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语文课应该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幸福感,学得轻松、快乐,并学有所得,能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效率,用科学方法把课文讲透、讲精,不把压力放到课外。
随着改革的切入,越来越多的形式冲击着传統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花样”越来越多,“活跃”的气氛背后又让人又些许担忧。
现象一:“蜻蜓点水式”。这种情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活动形式多样,花样百出,但多数活动没有什么实效,仿如浮光掠影。
曾听过一位同事讲《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很新颖:抢答、人生AB剧情、辩论赛等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堂讨论很激烈。可教师没有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人物,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而且对学生发言的精彩之处,也缺乏适时表扬。整堂课下来,像蜻蜓点水一样,未涉及到语文实质性的东西,真正对“语文”的收获实效不大。
现象二:“学科移位式”。例如讲授课文《界碑》,有些老师喜欢分析中心思想,从爱国主义等方面来讲授,如果是政治老师,这样无可厚非,但语文老师更应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教授课文,例如可以提问:作者为什么写这个事情?这才是引导同学们如何选材、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与语文课的实质有关,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等。
现象三:“热闹非凡式”。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强化,小组合作的形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课堂上。如果掌控的不好,看着学生讨论的热闹非凡,过后发现学生没有能形成一定的见解,小组讨论仅流于形式,结果学生仍然茫然。
现象四:“浅尝辄止式”。这样的课堂不注重积累和落实。例如前不久与另一学校进行“校际交流”时,我在这所兄弟学校听了一节以文言文为专题的复习课,该课堂讲了一篇课外文言文,粗略的意译了一遍,精讲的内容全是考查的题目,其它的都忽略了。而重要字词、重要句式等的落实,在这堂课上显得特别微弱。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现象呢,我认为可能存在这些方面的原因:
1、没有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些教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不明确,易照本宣科或依葫芦画瓢,却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结果;抑或一味追求创新,结果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身为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语文素养。如:对文言文的理解只停留在简单的翻译理解上,对一些文言文的常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没有明确、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3、部分语文教师受外界影响,过分注重形式。只注重课堂气氛的热闹,试图给别人留下课堂气氛的活跃的印象,而忽略课堂实在的东西。
针对此现象,笔者在此仅谈一谈一些尚不够成熟的措施与建议:
1、注重把握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表达,学习如何运用语言等。语文课应该有它特有的特点,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回归到语文的文体。课堂上应该注意“听、说、读、写”的落实,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人物,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表达,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分析读给学生们听。注重板书、掌握系统知识,有落实意识等。
2、不舍本逐末,要让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而完成这个过程的手段就是读和品,外在的活动形式都是为了这些来服务的,如果脱离了语文特色,拿再新的活动,再新的外在形式,也无法提高语文课本身的“质量”。语文教师应该多制造机会,让同学们多读多品文本本身的内容,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至于活动有必要则采用,无关紧要的则省略。
3、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会坚持优良传统:要学会做“学习型教师”,不仅要学还要善学、会学。学习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培训、参与教研活动、听课等,选取你认为有价值的方式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可人云亦云,学会从看起来“无意义”的活动中吸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一些因素。在面对传统时,对一些好的传统教学模式,切不可因改革的潮流而盲目舍弃。
随着改革的切入,越来越多的形式冲击着传統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花样”越来越多,“活跃”的气氛背后又让人又些许担忧。
现象一:“蜻蜓点水式”。这种情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活动形式多样,花样百出,但多数活动没有什么实效,仿如浮光掠影。
曾听过一位同事讲《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很新颖:抢答、人生AB剧情、辩论赛等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堂讨论很激烈。可教师没有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人物,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而且对学生发言的精彩之处,也缺乏适时表扬。整堂课下来,像蜻蜓点水一样,未涉及到语文实质性的东西,真正对“语文”的收获实效不大。
现象二:“学科移位式”。例如讲授课文《界碑》,有些老师喜欢分析中心思想,从爱国主义等方面来讲授,如果是政治老师,这样无可厚非,但语文老师更应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教授课文,例如可以提问:作者为什么写这个事情?这才是引导同学们如何选材、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与语文课的实质有关,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等。
现象三:“热闹非凡式”。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强化,小组合作的形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课堂上。如果掌控的不好,看着学生讨论的热闹非凡,过后发现学生没有能形成一定的见解,小组讨论仅流于形式,结果学生仍然茫然。
现象四:“浅尝辄止式”。这样的课堂不注重积累和落实。例如前不久与另一学校进行“校际交流”时,我在这所兄弟学校听了一节以文言文为专题的复习课,该课堂讲了一篇课外文言文,粗略的意译了一遍,精讲的内容全是考查的题目,其它的都忽略了。而重要字词、重要句式等的落实,在这堂课上显得特别微弱。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现象呢,我认为可能存在这些方面的原因:
1、没有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些教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不明确,易照本宣科或依葫芦画瓢,却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结果;抑或一味追求创新,结果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身为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语文素养。如:对文言文的理解只停留在简单的翻译理解上,对一些文言文的常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没有明确、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3、部分语文教师受外界影响,过分注重形式。只注重课堂气氛的热闹,试图给别人留下课堂气氛的活跃的印象,而忽略课堂实在的东西。
针对此现象,笔者在此仅谈一谈一些尚不够成熟的措施与建议:
1、注重把握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表达,学习如何运用语言等。语文课应该有它特有的特点,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回归到语文的文体。课堂上应该注意“听、说、读、写”的落实,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人物,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表达,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分析读给学生们听。注重板书、掌握系统知识,有落实意识等。
2、不舍本逐末,要让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而完成这个过程的手段就是读和品,外在的活动形式都是为了这些来服务的,如果脱离了语文特色,拿再新的活动,再新的外在形式,也无法提高语文课本身的“质量”。语文教师应该多制造机会,让同学们多读多品文本本身的内容,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至于活动有必要则采用,无关紧要的则省略。
3、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会坚持优良传统:要学会做“学习型教师”,不仅要学还要善学、会学。学习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培训、参与教研活动、听课等,选取你认为有价值的方式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可人云亦云,学会从看起来“无意义”的活动中吸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一些因素。在面对传统时,对一些好的传统教学模式,切不可因改革的潮流而盲目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