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疑趣”在智慧学习中相融相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趣”课堂,是指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以“疑”为舟,以“趣”为帆,让学生畅悟“疑趣”、沉浸“疑趣”、享用“疑趣”的一种理想生态课堂。“疑趣”课堂是学生体验数学趣意的过程,是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的过程,是学生在“疑趣”中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让“疑趣”在课堂中相融相生呢?
  一、“疑趣”课堂的现实研究基点
  1.基于儿童现实和学科特点
  有数学知识支撑的“疑”,是引发儿童好奇心的根;在喜闻乐见的学习环境中蕴含的“趣”,是促进持久学习的本。“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既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要兼顾学生学习的趣意,让“疑趣”交融,相得益彰。
  2.基于先哲理论和课程要求
  教师应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先哲理论为指导,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支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达到“今教童子,必使春趋向鼓舞”之境界。《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这里,说明教学要从解决问题的核心“解决”走向问题解决的核心“问题”。
  3.基于教学改进和理想课堂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较重。理想的数学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所以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空,这是学习方式改变和课堂教学改进的“支点”。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培养兴趣、想象和创造的环境。
  二、实现“疑趣”课堂的有效途径
  1.巧设悬念,以疑激趣,引发学习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如故事、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及内在兴趣。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我采用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设计猜谜游戏:“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学生听后个个跃跃欲试,情趣高涨,课始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了。在学习“每月有多少天”这个知识点之后,我再次设置悬念:“要记住每月的天数可真难呀!谁能找到记忆的好办法,轻轻松松地记住它?”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通过思考交流,他们想出了数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单双数记忆法等不同记忆天数的好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知识。
  2.启迪探究,设疑生趣,深入学科内核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学生的学习是探究的过程,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由潜伏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寻根究底,不断提出问题,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56.28÷67),再把除数67变为0.67,并故作惊讶地问:“咦,现在除数由67变成0.67,除数不再是整数了,怎么算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经过交流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利用除法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学生通过课前先学,再加上有效的铺垫练习及教师有目的的设问,很快找出了“56.28÷0.67”不能直接计算的“症结”,并利用看、想、说等形式,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合理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数学探究经验,而且在“疑趣”的体验中,品尝到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快乐。
  3.提升思维,拓疑延趣,培养学生智慧
  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你能从这些图形里面挑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吗?(2)你能一下子就认出长方形吗?长方形有什么特征?你能想办法验证吗?(3)你能根据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吗?(4)我们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重点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怎样的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串”设计,层层递进,角度多变,不仅适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而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开学习,真正起到了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疑趣”课堂,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获得不同的发展。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探析《南湖游船》一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南湖游船;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8-0075-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
[摘 要]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文化建设也包含有课程文化建设,而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要素,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因此,校本教材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传承和促进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可否认,有些数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比较丰富,思维容量大,利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既给教师的教学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又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有些数学内容比较简单,多数学生一看便知,甚至以前就接触过,自行探究就能迁移到新知学习中去,一般的公开课、基本功比赛鲜见这样的教学。简单的内容要上出浓郁的
[摘 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需布置相关的课外体育作业,如何使课外体育作业与课内教学相配合,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目标,是一个值得广大体育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体育 课外作业 布置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69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小学数学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片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44  前几天,学校四年级数学教师开展“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教学。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很
[摘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视读;听读;评读;数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3101  阅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解决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词句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突破传统的英语词句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既形象直观又符合认知规律的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发现词汇自身的特点与联系,构建词汇学习网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词句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52-0
[摘要]英语课堂的导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高质量的导入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中,同时又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甚至为之铺垫而不显突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正反课例展示了导入环节在英语课堂中所起的不同效果,指出了导入的常见误区,同时浅析了英语课堂中导入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导入;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要]在以图片信息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时代,欣赏能力和视觉鉴别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的美术欣赏教学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分析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并尝试通过对话交流、多种体验、思维培养等途径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欣赏评述;对话交流;多重体验;审美能力  [中图分類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常常把学习误认为“要我学”,所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如何破解此难题,是教师们较为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尊重;小组;分享;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9601  学生自从进入学校的大门,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另一个身份——学生,也会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