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重建,活跃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本文从巧用多媒体、转变课堂结构、情感投入来阐述如何活跃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结构 情感 妙趣 多途径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重建,活跃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本文从巧用多媒体、转变课堂结构、情感投入来阐述如何活跃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是语文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新形式。多媒体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颜色变化多样化,还可以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语文是情感性艺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起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习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轻松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他们能从更多方面进行思考,形成发散思维,开阔了学生眼界和思路。例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教师让学生欣赏《桃花源》的音乐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此时教师再用优美的讲解,抒情的范读向学生介绍作品,那么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美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本意的理解。语文课与媒体技术的整合运用,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通过对媒体创设的情景,使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媒体技术达成学习目标,既学习了知识,又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受到了熏陶。使课堂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系统中由于“媒体技术”要素的介入,使“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材不再是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扩大知识容量。例如:过去教鲁迅的文章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将他的文章讲深讲透,学生很难进入文章中的意境;再授新课《社戏》时,我借助多媒体首先展现一副画面:江南的农村,辽阔的月夜,寂静的瓜地,孩子们坐在戏台下看戏的场面,戏曲的起伏悠扬,这些美的场景和元素,让孩子们对鲁迅的文章有了新的见解,慢慢读懂并喜欢上了他的文章。
二、情感教学感染课堂
教育是一半科学一半艺术,爱因斯坦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一片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学习的原动力,一定要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怎样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这个客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第一,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第二,课堂提问要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间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要及时耐心指出或者给予帮助鼓励。第三,要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第四,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和课后十分钟的时间,了解、掌握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心理,并对此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和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
三、优化结构调动课堂
怎样才能让45分钟丰富多彩呢?——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一节语文课也像一个节目、一个晚会,我们也可以策划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上课时提出了一句口号:“走进我课堂,快乐共分享!”在我的课堂上我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唱主角,给她们在课堂上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让她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就行了,也就是教师的角色从主角转变为配角。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大胆地对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对课本上的作品进行批判。一节语文课不但让学生学会阅读而且还能得到学生创新式的观点,何乐而不为呢?
四、阅读写作双管齐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大碉堡,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方才可以接近它,拿下它。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习作训练便是语文老师们长期探索的课题。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欣赏,只有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用心读书,字字斟酌,才能充分领略语言的魅力;用情感悟,细细咀嚼,才能深刻感悟文本的内涵,也才能牢牢打好这一基础。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习作训练好比吃饭、缝衣一样,切忌贪多求全,切忌不切实际。能够结合阅读教学,写好一句话,写好一个片段,点评一点写法,说出一点讲解,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数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和同学们尝到了阅读和习作双管齐下的乐趣,也深深地感受到阅读和习作就像诗里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要用心引导,这两座碉堡是可以一起攻克的。同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彼此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促进了教师、学生和课程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扇门,打开这扇门,里面应该是鲜花满地,阳光普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娴熟的掌握这一法则,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方法,做一名合格的,全能的、高素质的教师,我们的音乐课才会上的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陈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J].北师大学报,2004.02
[2]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2005.03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结构 情感 妙趣 多途径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重建,活跃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本文从巧用多媒体、转变课堂结构、情感投入来阐述如何活跃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是语文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新形式。多媒体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颜色变化多样化,还可以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语文是情感性艺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起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习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轻松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他们能从更多方面进行思考,形成发散思维,开阔了学生眼界和思路。例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教师让学生欣赏《桃花源》的音乐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此时教师再用优美的讲解,抒情的范读向学生介绍作品,那么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美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本意的理解。语文课与媒体技术的整合运用,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通过对媒体创设的情景,使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媒体技术达成学习目标,既学习了知识,又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受到了熏陶。使课堂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系统中由于“媒体技术”要素的介入,使“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材不再是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扩大知识容量。例如:过去教鲁迅的文章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将他的文章讲深讲透,学生很难进入文章中的意境;再授新课《社戏》时,我借助多媒体首先展现一副画面:江南的农村,辽阔的月夜,寂静的瓜地,孩子们坐在戏台下看戏的场面,戏曲的起伏悠扬,这些美的场景和元素,让孩子们对鲁迅的文章有了新的见解,慢慢读懂并喜欢上了他的文章。
二、情感教学感染课堂
教育是一半科学一半艺术,爱因斯坦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一片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学习的原动力,一定要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怎样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这个客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第一,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第二,课堂提问要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间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要及时耐心指出或者给予帮助鼓励。第三,要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第四,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和课后十分钟的时间,了解、掌握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心理,并对此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和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
三、优化结构调动课堂
怎样才能让45分钟丰富多彩呢?——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一节语文课也像一个节目、一个晚会,我们也可以策划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上课时提出了一句口号:“走进我课堂,快乐共分享!”在我的课堂上我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唱主角,给她们在课堂上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让她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就行了,也就是教师的角色从主角转变为配角。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大胆地对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对课本上的作品进行批判。一节语文课不但让学生学会阅读而且还能得到学生创新式的观点,何乐而不为呢?
四、阅读写作双管齐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大碉堡,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方才可以接近它,拿下它。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习作训练便是语文老师们长期探索的课题。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欣赏,只有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用心读书,字字斟酌,才能充分领略语言的魅力;用情感悟,细细咀嚼,才能深刻感悟文本的内涵,也才能牢牢打好这一基础。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习作训练好比吃饭、缝衣一样,切忌贪多求全,切忌不切实际。能够结合阅读教学,写好一句话,写好一个片段,点评一点写法,说出一点讲解,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数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和同学们尝到了阅读和习作双管齐下的乐趣,也深深地感受到阅读和习作就像诗里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要用心引导,这两座碉堡是可以一起攻克的。同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彼此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促进了教师、学生和课程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扇门,打开这扇门,里面应该是鲜花满地,阳光普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娴熟的掌握这一法则,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方法,做一名合格的,全能的、高素质的教师,我们的音乐课才会上的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陈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J].北师大学报,2004.02
[2]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