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效预习等于成功了一半
有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局。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提前预习古诗词,当然预习不是单纯地浏览一遍文章就行了,而是要求学生认识里面的生字、生词;其次是在解决了生词之后,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词翻译出来;最后上升到理解文章的高度,这时候就要要求学生去自己查找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诗文的背景,这对于理解诗词中作者投入的情感有促进作用。当然,学生课前的预习必须要适当而有效,并且要将预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不然就会适得其反,这也是为教师真正理解学生打下了基础。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初中生要背诵一定量的唐诗宋词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学生才具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古人是极富智慧的,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只会摇头晃脑死背书是书呆子的象征,但是古人有一点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中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诵读。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直观感受诗中的情感、情节。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并且采取不同方式去读,通过诵读去体会诗词中反映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韵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读、齐声读、个人朗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朗读的技巧,这需要教师在朗诵的过程中加以规范和引导。比如在朗读中要全身心投入,还要掌握诗词的节奏、韵律,才能读出美的感觉。当然情感才是诗词的核心,所以这一点要特别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最打动人。学会这些朗读的技巧,再加上长时间的朗读,我相信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好,对古诗词越来越有感觉。
同时,朗读古诗词还要把握其情感基调,如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委婉含蓄、缠绵不觉的《无题》,还有壮志难酬、凄凉悲怆的《天净沙·秋思》,在读这些诗词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大声朗读几遍,或多或少地感受一点其间的韵味。有人就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是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这说出了朗读的重要性。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强调知识的讲授,而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吟诵朗读,在诵读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真理来源于实践,学生要想提升自己欣赏诗词的水平,就要培养自己的语感,多读多背。在笔者教学时,一般采取当堂反馈和拓展训练的方式。当堂反馈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适量的、难度适宜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以达到及时训练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反馈机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之后就当堂讲评,提醒学生要注意的点,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当堂消化,提高教学效率。而拓展训练是重在平时,重在课下,推荐一些好的诗词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赏析朗读,这是培养语感、提高赏析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诗词训练的时候,更多的是进行比较训练,就是找两篇相似的文章让学生比较出二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辨析能力。
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精练性
古诗词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语言的精炼性,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丰富的意境和作者深刻的情感,每一行、每一个字都是诗人反复斟酌而来的,古人把这个过程叫做“炼”字,古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道出了古人炼字的程度。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就是作者在反复推敲斟酌后才敲定下来的。据说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是诗人觉得“到”不好,就改为“遂”,但又不满意,于是又改为“人”,而后又改为“满”,经过了千锤百炼才有了最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见古人对诗词的要求多么高。
五、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欣赏古诗词除了品味诗词的凝练,感受其意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意境美是诗歌的追求,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的意境美。在讲课中,教师自己的情感要丰富,朗读要有情感,要能带动学生的气氛、情感。另外,要引导学生从诗词出发,体会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这样一个悲凉的场景,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离家万里,但大业未成,男儿志气未酬,怎可归家?而悠悠的羌笛又渲染了离家的氛围,使离愁别绪更浓,通过这样的情感分析和感受,既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情,又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作者所感受的,体会作者所体会的,这样才能真切地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讲求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去总结,去改进,中华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爱上古诗词,学会欣赏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激发对古诗词的热爱,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技巧,学会古诗词的赏析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美感和对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这既是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有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局。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提前预习古诗词,当然预习不是单纯地浏览一遍文章就行了,而是要求学生认识里面的生字、生词;其次是在解决了生词之后,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词翻译出来;最后上升到理解文章的高度,这时候就要要求学生去自己查找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诗文的背景,这对于理解诗词中作者投入的情感有促进作用。当然,学生课前的预习必须要适当而有效,并且要将预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不然就会适得其反,这也是为教师真正理解学生打下了基础。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初中生要背诵一定量的唐诗宋词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学生才具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古人是极富智慧的,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只会摇头晃脑死背书是书呆子的象征,但是古人有一点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中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诵读。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直观感受诗中的情感、情节。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并且采取不同方式去读,通过诵读去体会诗词中反映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韵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读、齐声读、个人朗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朗读的技巧,这需要教师在朗诵的过程中加以规范和引导。比如在朗读中要全身心投入,还要掌握诗词的节奏、韵律,才能读出美的感觉。当然情感才是诗词的核心,所以这一点要特别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最打动人。学会这些朗读的技巧,再加上长时间的朗读,我相信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好,对古诗词越来越有感觉。
同时,朗读古诗词还要把握其情感基调,如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委婉含蓄、缠绵不觉的《无题》,还有壮志难酬、凄凉悲怆的《天净沙·秋思》,在读这些诗词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大声朗读几遍,或多或少地感受一点其间的韵味。有人就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是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这说出了朗读的重要性。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强调知识的讲授,而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吟诵朗读,在诵读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真理来源于实践,学生要想提升自己欣赏诗词的水平,就要培养自己的语感,多读多背。在笔者教学时,一般采取当堂反馈和拓展训练的方式。当堂反馈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适量的、难度适宜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以达到及时训练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反馈机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之后就当堂讲评,提醒学生要注意的点,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当堂消化,提高教学效率。而拓展训练是重在平时,重在课下,推荐一些好的诗词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赏析朗读,这是培养语感、提高赏析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诗词训练的时候,更多的是进行比较训练,就是找两篇相似的文章让学生比较出二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辨析能力。
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精练性
古诗词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语言的精炼性,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丰富的意境和作者深刻的情感,每一行、每一个字都是诗人反复斟酌而来的,古人把这个过程叫做“炼”字,古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道出了古人炼字的程度。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就是作者在反复推敲斟酌后才敲定下来的。据说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是诗人觉得“到”不好,就改为“遂”,但又不满意,于是又改为“人”,而后又改为“满”,经过了千锤百炼才有了最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见古人对诗词的要求多么高。
五、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欣赏古诗词除了品味诗词的凝练,感受其意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意境美是诗歌的追求,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的意境美。在讲课中,教师自己的情感要丰富,朗读要有情感,要能带动学生的气氛、情感。另外,要引导学生从诗词出发,体会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这样一个悲凉的场景,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离家万里,但大业未成,男儿志气未酬,怎可归家?而悠悠的羌笛又渲染了离家的氛围,使离愁别绪更浓,通过这样的情感分析和感受,既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情,又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作者所感受的,体会作者所体会的,这样才能真切地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讲求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去总结,去改进,中华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爱上古诗词,学会欣赏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激发对古诗词的热爱,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技巧,学会古诗词的赏析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美感和对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这既是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