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施市太阳河乡位于鄂、渝边陲,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国土面积358平方公里,2.4万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
太阳河民歌是太阳河各族人民长期创造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从总体上说,太阳河民歌的文学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题材多样
太阳河民歌从歌词的题材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礼仪歌、情歌、历史古人歌、儿歌、叙事歌等。
1、劳动歌。即生产劳动时所唱的歌,不同的劳动内容唱不同的劳动歌。上山采茶唱《采茶歌》;清早放牛唱《放牛歌》;开山凿石唱曲牌众多的《石工号子》;下田劳作则唱有领有合的《薅草锣鼓》……太阳河石乳关一带流传的《背佬二歌》,应算是一首特色独具的劳动歌。“九十九道拐不算多,皮头有个欢喜坡。欢喜坡你莫笑,皮头有个麂子坳。麂子坳你莫想,皮头有个茅湖淌。茅湖淌你莫愁,皮头有个马咬牛。马咬牛你莫叫,皮头有个三步跳。三步跳你莫怕,前面就是三角坝。”
此歌生动而沉重地再现了“背佬二”当年历尽艰辛、艰苦跋涉的劳作身影,也反映了旧时太阳河山势险峻、交通闭塞的自然情形。此歌“顶针”式手法的运用,体现太阳河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2、情歌。“无山无水不成河,不带姐郎不唱歌”。情歌在民歌中的数量是最多的,内容也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从初识、试探、赞慕,到相恋、热恋、定情,再到结婚、怨情……爱情,是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歌谣永远的主题。
——如《十爱姐》(节选),倾吐了男女爱慕之心。“一爱姐,好人才,高不高来矮不矮,走路活像祝英台。二爱姐,好头发,梳子梳来篦子刮,梳起盘龙插鲜花。”
——如《棒棒甩哒过手摸》,表达了揣测试探之意。“昨日与姐同过河,捡个棒棒戳姐脚。戳姐一下姐没惹,戳姐两下姐没说,棒棒甩哒过手摸。”
——如《疙瘩歌》,写的是对爱情的忠贞誓愿。“三根丝线般般长,挽个疙瘩甩过墙,千年不准疙瘩散,万年不准姐丢郎。”
——如《情妹门口一树蒿》,则表达的是告诫劝诫之意。
“情妹门口一树蒿,千枝百桠万丈高。你要开花开上顶,你要结果结成双,莫在半路丢情郎。“情歌中,还有大量描写偷情题材的,盼情人、送情人、与情人私会等,如《闹五更》、《情妹妹坐在三墩岩》等,反映了旧时人们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礼仪歌。是指在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礼仪中所唱的歌,或唱,或咏,它真切地反映了太阳河人民的民风民俗。太阳河礼仪歌大致分为:结婚歌(含陪十姊妹歌、陪十弟兄歌、哭嫁歌)、喪事歌、修造歌等。如《十枝梅花》(节选)“一枝梅花雪中托,一劝姑娘孝公婆。公婆打骂低头受,有理无理莫多说。孝顺感动天和地,今后媳妇也做婆。二枝梅花雪中铺,二劝姑娘孝丈夫。白日劝夫孝父母,夜晚劝夫苦读书。青年百岁同到老,儿孙满堂享天福。”这首歌在太阳河梭布垭村一带流传,是一首在陪十姊妹时唱的歌,通过歌唱的方式,劝教新姑娘嫁到婆家后,如何敬重丈夫、孝顺公婆、为人处世。旧社会推崇的“三从四德”思想在这首歌中得到了体现,也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教化作用。
4、时政歌。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先状而创作的歌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政治上受到重重的压迫,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当人民无法抑制胸中的不平和愤怒时,就会喷涌出控诉之歌。如《抓兵歌》(节选):“睡到半夜更,外头喊开门。狗腿子保长来捉兵,看他捉谁人?走到大门口,妈妈拉着手。口叫妈妈你松手,尽他拉起走。走到半路上,妻子哭断肠。口叫妻子转回乡,看好小儿郎。”
解放后,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时政歌的主要内容,变成了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社会主义的颂歌。如《感谢共产党》、《土改工作队》、《大河涨水小河满》、《春季里》、《五湖四海同江河》等。
5、生活歌。生活歌内容较多,涉及面广,凡与生活有关的歌都包括。
——有反映妇女受苦的。在旧中国,处于封建压迫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她们没有恋爱、婚姻的幸福,有得只是一生不停地劳作、备受虐待摧残的悲惨遭遇。如《小媳妇歌》(节选):“正月我要去看我的妈、去看我的娘,婆婆说是正月忙,我说正月忙什么?婆婆说是来客忙。拿起刀子哭一场,眼泪水儿砧板上。”
——有反映单身汉生活苦的。如《单身汉歌》(节选):“出门三五天,家中断火烟,满屋牵起蜘蛛圈。上屋走下屋,走得灰直扑,郎儿无妻身无主。灶里刨两刨,刨出青竹标,想起单身好心焦。锅里刷两刷,刷出青客蚂,想起单身无达撒。”
6、历史古人歌。历史古人歌多是讲述古人事迹的,且多为正面歌颂、缅怀历史英雄。如《十二古人》、《十字》、《倒采茶》、《十绣》等。
7、儿歌,即童谣。太阳河的儿歌大致有摇篮曲、游戏歌、连锁调等。游戏歌,是指儿童在游戏时唱念的歌谣。在太阳河及恩施土家族地区,少年儿童常玩一些如“捉羊子”、“翻豆腐”、“跳皮筋”等益智游戏,这些游戏往往就伴随着童谣产生。谜语,也列入为儿童歌谣中。
8、杂歌。是不便于归属其他类别的歌,如盘歌、耍钱歌、扯谎歌、好吃歌等。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语言精练,比喻生动,风趣感人。盘歌,是一种问答式的唱歌形式,有双句盘歌、多句盘歌,其内容多是人情、风物、天文、地理、数学等。其中又以唱花、唱树、唱动物的歌为多。如《唱在一》(节选):“唱在一,随在一,什么开花在水里?唱在二,随在二,什么开花起薹薹儿?唱在三,随在三,什么开花紅满山?唱在四,随在四,什么开花一包刺?……唱在一,解在一,灯草开花在水里。唱在二,解在二,油菜开花起薹薹儿。唱在三,解在三,桃子开花红满山。唱在四,解在四,黄瓜开花一包刺。”
9、叙事歌。因其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完整、文学艺术性很强,所以单列为一类歌谣。太阳河乡广为流传的叙事歌谣有《风筝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远幺姑》等。 《风筝记》全歌464行,7185字。讲的是大户人家子弟江洪海和双玉雪的传奇爱情故事。一日,江洪海放风筝,风筝掉落于双家花园,江洪海到花园捡风筝偶遇双玉雪。江洪海被双玉雪的美貌倾倒,贸然夜闯双玉雪闺房,随后,两人促膝交谈,逐步相知、相爱,一见钟情,最终双玉雪以身相许江洪海。后来,两人又经历了分别、相思、在战乱中离奇重逢的过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结构形式多样
太阳河民歌和恩施其他地区的民歌一样,在歌词结构上呈现出多种形式。
1、有以自然物候为特征所构成的十二段体、五段体、四段体形式。如《十二月花》、《十二古人》、《望郎十二月》、《十二时》、《十二月采茶》、《绣五更》、《五更里》、《四季歌》等。这种歌词段落构成法,充分表现了土家族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土家族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民间文艺中的具体体现。
2、有以追求圆满、顺利为特征所构成的十段体、六段体形式。如《十绣》、《十劝》、《十想》、《十爱》、《十打》、《十哭》、《十梦》、《十字》、《十杯酒》、《六口茶》、《六杯酒》等。“十”,完美具足的意思。这种歌词段落构成法是土家族人追求“十全十美”的寓意寄托,反映了土家先民憧憬美好未来的愿望。
3、有以吟唱、叙述为特征所构成的叙述体形式。太阳河民歌中的叙事民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锣鼓紧紧筛,闲言且丢开,听我唱本祝英台,山伯访友来……”这首《祝英台》叙述体民歌唱词达一百六十多段。因其段落独立性不强,需要持续、不间断地反复吟唱下去。
4、有以问、答为特征所构成的盘歌体形式。“盘歌”的演唱方式为一问一答,人们经常能在山寨“赛歌”时听到他们演唱。其唱词内容有猜动物、植物的,有猜民风民俗的,有谈情说爱的等。这种盘歌的歌词结构无固定章法,一问一答,多问多答,全靠现场演唱者临场发挥。
5、有以五句子歌为特征所构成的五句子体及其变异体形式。五句子体歌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可独立成段,如“情姐当门一树槐,手攀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差点说出望郎来。”这类歌在太阳河以及鄂、湘、渝的土家族地区大量存在,数不胜数。五句子体歌也可联缀成篇,如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甚广的《郎在高山打伞来》,就是此类体式的歌。
赶五句体歌则是五句子体山歌的发展。即在五句子体山歌中,将第三句或第四句,或第三、四两句加进较长的快速垛句,与其他几句形成强烈对比,造成“赶”的效果,热烈而风趣。如《郎在高山唱山歌》:“郎在高山唱山歌,姐在房里织绫罗,哪里来的风流浪荡子,在我屋前屋后屋左屋右唱些子巴心巴肝巴肋巴骨的歌,唱得我脚瘫手软手软脚瘫扳不得城墙踩不得板抛不得梭,眼泪汪汪望情哥。”
还有一类歌叫“穿号子”,也是五句子体歌的变化和发展。“穿号子”分为“梗子”和“叶子”两部分,“梗子”是在歌中起联络作用的四句子歌,“叶子”则是一首叙述主要内容的五句子歌,其结构形式与加垛句的赶五句子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隔河望见山花开》:
梗子:隔河映山红,生在河当中,小郎来采花,除非变蛟龙。
叶子:隔河望见山花开,恨不得连根扯过来,好花不要连根扯,好姐不用郎口开,眼睛一眨就拢来。
穿合:隔河望见山花开(隔河映山红),恨不得连根拔过来(生在河当中),好花不要(小郎来采花)连根扯,好姐不用(除非变蛟龙)郎开口,眼睛一眨就拢来。
三、语言丰富多彩
1、含蓄深沉。如“情姐门前一架坡,别人走少我走多,铁打鞋子都磨破,石板踩起灯盏窝。”此歌里,通篇没有直白浅露地说出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却含蓄深沉地表露出“我”对“情姐”的深情厚谊。语言虽然质朴无华,但是仔细推敲却是另有一番深意,“石板踩起灯盏窝”是我对“情节”爱的最好的证明。
2、生动形象。语言生动、形象,这是太阳河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对门来个俏幺妹,伸手拣个歪嘴桃,扯起罗裙揩掉毛,口里吃来眼睛瞄……”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俏丽、调皮的乡姑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
3、诙谐风趣。如“小郎打扮一枝花,手提二封茶,摇摇摆摆到姐家。”小郎要见“姐”,自然免不了一番擦油抹粉、梳妆打扮,但似乎又装扮过头,堂堂一须眉男儿却扮成了“一枝花”,实乃有些风趣、幽默、滑稽。
4、通俗洗煉。如“说起单身好不苦,衣服破了无人补,吃了许多含浆饭,穿哒几多鸡屁股。”寥寥几句通俗、直白的唱词,单身汉的惨然生活便跃然纸上。
四、表现手法多样
1、比兴。这种手法在太阳河民歌中大量存在,它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闪烁着动人的奇光异彩。如“桃子没得李子圆,郎口没得姐口甜,前年腊月杵回嘴,今年三月还在甜,硬是甜哒两三年。”
2、谐音。如太阳河的丧鼓歌中唱道:“(甲)哑谜嗬、哑谜嗬,抱鸡母过河是哪乡?哑谜嗬;(乙)哑谜嗬、哑谜嗬,抱鸡母过河是巫山(乌扇),哑谜嗬。”这是一首猜地名的谜语歌,此句唱词中,重庆的地名“巫山”与母鸡在河中翅膀扑棱扑棱“乌扇”谐音。
3、白描。如“这山望到那山高,望到那山好葡萄。望到葡萄得不到吃,望到姐儿得不到捞,你看心焦不心焦。”没有多余的修饰辞藻,却把“姐儿”可望不可及的心态直白的表达出来,不用多余刻画,却已惟妙惟肖。
4、直叙。山里人表达情感往往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如“新打镰刀慢慢弯,缠不上小妹心不干,等到哪天缠上了,心中就像扇子扇。”从“缠不上、缠上了”里豪放豁达的传达出对小妹的爱慕之情,死缠烂打在这里不显得恼人反而增加了无畏的可爱。
五、修辞手法广泛
太阳河民歌中,修辞手法被广泛使用,使用较多的有比喻、夸張、对偶、比拟、层递、顶针、双关等。
1、比喻。如“情妹生得白又白,十指尖尖像藕节。”用“藕节”来形容姑娘“白”的程度。又如“三爱姐好眉毛,眉毛弯弯一脸笑,说话好比鹦哥叫”。情姐的确招人爱,不光人才好,说话声也有如“鹦哥”那样婉转、清脆、悠扬。
2、夸张。强烈的艺术夸张,才能使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回味无穷。如“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不把山歌唱,三岁娃娃白了头。”此歌十分夸张地、让人不容置疑的介绍了山歌的神奇之处,即:可解忧愁。即使它可能并没有这些实际功用,却不妨碍人们理解接受。
3、对偶。“大山砍柴不用刀,大河挑水不用瓢。”“高坡种荞荞秆红,坪地种麦麦秆空”等都是对偶。
4、比拟。“郎是远乡一只鹅,飞到姐乡不敢落”是拟物,“斑鸠上树喊脚酸,鱼在河里喊口干”是拟人。
5、层递。《十写》一歌中,女主人从一月写到十月,随着次数的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对男主人的思念、爱慕之情。民歌中的《十绣》、《十劝》、《十想》、《十爱》等都是采用了层递的修辞手法。
6、顶针。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如《背佬二歌》(歌词见上),既展现了“背佬二”艰辛、艰苦的形象,又使得这首歌更富有韵律美,让人备感亲切。
7、双关。双关在情歌中运用较多。如“街头铜锣声声打,打着中心响当当。”锣声的“响当当”只是表面,姑娘心中的“想郎郎”才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种手法使真挚、热烈的感情含蓄地表现出来,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
太阳河民歌是太阳河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太阳河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更是太阳河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深信,只要各界重视,多方努力,太阳河民歌这朵奇葩定会绽放得更加艳丽。
太阳河民歌是太阳河各族人民长期创造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从总体上说,太阳河民歌的文学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题材多样
太阳河民歌从歌词的题材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礼仪歌、情歌、历史古人歌、儿歌、叙事歌等。
1、劳动歌。即生产劳动时所唱的歌,不同的劳动内容唱不同的劳动歌。上山采茶唱《采茶歌》;清早放牛唱《放牛歌》;开山凿石唱曲牌众多的《石工号子》;下田劳作则唱有领有合的《薅草锣鼓》……太阳河石乳关一带流传的《背佬二歌》,应算是一首特色独具的劳动歌。“九十九道拐不算多,皮头有个欢喜坡。欢喜坡你莫笑,皮头有个麂子坳。麂子坳你莫想,皮头有个茅湖淌。茅湖淌你莫愁,皮头有个马咬牛。马咬牛你莫叫,皮头有个三步跳。三步跳你莫怕,前面就是三角坝。”
此歌生动而沉重地再现了“背佬二”当年历尽艰辛、艰苦跋涉的劳作身影,也反映了旧时太阳河山势险峻、交通闭塞的自然情形。此歌“顶针”式手法的运用,体现太阳河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2、情歌。“无山无水不成河,不带姐郎不唱歌”。情歌在民歌中的数量是最多的,内容也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从初识、试探、赞慕,到相恋、热恋、定情,再到结婚、怨情……爱情,是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歌谣永远的主题。
——如《十爱姐》(节选),倾吐了男女爱慕之心。“一爱姐,好人才,高不高来矮不矮,走路活像祝英台。二爱姐,好头发,梳子梳来篦子刮,梳起盘龙插鲜花。”
——如《棒棒甩哒过手摸》,表达了揣测试探之意。“昨日与姐同过河,捡个棒棒戳姐脚。戳姐一下姐没惹,戳姐两下姐没说,棒棒甩哒过手摸。”
——如《疙瘩歌》,写的是对爱情的忠贞誓愿。“三根丝线般般长,挽个疙瘩甩过墙,千年不准疙瘩散,万年不准姐丢郎。”
——如《情妹门口一树蒿》,则表达的是告诫劝诫之意。
“情妹门口一树蒿,千枝百桠万丈高。你要开花开上顶,你要结果结成双,莫在半路丢情郎。“情歌中,还有大量描写偷情题材的,盼情人、送情人、与情人私会等,如《闹五更》、《情妹妹坐在三墩岩》等,反映了旧时人们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礼仪歌。是指在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礼仪中所唱的歌,或唱,或咏,它真切地反映了太阳河人民的民风民俗。太阳河礼仪歌大致分为:结婚歌(含陪十姊妹歌、陪十弟兄歌、哭嫁歌)、喪事歌、修造歌等。如《十枝梅花》(节选)“一枝梅花雪中托,一劝姑娘孝公婆。公婆打骂低头受,有理无理莫多说。孝顺感动天和地,今后媳妇也做婆。二枝梅花雪中铺,二劝姑娘孝丈夫。白日劝夫孝父母,夜晚劝夫苦读书。青年百岁同到老,儿孙满堂享天福。”这首歌在太阳河梭布垭村一带流传,是一首在陪十姊妹时唱的歌,通过歌唱的方式,劝教新姑娘嫁到婆家后,如何敬重丈夫、孝顺公婆、为人处世。旧社会推崇的“三从四德”思想在这首歌中得到了体现,也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教化作用。
4、时政歌。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先状而创作的歌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政治上受到重重的压迫,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当人民无法抑制胸中的不平和愤怒时,就会喷涌出控诉之歌。如《抓兵歌》(节选):“睡到半夜更,外头喊开门。狗腿子保长来捉兵,看他捉谁人?走到大门口,妈妈拉着手。口叫妈妈你松手,尽他拉起走。走到半路上,妻子哭断肠。口叫妻子转回乡,看好小儿郎。”
解放后,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时政歌的主要内容,变成了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社会主义的颂歌。如《感谢共产党》、《土改工作队》、《大河涨水小河满》、《春季里》、《五湖四海同江河》等。
5、生活歌。生活歌内容较多,涉及面广,凡与生活有关的歌都包括。
——有反映妇女受苦的。在旧中国,处于封建压迫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她们没有恋爱、婚姻的幸福,有得只是一生不停地劳作、备受虐待摧残的悲惨遭遇。如《小媳妇歌》(节选):“正月我要去看我的妈、去看我的娘,婆婆说是正月忙,我说正月忙什么?婆婆说是来客忙。拿起刀子哭一场,眼泪水儿砧板上。”
——有反映单身汉生活苦的。如《单身汉歌》(节选):“出门三五天,家中断火烟,满屋牵起蜘蛛圈。上屋走下屋,走得灰直扑,郎儿无妻身无主。灶里刨两刨,刨出青竹标,想起单身好心焦。锅里刷两刷,刷出青客蚂,想起单身无达撒。”
6、历史古人歌。历史古人歌多是讲述古人事迹的,且多为正面歌颂、缅怀历史英雄。如《十二古人》、《十字》、《倒采茶》、《十绣》等。
7、儿歌,即童谣。太阳河的儿歌大致有摇篮曲、游戏歌、连锁调等。游戏歌,是指儿童在游戏时唱念的歌谣。在太阳河及恩施土家族地区,少年儿童常玩一些如“捉羊子”、“翻豆腐”、“跳皮筋”等益智游戏,这些游戏往往就伴随着童谣产生。谜语,也列入为儿童歌谣中。
8、杂歌。是不便于归属其他类别的歌,如盘歌、耍钱歌、扯谎歌、好吃歌等。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语言精练,比喻生动,风趣感人。盘歌,是一种问答式的唱歌形式,有双句盘歌、多句盘歌,其内容多是人情、风物、天文、地理、数学等。其中又以唱花、唱树、唱动物的歌为多。如《唱在一》(节选):“唱在一,随在一,什么开花在水里?唱在二,随在二,什么开花起薹薹儿?唱在三,随在三,什么开花紅满山?唱在四,随在四,什么开花一包刺?……唱在一,解在一,灯草开花在水里。唱在二,解在二,油菜开花起薹薹儿。唱在三,解在三,桃子开花红满山。唱在四,解在四,黄瓜开花一包刺。”
9、叙事歌。因其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完整、文学艺术性很强,所以单列为一类歌谣。太阳河乡广为流传的叙事歌谣有《风筝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远幺姑》等。 《风筝记》全歌464行,7185字。讲的是大户人家子弟江洪海和双玉雪的传奇爱情故事。一日,江洪海放风筝,风筝掉落于双家花园,江洪海到花园捡风筝偶遇双玉雪。江洪海被双玉雪的美貌倾倒,贸然夜闯双玉雪闺房,随后,两人促膝交谈,逐步相知、相爱,一见钟情,最终双玉雪以身相许江洪海。后来,两人又经历了分别、相思、在战乱中离奇重逢的过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结构形式多样
太阳河民歌和恩施其他地区的民歌一样,在歌词结构上呈现出多种形式。
1、有以自然物候为特征所构成的十二段体、五段体、四段体形式。如《十二月花》、《十二古人》、《望郎十二月》、《十二时》、《十二月采茶》、《绣五更》、《五更里》、《四季歌》等。这种歌词段落构成法,充分表现了土家族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土家族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民间文艺中的具体体现。
2、有以追求圆满、顺利为特征所构成的十段体、六段体形式。如《十绣》、《十劝》、《十想》、《十爱》、《十打》、《十哭》、《十梦》、《十字》、《十杯酒》、《六口茶》、《六杯酒》等。“十”,完美具足的意思。这种歌词段落构成法是土家族人追求“十全十美”的寓意寄托,反映了土家先民憧憬美好未来的愿望。
3、有以吟唱、叙述为特征所构成的叙述体形式。太阳河民歌中的叙事民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锣鼓紧紧筛,闲言且丢开,听我唱本祝英台,山伯访友来……”这首《祝英台》叙述体民歌唱词达一百六十多段。因其段落独立性不强,需要持续、不间断地反复吟唱下去。
4、有以问、答为特征所构成的盘歌体形式。“盘歌”的演唱方式为一问一答,人们经常能在山寨“赛歌”时听到他们演唱。其唱词内容有猜动物、植物的,有猜民风民俗的,有谈情说爱的等。这种盘歌的歌词结构无固定章法,一问一答,多问多答,全靠现场演唱者临场发挥。
5、有以五句子歌为特征所构成的五句子体及其变异体形式。五句子体歌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可独立成段,如“情姐当门一树槐,手攀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差点说出望郎来。”这类歌在太阳河以及鄂、湘、渝的土家族地区大量存在,数不胜数。五句子体歌也可联缀成篇,如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甚广的《郎在高山打伞来》,就是此类体式的歌。
赶五句体歌则是五句子体山歌的发展。即在五句子体山歌中,将第三句或第四句,或第三、四两句加进较长的快速垛句,与其他几句形成强烈对比,造成“赶”的效果,热烈而风趣。如《郎在高山唱山歌》:“郎在高山唱山歌,姐在房里织绫罗,哪里来的风流浪荡子,在我屋前屋后屋左屋右唱些子巴心巴肝巴肋巴骨的歌,唱得我脚瘫手软手软脚瘫扳不得城墙踩不得板抛不得梭,眼泪汪汪望情哥。”
还有一类歌叫“穿号子”,也是五句子体歌的变化和发展。“穿号子”分为“梗子”和“叶子”两部分,“梗子”是在歌中起联络作用的四句子歌,“叶子”则是一首叙述主要内容的五句子歌,其结构形式与加垛句的赶五句子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隔河望见山花开》:
梗子:隔河映山红,生在河当中,小郎来采花,除非变蛟龙。
叶子:隔河望见山花开,恨不得连根扯过来,好花不要连根扯,好姐不用郎口开,眼睛一眨就拢来。
穿合:隔河望见山花开(隔河映山红),恨不得连根拔过来(生在河当中),好花不要(小郎来采花)连根扯,好姐不用(除非变蛟龙)郎开口,眼睛一眨就拢来。
三、语言丰富多彩
1、含蓄深沉。如“情姐门前一架坡,别人走少我走多,铁打鞋子都磨破,石板踩起灯盏窝。”此歌里,通篇没有直白浅露地说出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却含蓄深沉地表露出“我”对“情姐”的深情厚谊。语言虽然质朴无华,但是仔细推敲却是另有一番深意,“石板踩起灯盏窝”是我对“情节”爱的最好的证明。
2、生动形象。语言生动、形象,这是太阳河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对门来个俏幺妹,伸手拣个歪嘴桃,扯起罗裙揩掉毛,口里吃来眼睛瞄……”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俏丽、调皮的乡姑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
3、诙谐风趣。如“小郎打扮一枝花,手提二封茶,摇摇摆摆到姐家。”小郎要见“姐”,自然免不了一番擦油抹粉、梳妆打扮,但似乎又装扮过头,堂堂一须眉男儿却扮成了“一枝花”,实乃有些风趣、幽默、滑稽。
4、通俗洗煉。如“说起单身好不苦,衣服破了无人补,吃了许多含浆饭,穿哒几多鸡屁股。”寥寥几句通俗、直白的唱词,单身汉的惨然生活便跃然纸上。
四、表现手法多样
1、比兴。这种手法在太阳河民歌中大量存在,它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闪烁着动人的奇光异彩。如“桃子没得李子圆,郎口没得姐口甜,前年腊月杵回嘴,今年三月还在甜,硬是甜哒两三年。”
2、谐音。如太阳河的丧鼓歌中唱道:“(甲)哑谜嗬、哑谜嗬,抱鸡母过河是哪乡?哑谜嗬;(乙)哑谜嗬、哑谜嗬,抱鸡母过河是巫山(乌扇),哑谜嗬。”这是一首猜地名的谜语歌,此句唱词中,重庆的地名“巫山”与母鸡在河中翅膀扑棱扑棱“乌扇”谐音。
3、白描。如“这山望到那山高,望到那山好葡萄。望到葡萄得不到吃,望到姐儿得不到捞,你看心焦不心焦。”没有多余的修饰辞藻,却把“姐儿”可望不可及的心态直白的表达出来,不用多余刻画,却已惟妙惟肖。
4、直叙。山里人表达情感往往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如“新打镰刀慢慢弯,缠不上小妹心不干,等到哪天缠上了,心中就像扇子扇。”从“缠不上、缠上了”里豪放豁达的传达出对小妹的爱慕之情,死缠烂打在这里不显得恼人反而增加了无畏的可爱。
五、修辞手法广泛
太阳河民歌中,修辞手法被广泛使用,使用较多的有比喻、夸張、对偶、比拟、层递、顶针、双关等。
1、比喻。如“情妹生得白又白,十指尖尖像藕节。”用“藕节”来形容姑娘“白”的程度。又如“三爱姐好眉毛,眉毛弯弯一脸笑,说话好比鹦哥叫”。情姐的确招人爱,不光人才好,说话声也有如“鹦哥”那样婉转、清脆、悠扬。
2、夸张。强烈的艺术夸张,才能使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回味无穷。如“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不把山歌唱,三岁娃娃白了头。”此歌十分夸张地、让人不容置疑的介绍了山歌的神奇之处,即:可解忧愁。即使它可能并没有这些实际功用,却不妨碍人们理解接受。
3、对偶。“大山砍柴不用刀,大河挑水不用瓢。”“高坡种荞荞秆红,坪地种麦麦秆空”等都是对偶。
4、比拟。“郎是远乡一只鹅,飞到姐乡不敢落”是拟物,“斑鸠上树喊脚酸,鱼在河里喊口干”是拟人。
5、层递。《十写》一歌中,女主人从一月写到十月,随着次数的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对男主人的思念、爱慕之情。民歌中的《十绣》、《十劝》、《十想》、《十爱》等都是采用了层递的修辞手法。
6、顶针。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如《背佬二歌》(歌词见上),既展现了“背佬二”艰辛、艰苦的形象,又使得这首歌更富有韵律美,让人备感亲切。
7、双关。双关在情歌中运用较多。如“街头铜锣声声打,打着中心响当当。”锣声的“响当当”只是表面,姑娘心中的“想郎郎”才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种手法使真挚、热烈的感情含蓄地表现出来,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
太阳河民歌是太阳河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太阳河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更是太阳河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深信,只要各界重视,多方努力,太阳河民歌这朵奇葩定会绽放得更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