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应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探究,应回归数学教育的本来面目,应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注重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育人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应把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置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地位。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谈一点我个人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素质;数学思想;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一、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数学正是通过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从教材内容看,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数学的外显形式,学生易于发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布鲁纳指出: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学起来就较容易。一般数学问题都体现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个方面,数学知识的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比知识教学要困难。如高中数学教材学习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内容时,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最好时机。
二、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中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的培养,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
2.教会学生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此外,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辨识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证)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
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是由形象思维为主,过度到经验型的抽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理论的学习往往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停留在表面上的一知半解。因此,教学中要借助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把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三、注重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教材对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要求“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少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定理”。于是,对《几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集合平均数》一文可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并可适当补充一些习题,使学生了解均值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及解决有关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身上肩负着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育人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应把理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置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地位。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关键词:数学素质;数学思想;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一、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数学正是通过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从教材内容看,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数学的外显形式,学生易于发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布鲁纳指出: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学起来就较容易。一般数学问题都体现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个方面,数学知识的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比知识教学要困难。如高中数学教材学习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内容时,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最好时机。
二、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中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的培养,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
2.教会学生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此外,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辨识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证)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
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是由形象思维为主,过度到经验型的抽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理论的学习往往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停留在表面上的一知半解。因此,教学中要借助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把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三、注重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教材对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要求“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少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定理”。于是,对《几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集合平均数》一文可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并可适当补充一些习题,使学生了解均值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及解决有关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身上肩负着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育人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应把理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置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地位。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