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应该营造氛围,释放童心;创设情景,激发童心;体验学习,滋润童心;善待童误,呵护童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才能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童心课堂氛围体验童误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爱说、爱问、爱动、爱玩,童心十足。面对儿童的好说,好动,有的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用纪律来“棒杀”;面对“童误”,有的教师板起脸直接否定;甚至有些教师用成人化的标准要求学生,追求数学课堂的唯一性、完美性。结果,课堂中失去了童稚的声音,消逝了创意的想象,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桎梏。作为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用平等、欣赏的心态去触摸童心、接纳童心。只有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在与儿童的思想交流、碰撞、相融中把握教学的时机,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结合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谈几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释放童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我更多地应用鼓励的口气与学生交谈:谁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真是个小勇士!你说得很棒,谁也能这么棒?你的想法很好等等。但是好胜心强的孩子们,经常会出现令人尴尬的表现:
在乘法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苹果有4个,梨有8个,梨和苹果一共有几个?一连几天的乘法教学,这位小朋友不出意料地掉进我的“陷阱”,回答:“8×4。”
“是这样吗?”听到我疑问的口吻,那些有点犹疑的孩子,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答案。于是,有些小朋友偷偷地嘲笑,有些甚至竟毫不留情地说:“一年级就学过了,连这个都不会!”顿时这位小朋友脸涨得通红,头低得低低的。
我并不希望我的课堂上消失了一位敢于举手的小朋友,希望更多孩子能加入到敢于举手的队伍中。“老师喜欢文明的小朋友,懂事的小朋友,不会嘲笑别人。”嘲笑声戛然而止。“尽管你回答错了,但是你敢举手发言,而且声音真响亮。你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叶老师喜欢勇敢的小朋友!”那低下的头,抬了起来,投向我的目光似乎暗含着欣喜。
“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而不用乘法呢?”在其他小朋友的示范回答下,我再请这位小朋友复述一遍。并予以鼓励:“回答错了没关系,改正了就好,请坐!”
很庆幸,以后的课堂中,我还能看到这只高高举起的小手,还能看到他的眼中含有渴望被指名回答的目光。
二、创设情境、激发童心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能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更利于儿童接受呢?情境的创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看过奥特曼的举手,你对他有什么了解?今天奥特曼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你对他了解多少?
2、课件展示奥特曼与怪兽搏击是的画面,从中抽取出奥特曼站立时正面、侧面和上面的不同画面,问学生这些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实践应用,让学生说出动画片中出现的小汽车等其他物体从不同方位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最后设计一个旅游情境,让学生观察从不同方位拍的照片,猜一猜分别是从哪个方位拍的。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和天性,敏锐地抓住儿童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的心理。从奥特曼与怪兽的搏斗中抽取不同方位的奥特曼动画片,让学生辨别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然后又从学生熟悉的小汽车,旅游情境,进行巩固应用。这样的教学,完全从儿童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儿童的本来生活,充分激发了童心,让儿童的身心出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教师的巧妙引导和精心设计下,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知。
三、体验学习、滋润童心
《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要“经历……过程”。只有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才能使他们逐步积累自己的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认识对称图形》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含义的理解,我首先出示一个完整的人,让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提出以下两种方法:先完整地画出一个人再剪;或者先把纸对折,画出人的一半,再剪。学生在动手画、剪的过程中体验到后者更为简便。在此基础上,我顺势揭示对称图形的含义:像这样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通过这一实践操作,学生学得轻松,在做数学中有感而悟,体会到了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含义。
四、善待童误、呵护童心
学习是一个不断顺应的过程,是儿童本身认知框架不断变革或重组的过程。儿童由于自身心理、生理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错误”,而这些正是儿童最纯真和天然的想法,是“童心”的最直接暴露和表白。这些“童误”也是儿童内在观念冲突的重要体现,是暴露、了解儿童思维的重要线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合理取舍、恰当引导,必然能让儿童在求知过程中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吴正宪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睿智处理:
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他的二分之一。
学生有两种意见,教师叫同意的同学自愿上台,站到黑板的一边,不同意的站到另一边,指导学生寻找各自的支持者。
教师为每组提供一张圆纸片,让他们商量,怎样说服对方,然后宣布: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
正方:(把圆平均分成了两份)这是不是两份?
反方:是(教师叫反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是不是二分之一?
反方:是(教师仍然叫反方的同学一个一个说“是”)。
正方:(教师提示:既然……)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是我们胜利了。
反方:(把圆分成不相等的两份)这是几份?
正方:是两份。
反方:(举起小的那张纸片)这是二分之一吗?
正方:不是。(教师叫正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二分之一,那你们为什么说得到的一定是二分之一?(学生对一定加重了语气)
正方:因为你们不是平均分。
反方:(抓住机遇)题中又没说一定要平均分!
上述教学过程中,在“童言”出现错误时,吴老师不是急于指出错误,而是敏锐地抓住机会,有意制造“矛盾”,开展正反两方的辩论,在辩论中,教师及时引导、激励,把辩论不断引向深入,使儿童清楚地看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并通过积极的思考讨论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使“平均分”的概念在正误对话间悄然内化,这样的做法大概是教师对“童言无忌”的最好理解了吧!
尊重儿童,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在求知过程中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学中,我们没有固定的一招一式的模式,我们只有本着顺应童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让数学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童心课堂氛围体验童误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爱说、爱问、爱动、爱玩,童心十足。面对儿童的好说,好动,有的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用纪律来“棒杀”;面对“童误”,有的教师板起脸直接否定;甚至有些教师用成人化的标准要求学生,追求数学课堂的唯一性、完美性。结果,课堂中失去了童稚的声音,消逝了创意的想象,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桎梏。作为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用平等、欣赏的心态去触摸童心、接纳童心。只有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在与儿童的思想交流、碰撞、相融中把握教学的时机,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结合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谈几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释放童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我更多地应用鼓励的口气与学生交谈:谁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真是个小勇士!你说得很棒,谁也能这么棒?你的想法很好等等。但是好胜心强的孩子们,经常会出现令人尴尬的表现:
在乘法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苹果有4个,梨有8个,梨和苹果一共有几个?一连几天的乘法教学,这位小朋友不出意料地掉进我的“陷阱”,回答:“8×4。”
“是这样吗?”听到我疑问的口吻,那些有点犹疑的孩子,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答案。于是,有些小朋友偷偷地嘲笑,有些甚至竟毫不留情地说:“一年级就学过了,连这个都不会!”顿时这位小朋友脸涨得通红,头低得低低的。
我并不希望我的课堂上消失了一位敢于举手的小朋友,希望更多孩子能加入到敢于举手的队伍中。“老师喜欢文明的小朋友,懂事的小朋友,不会嘲笑别人。”嘲笑声戛然而止。“尽管你回答错了,但是你敢举手发言,而且声音真响亮。你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叶老师喜欢勇敢的小朋友!”那低下的头,抬了起来,投向我的目光似乎暗含着欣喜。
“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而不用乘法呢?”在其他小朋友的示范回答下,我再请这位小朋友复述一遍。并予以鼓励:“回答错了没关系,改正了就好,请坐!”
很庆幸,以后的课堂中,我还能看到这只高高举起的小手,还能看到他的眼中含有渴望被指名回答的目光。
二、创设情境、激发童心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能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更利于儿童接受呢?情境的创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看过奥特曼的举手,你对他有什么了解?今天奥特曼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你对他了解多少?
2、课件展示奥特曼与怪兽搏击是的画面,从中抽取出奥特曼站立时正面、侧面和上面的不同画面,问学生这些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实践应用,让学生说出动画片中出现的小汽车等其他物体从不同方位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最后设计一个旅游情境,让学生观察从不同方位拍的照片,猜一猜分别是从哪个方位拍的。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和天性,敏锐地抓住儿童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的心理。从奥特曼与怪兽的搏斗中抽取不同方位的奥特曼动画片,让学生辨别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然后又从学生熟悉的小汽车,旅游情境,进行巩固应用。这样的教学,完全从儿童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儿童的本来生活,充分激发了童心,让儿童的身心出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教师的巧妙引导和精心设计下,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知。
三、体验学习、滋润童心
《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要“经历……过程”。只有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才能使他们逐步积累自己的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认识对称图形》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含义的理解,我首先出示一个完整的人,让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提出以下两种方法:先完整地画出一个人再剪;或者先把纸对折,画出人的一半,再剪。学生在动手画、剪的过程中体验到后者更为简便。在此基础上,我顺势揭示对称图形的含义:像这样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通过这一实践操作,学生学得轻松,在做数学中有感而悟,体会到了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含义。
四、善待童误、呵护童心
学习是一个不断顺应的过程,是儿童本身认知框架不断变革或重组的过程。儿童由于自身心理、生理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错误”,而这些正是儿童最纯真和天然的想法,是“童心”的最直接暴露和表白。这些“童误”也是儿童内在观念冲突的重要体现,是暴露、了解儿童思维的重要线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合理取舍、恰当引导,必然能让儿童在求知过程中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吴正宪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睿智处理:
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他的二分之一。
学生有两种意见,教师叫同意的同学自愿上台,站到黑板的一边,不同意的站到另一边,指导学生寻找各自的支持者。
教师为每组提供一张圆纸片,让他们商量,怎样说服对方,然后宣布: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
正方:(把圆平均分成了两份)这是不是两份?
反方:是(教师叫反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是不是二分之一?
反方:是(教师仍然叫反方的同学一个一个说“是”)。
正方:(教师提示:既然……)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是我们胜利了。
反方:(把圆分成不相等的两份)这是几份?
正方:是两份。
反方:(举起小的那张纸片)这是二分之一吗?
正方:不是。(教师叫正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二分之一,那你们为什么说得到的一定是二分之一?(学生对一定加重了语气)
正方:因为你们不是平均分。
反方:(抓住机遇)题中又没说一定要平均分!
上述教学过程中,在“童言”出现错误时,吴老师不是急于指出错误,而是敏锐地抓住机会,有意制造“矛盾”,开展正反两方的辩论,在辩论中,教师及时引导、激励,把辩论不断引向深入,使儿童清楚地看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并通过积极的思考讨论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使“平均分”的概念在正误对话间悄然内化,这样的做法大概是教师对“童言无忌”的最好理解了吧!
尊重儿童,让童心在课堂上栖息,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在求知过程中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学中,我们没有固定的一招一式的模式,我们只有本着顺应童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让数学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