阳新布贴的历史。当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时,我们又将其课程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活动能够欣赏阳新布贴的造型和色彩特征,了解其图案的象征寓意等美术知识,并试着用这些美术知识评述自己喜爱的阳新布贴作品。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欣赏阳新布贴的造型、纹样,学习、了解阳新布贴不同样式的寓意。通过讨论和比较,分析不同地方布贴作品的形式特点,让学生试着评述自己喜欢的阳新布贴。
在“造型·表现”领域,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造型表现课课型特点,我们将其课程发展的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定为审美判断、美术表现两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我们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美术课程资源自行梳理,总结出布贴制作的技能和简单的缝纫技巧、阳新布贴传承中的变化等美术课程知识资源,美术教师的手工艺基础等美术课程人力资源。将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我们则将其课程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布贴的制作方法,了解其独特的手工艺制作方法,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件阳新布贴作品。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阳新布贴的造型特点、学习布贴的制作方法并制作阳新布贴作品。
在“设计·应用”领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欣赏评述课课型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发展的美术核心素养有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三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我们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美术课程知识资源总结为阳新布贴的纹样寓意与制作方法。将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我们则将其课程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活动熟悉掌握阳新布贴的制作方法,尝试多种材料制作设计与阳新布贴相关的生活用品。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用品自己设计阳新布贴并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在“综合·探索”领域,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欣赏评述课课型特点,我们将课程发展的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定为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指引,我们对阳新布贴中所蕴含美术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总结出美术课程人文资源,如阳新布貼的由来等;美术课程知识资源,如不同时期的阳新布贴的特点及发展;美术课程思想资源,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培养学生的地方情怀等。将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我们将课程目标设置为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和现场考察的方式能总结阳新布贴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调查、了解阳新布贴的历史,尝试总结阳新布贴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探寻其原因,为阳新布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设计并进行制作、展示。
课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依托和凭借,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教师将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上,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祖国和家乡,培养他们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情怀。
(作者单位: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阳新县布贴是流传于鄂东地区的民间布贴技艺,是由阳新农村女性利用边角布料在黑色或深色底布上通过剪样、拼贴、缝制,辅助刺绣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主要用于衣服、鞋帽和儿童玩具等生活日用品的装饰。如何把本土的民间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以贴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让学生从地方文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他们热爱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