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百分之八、九十用于课文教学。那么,我们的课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呢?1.通过典范的白话文来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2.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教育;3.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使学生受到悠久而古老的文明的熏陶;4.通过后天的学成,使学生能够创造。
但是,我们现在的课文教学的语文课堂又是怎样的呢?在课改之前,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解,学生在下面拼命地做笔记,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点,机械地应对考试。课改之后,就又偏离了目标,过分强调学生有个性地理解课文,忽视了对原文主旨的感悟。
出现以上这些谬误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认真去领悟《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阅读教学部分的指导意见。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毫无疑问,我们须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有个性地阅读与理解文本。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认真摸索语言学的规律,有些理论不必大讲特讲,而学生通过后天的学成和与人交往就知道和能够应用。所以教师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领会语言学的规律。
怎样来落实我们的课文教学目标呢?我想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对文章的诵读。选做教材的文章大部分是典范的美文,应该反复地读诵,有感情地品读,做到含英咀华;第二个层次是对文本精神的解读,体悟文章所要宣扬的是什么,所痛惜的是什么,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同悲欢,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三个层次是对文章形式美的欣赏,如对优美的词句,精彩的选段的欣赏,对传神入化的描写的欣赏,第四个层次是创造与拓展,如对美文的仿写,对精彩故事的续写,对课外美文的搜集与点评,或动笔写一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这四个层次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对整体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第一、二、三个层次是针对整体学生,而第四个层次应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落实第一个层次是很重要的。只有对文章的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有所理解。正如有人说:“对于课文,除了读之外,依然是读。”对文章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体悟文章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的必要手段。要求所有的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诵读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既可以全体学生朗读,也可以学生之间进行朗诵比赛、教师与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听录音后诵读,避免枯燥无味。
第二个层次就是对文本精神的解读。一篇优秀的课文,往往蕴含着编者的教育意图,饱含着作者的深情。我们在有感情地朗读的情况下,要注意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搜集当时写文章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地领会课文的精神实质,才能走进作者内心,聆听其内心的呼声。如《匆匆》一文,读诵之后,我们就会被作者这种因时光的流逝而无奈与痛惜的心情,对有心报国而前途不明的彷徨无奈的心情所感动。作者一咏三叹,反复设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了之后,能不惶惶然吗?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朱自清先生这样的热血男儿的赤子之情。这就是我们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每一篇课文都浓缩着情、洋溢着情,既有崇高的颂情,又有痛斥的贬情;既有浓烈的亲情,又有炽热的友情;既有澎湃的激情,又有温润的柔情;既有欢悦的喜情,又有凄惨的悲情……对文本的研读,恰似聆听一声声“情”的述说。
体悟文章,必须高屋建瓴,而不是耍“花招”。如《草船借箭》一文,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用“借”这个字而不用“骗”字呢?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答案是:有借有还。借来的箭在打仗时送还给曹操——就是射曹军。其实不然,假如通读了《三国演义》就会知道,作者罗贯中是站在封建王权伦理的角度来写的。同是夺权,讲刘备是英雄,曹操却是奸雄。所以,刘备这边的事迹大部分是用称颂的口吻来写,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们解读文章,一定要正确,否则谬误流传,害人不浅。
第三个层次是对文章的形式美的欣赏。如《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它的形式是很美的。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以交叉的笔法,由屋内写到屋外,再由屋外写到屋内,从而可以体会到穷人的穷与桑娜内心焦虑的心情。要让学生体会欣赏文章的形式美,就要反复地诵读与吟咏,也可以试着仿写。这样,学生的语言素养必有提高。
第四个层次是拓展与创作,是落实以读促写的一个措施。要落实这个目标,就要鼓励学生动手去写一写。可以对优秀典范的美文进行仿写,也可以自编童话、寓言或写人记事描景之类的散文。勤动笔写,只要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既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封闭是指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能浮光掠影,不着边际,乱侃一通,结果白费光阴,所以课堂应该是封闭的。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导向,而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旨乱赞誉。
同时,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是开放的,不能局限于教材与教参。应该结合实际,结合风俗世情,对教材再加工。应该多选一些有时代气息的美文进入学生的视野,多介绍些新的思想与文化,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
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与学,不断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工作。
但是,我们现在的课文教学的语文课堂又是怎样的呢?在课改之前,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解,学生在下面拼命地做笔记,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点,机械地应对考试。课改之后,就又偏离了目标,过分强调学生有个性地理解课文,忽视了对原文主旨的感悟。
出现以上这些谬误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认真去领悟《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阅读教学部分的指导意见。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毫无疑问,我们须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有个性地阅读与理解文本。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认真摸索语言学的规律,有些理论不必大讲特讲,而学生通过后天的学成和与人交往就知道和能够应用。所以教师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领会语言学的规律。
怎样来落实我们的课文教学目标呢?我想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对文章的诵读。选做教材的文章大部分是典范的美文,应该反复地读诵,有感情地品读,做到含英咀华;第二个层次是对文本精神的解读,体悟文章所要宣扬的是什么,所痛惜的是什么,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同悲欢,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三个层次是对文章形式美的欣赏,如对优美的词句,精彩的选段的欣赏,对传神入化的描写的欣赏,第四个层次是创造与拓展,如对美文的仿写,对精彩故事的续写,对课外美文的搜集与点评,或动笔写一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这四个层次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对整体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第一、二、三个层次是针对整体学生,而第四个层次应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落实第一个层次是很重要的。只有对文章的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有所理解。正如有人说:“对于课文,除了读之外,依然是读。”对文章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体悟文章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的必要手段。要求所有的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诵读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既可以全体学生朗读,也可以学生之间进行朗诵比赛、教师与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听录音后诵读,避免枯燥无味。
第二个层次就是对文本精神的解读。一篇优秀的课文,往往蕴含着编者的教育意图,饱含着作者的深情。我们在有感情地朗读的情况下,要注意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搜集当时写文章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地领会课文的精神实质,才能走进作者内心,聆听其内心的呼声。如《匆匆》一文,读诵之后,我们就会被作者这种因时光的流逝而无奈与痛惜的心情,对有心报国而前途不明的彷徨无奈的心情所感动。作者一咏三叹,反复设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了之后,能不惶惶然吗?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朱自清先生这样的热血男儿的赤子之情。这就是我们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每一篇课文都浓缩着情、洋溢着情,既有崇高的颂情,又有痛斥的贬情;既有浓烈的亲情,又有炽热的友情;既有澎湃的激情,又有温润的柔情;既有欢悦的喜情,又有凄惨的悲情……对文本的研读,恰似聆听一声声“情”的述说。
体悟文章,必须高屋建瓴,而不是耍“花招”。如《草船借箭》一文,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用“借”这个字而不用“骗”字呢?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答案是:有借有还。借来的箭在打仗时送还给曹操——就是射曹军。其实不然,假如通读了《三国演义》就会知道,作者罗贯中是站在封建王权伦理的角度来写的。同是夺权,讲刘备是英雄,曹操却是奸雄。所以,刘备这边的事迹大部分是用称颂的口吻来写,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们解读文章,一定要正确,否则谬误流传,害人不浅。
第三个层次是对文章的形式美的欣赏。如《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它的形式是很美的。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以交叉的笔法,由屋内写到屋外,再由屋外写到屋内,从而可以体会到穷人的穷与桑娜内心焦虑的心情。要让学生体会欣赏文章的形式美,就要反复地诵读与吟咏,也可以试着仿写。这样,学生的语言素养必有提高。
第四个层次是拓展与创作,是落实以读促写的一个措施。要落实这个目标,就要鼓励学生动手去写一写。可以对优秀典范的美文进行仿写,也可以自编童话、寓言或写人记事描景之类的散文。勤动笔写,只要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既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封闭是指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能浮光掠影,不着边际,乱侃一通,结果白费光阴,所以课堂应该是封闭的。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导向,而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旨乱赞誉。
同时,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是开放的,不能局限于教材与教参。应该结合实际,结合风俗世情,对教材再加工。应该多选一些有时代气息的美文进入学生的视野,多介绍些新的思想与文化,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
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与学,不断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